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遂昌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孟曉明
浙江省遂昌縣現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6萬多人。為滿足他們的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行、助醫等需求,近年來,遂昌縣把準山區縣屬性,不斷優化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推動養老服務與其他公共服務共融發展,構建山區養老服務新格局。
夯實養老服務基礎
優化設施布局。遂昌縣根據山區地理區位和人口分布實際,科學布局養老服務設施,推進“1+6+20+X”的養老設施布點,努力實現公辦與民辦養老機構互補效益最大化。具體說來就是,打造1家標桿養老機構,將縣頤養中心打造成為集養老、醫療、陪護、康復、臨終關懷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養老機構;改造提升6家鄉鎮中心敬老院,自2016年開始分階段對敬老院設施設備、消防安全進行全面改造,探索以公建民營為基礎的養老服務模式,在做好兜底保障的同時,也在社會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建設20家鄉鎮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總投入約1300萬元,整合資源,融合公共服務,讓老年人實現就近養老;發展3家民辦養老機構、若干村(社)照料中心,因地制宜推廣嵌入式養老,織密“15分鐘養老服務圈”,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打通康養服務“最后一公里”。
加強隊伍建設。為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尊老敬業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遂昌縣著力創造養老行業引才、聚才、留才的良好生態,為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依托鄉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積極培育山區養老管家208名,明確1名山區養老管家負責1—2個臨近村(社),詳細了解基本情況,統籌做好老年人政策宣傳、供需對接等基本養老服務。
促進供需對接。遂昌縣運用大數據方式調研養老服務需求,并將結果統一歸集到“麗水居養”平臺,實行動態管理,為科學配置養老服務設施和供需精準對接提供支撐。整合各鄉鎮(街道)老年人需求及陣地服務清單,形成縣域“老情底圖”,并以需求為導向,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縣域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解決配置不均衡問題,推進區域養老樞紐平臺建設,為老年人提供優質可及的養老服務。
針對需求開展服務
針對老年人家政服務需求,遂昌縣全面摸排特殊困難老年人群,建立長者檔案,積極推進慈善家政服務項目,實現“生活有助”;發放“慈善家政服務卡”,服務對象可通過卡片聯系電話,預約志愿者上門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購、助醫等慈善家政服務,創新“駐地式+流動式+組團式+上門式”服務模式,打造山區養老流動“十助”服務品牌。目前,遂昌縣共發放“慈善家政服務卡”2200余張,同步配套“福彩暖萬家·幫您理銀發”項目,設立鄉鎮理發點20個,開展“流動餐車”愛心助餐服務以及“暖馨遂昌、幸福留影”項目,為縣內近8000名低保老人、低保邊緣家庭老年人、特困供養老年人提供服務。
針對老年人就醫服務需求,遂昌縣推行陪同就醫服務,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與第三方養老服務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安排專門交通工具和陪護人員提供掛號、拿藥等就醫陪護服務。目前,全縣共有持證上崗陪護人員27名,2024年以來開展陪同就醫服務1023人次。
針對老年人關愛服務需求,遂昌縣自2020年開始,連續4年為生活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提升困難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質。加快嵌入式養老服務場所投入使用進度,完成青鄰里未來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古院未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場地裝修改造,城鎮住宅小區養老服務用房配建率達到90%;部分農村在重陽節舉辦慈孝文化節,邀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共享“敬老宴”、觀看戲劇表演。
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發揮各級養老服務設施功能。遂昌縣圍繞構建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專業機構為補充、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格局,編制覆蓋城鄉、區域均衡的《遂昌縣養老服務設施專項布局規劃》,搭建縣、鎮(街)、村(社)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實現兜底保障的同時,兼顧經營效益,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
加強信息和資源統籌。遂昌縣加快鄉鎮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試點工作,整合康養聯合體建設、老年人能力評估、山區養老管家服務、愛心卡以及養老護理補貼、服務補貼發放等工作,加強信息和資源統籌,實現服務提質增效;探索村級日間照料中心“黨建+”模式,優化鄉鎮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村級日間照料中心的娛樂、社交、文化等功能屬性;發揮“山區流動幫幫車”能效,整合政府、社會、市場等各類服務資源,參與山區流動養老服務。
提升養老人才隊伍能力。遂昌縣將養老護理員培養作為常規性工作,加強從業人員業務培訓,提高整體素質;提高養老服務機構護理員持證率,推動養老護理標準化、規范化;大力培育居家養老服務社會組織和企業,吸納大中專院校老年服務、老年護理等專業人才,培養專業化、職業化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出臺《遂昌縣養老護理員特殊崗位津貼補助辦法》,實行入職獎補制度。2024年共舉辦9期養老護理員培訓班,480人參加培訓,為105名養老護理員發放特殊崗位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