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把保民生兜底線的工作做得更實更細
——從地方兩會看社會救助

時間:2025-03-0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晶晶

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兩會上,各地在回顧2024年工作和部署安排2025年工作時紛紛提及社會救助,部分省份的代表委員還就社會救助地方立法、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2024年成績單

各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2024年工作時提及社會救助有關內容,多以數據展現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成果,主要體現在城鄉低保等救助保障標準提高、社會救助工作提質增效、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健全等方面。

在城鄉低保等救助保障標準提高方面,江西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標準連續18年提高;山東城鄉低保標準分別增長7%和9%;寧夏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 6%和11%,有意愿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100%;黑龍江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按3%、7%提標,惠及超過140萬名困難群眾;新疆城鄉低保標準分別增長5%、12%。

在社會救助工作提質增效方面,天津臨時救助加力擴面;山西社會救助對象擴大到低收入人口;貴州實施臨時救助22.1萬人次,向全體城鄉低保對象發放春節一次性慰問補貼,向特困人員、孤兒等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甘肅深入實施“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幫辦實事 17.5萬件,資助款物共計 4290.2萬元。

在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健全方面,上海、廣東、四川進一步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貴州累計識別監測對象81.4萬人,落實分類幫扶措施;山東加快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做好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工作。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各地工作部署對社會救助提出了明確目標。

穩步提高社會救助標準。天津、黑龍江、吉林、浙江、河南、湖北、海南、四川、貴州、西藏等地部署穩步提高城鄉低保等救助保障標準。其中,黑龍江、吉林、西藏、湖南、廣東等地在民生實事中明確了低保或特困供養等救助保障標準;山東、寧夏、福建等地部署落實低保等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山西、遼寧、黑龍江、江蘇、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西藏、甘肅、新疆等地,對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深化綜合救助體制機制改革進行部署。河北、上海、海南等地對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認定及常態化幫扶進行部署。廣東將“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及時高效處置預警信息,實施精準化救助”納入民生實事項目。重慶提出建立低收入人口聯合救助和社區慈善幫扶服務機制。西藏部署研究建立低收入困難家庭補助長效機制。

推進服務類社會救助。北京部署健全救助服務機制,上海部署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天津將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納入民生實事項目,云南部署健全“物質+服務”民生保障新格局。

推進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并軌工作。安徽、陜西明確要求推進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并軌試點。江西提出統籌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和防止返貧致貧對象識別認定,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后評估,謀劃過渡期后的幫扶政策,持續激發農村低收入人口內生動力。山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甘肅等地提出,建立完善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寧夏提出持續完善全覆蓋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分層分類促進農村低收入人口和脫貧人口增收。青海提出開展五年過渡期總體評估,建立分層分類幫扶制度。另外,天津還部署實施基層社會救助能力提升工程,并將扶弱助困工程納入民生實事項目。河北將實施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程納入民生實事項目。

代表委員建議

地方兩會期間,部分省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推動社會救助工作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加快社會救助地方性法規立法進程。天津市人大代表苗苗提出,完善救助法規,依法規范救助,已成為社會救助工作的當務之急。

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山西省人大代表石金平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因地制宜制定相應制度體系,進一步鞏固拓展改革成果,促進社會救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安徽省人大代表孔小雙建議,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通過加強政府、社會組織、企業等多方合作,細化救助標準,優化救助流程,確保救助資源精準投放,同時加強監督,確保救助體系公平、高效運行。

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馬軍認為,針對因病致貧返貧問題,要充分發揮慈善機構作用,搭建慈善救助平臺,加強慈善組織與醫療機構、醫保部門的信息共享與協作。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