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在第九屆上海公益微電影節上,一名游客在參觀、拍攝。供圖/上海市慈善基金會
本報記者 趙曉明
項目名稱:藍天下的至愛
實施機構:上海市慈善基金會
所獲榮譽:第二屆“上海慈善獎”
項目簡介:1994年,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當年就啟動“藍天下的至愛”慈善項目。每到歲末年初,該項目以“幫助他人,陽光自己”為主題,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公眾提供參與慈善的平臺,傳播“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理念。現已逐步發展成為集規律性、互動性、成長性、品牌性、傳播性和系統性為一體的慈善項目。
自上海市慈善基金會1994年成立起,每到歲末年初,“藍天下的至愛”慈善項目的活動總會風雨無阻地來到上海市民身邊,傳遞愛與溫暖,凝聚向善向上的力量。近日,第二屆“上海慈善獎”出爐,“藍天下的至愛”榮獲慈善項目和慈善信托獎。“‘藍天下的至愛’是上海慈善事業發展的縮影,它承載著無數企業、社會組織與個人的愛心與善行,成為城市溫度的重要象征。”上海市民政局慈善事業促進處處長趙宇說。
踏浪逐潮樹品牌
“藍天下的至愛”啟動伊始,新年慈善音樂會、慈善演唱會、慈善一日捐、“慈善之星”表彰、義賣等多樣活動,吸引了眾多上海市民參與,打響了第一炮。
隨著上海市慈善事業的蓬勃發展,“藍天下的至愛”開展的活動也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每年的活動時間從最初只有一天拓展到45天左右。活動從市慈善基金會一家發起實施,發展到幾百家社會組織共同參與。
以2024年年底上海市開展的“藍天下的至愛”為例,活動持續36天,共舉辦愛心主題打卡、線上慈善義賣、萬人捐幫萬家、百醫義診等各類公益慈善活動超360項,捐贈收入2.04億元,項目支出1.39億元。其中,通過互聯網籌集善款2250萬余元。活動期間,慈善組織首次開展“互聯網公益活動”,積極探索互聯網慈善眾籌新路徑。
“‘藍天下的至愛’的內涵拓展、方式創新,既彰顯了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的城市特質,也體現了城市經濟發展和人文關懷的有機統一,為慈善事業發展提供了創新樣板。”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為困難群眾送去切實的關懷和溫暖,助力構建了良好的公益慈善生態。”
據統計,近五屆“藍天下的至愛”共舉辦各類慈善活動1723項,籌集并使用善款13.37億元。
善意流淌暖心田
在“藍天下的至愛”慈善活動中,眾多市民慷慨解囊,以實際行動助力慈善事業。不少受助者在經濟狀況改善后,轉而盡己所能奉獻愛心,微光成炬溫暖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上海市某醫院的護士胡曉敏是“藍天下的至愛”的老朋友了,連續20年通過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結對助學,并帶動家人、同事、朋友共同參與。
胡曉敏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在媽媽經歷了一場大手術后,家里的經濟狀況跌至谷底。通過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手拉手結對助學”項目,愛心人士張寬甫向她伸出援手,幫助她家走出困境。
胡曉敏還記得,在她完成學業、踏上工作崗位后,家里開了一次家庭會議,主題就是傳承與回報。“我們希望把張寬甫爺爺的善意傳承下去。”胡曉敏說。
從此,胡曉敏從受助者變成助人者。這一做,就是20年。如今,她和丈夫每年參加慈善活動的時候還會帶上兩個孩子,希望能把愛心傳承之路走下去。
愛心人士王瑢是一名聽力障礙人士,她選擇加入中華造血干細胞庫。在得知配對成功的消息時,王瑢曾有過猶豫和擔心,甚至有些害怕。可最終,她還是同意為一位60多歲的老人捐獻骨髓。收到老人和家屬的感謝,王瑢感到慈善傳遞了生命希望的力量。
一個個慈善故事如點點繁星,用“小善”繪就城市大愛:在養老院,志愿者堅持年年為老人們送臘八粥;在烈士陵園,大學生們為抗美援朝烈士修復原畫像;在“凡人善舉·愛心窗口”,老黨員捐資設立了助學基金……
“三十年間,‘藍天下的至愛’涌現了一個個感人故事、定格了無數個感人瞬間,不僅展現了普通人的大愛,更傳遞了城市溫度與人文關懷。”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探索慈善新路徑
2024年12月18日,普陀區首次推出互聯網眾籌項目——“普惠”微心愿計劃。該計劃秉承“一元也是愛”的理念,幫助受助對象實現一個個小微心愿。這是“藍天下的至愛”慈善活動創新求變的一個縮影。
31年來,慈善項目不斷推陳出新:慈善組織開展萬人捐幫萬家、千店慈善義賣、公益微電影節等慈善項目和慈善活動,開發“元宇宙”“線上愛心打卡”“數字公益徽章藏品”等輕量化參與方式,將公益慈善融入日常生活場景。例如,有的愛心市民參加了線上義賣,線下打卡愛心主題活動點,點亮了屬于自己的愛心地圖,領到了“數字公益徽章藏品”。徽章《少女的春天》《魅力魔都》均以孤獨癥患兒的繪畫作品為原型,呼吁大家共同關愛孤獨癥患兒。
慈善領域不斷拓展:從生活救助到就業幫扶,從醫療援助到心理關懷……“藍天下的至愛”慈善活動將慈善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
數字慈善浪潮涌動:在首次舉辦的“互聯網公益活動”中,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通過騰訊公募平臺,聯手優秀公益慈善組織,積極推動網絡時代慈善工作新發展,努力探索互聯網慈善眾籌新路徑。
多年來,“藍天下的至愛”堅持創新求變,提升了活動的組織效率,拓寬了慈善資源的整合渠道和傳播渠道,實現了從單純慈善活動向慈善文化傳播轉變,使慈善活動更加多元和深入。如今,通過年復一年的文化影響和品牌激勵,“藍天下的至愛”已輻射長三角,進一步推動了區域慈善事業的協同發展。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站在新的起點,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將繼續向善而行,擇善而從,誠信而立,營造“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社會氛圍,傳遞慈善理念,創建更多群眾認可的慈善品牌,持續推動和引領上海慈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