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用好“小站點” 服務“大民生”

時間:2025-03-1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江蘇省灌南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朱曉文

近年來,江蘇省灌南縣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以推進民政服務站轉型升級為抓手,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破解民政服務站缺空間、缺資源、缺服務等難點痛點問題,打好“建管用”組合拳,真正做到讓“小站點”服務“大民生”。

固本強基“建”,完善要素抓配置

面對民政服務站在建設中存在的用房難、供給難等問題,灌南縣采取“三步走”的方式,盤活閑置資源,推動民政服務站建設。

加大投入力度。為貫徹落實省民政廳《關于支持開展政府購買服務進一步增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的實施意見》,灌南縣高度重視民政服務站建設,加大人財物等資源投入。秉持“民政服務資源就近可及,讓群眾感受服務觸手可及”的理念,先后召開2次座談會、組織3次隨機訪談、發放1.1萬份調查問卷,通過綜合分析,梳理出群眾對民政服務站的需求。

強化陣地建設。灌南縣按照“一站連一心,服務更貼心”的思路,明晰民政服務站的功能定位,出臺了推進鎮民政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鎮民政服務站建設標準和管理辦法,規范基層民政服務站建設。圍繞項目評估、規劃調整、手續辦理、項目改擴建等規范流程,建成多站合一型的民政服務站4個,置換鎮社會救助服務分中心、民政服務大廳等閑置資產11處,建成并掛牌鎮民政服務站11個,實現陣地全覆蓋。

融合優質資源。灌南縣盤活整合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社會工作站等資源,讓零散個體充分融合共建。投入200余萬元對新安鎮、堆溝港鎮、三口鎮、北陳集鎮等多站合一型的民政服務站進行資源整合,鎮民政服務站統籌承接社會救助、老齡和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殘疾人福利等服務事項,為困難群眾開辟了個性化的服務通道。

厘清職責“管”,規范管理抓運行

建好是基礎,管好是關鍵。灌南縣因地制宜構建“照清單履職、按清單辦事、依清單問責”的民政服務站管理運行機制,把民政服務站建設管理作為“服務有陣地、活動有場所、訴求有渠道、解困有平臺”的惠民之舉進行落實,加強民政服務站管理。

制度化管理。灌南縣堅持“制度管人、制度管站”的原則,建立健全《灌南縣鎮民政服務站工作人員職責和首問負責制度》等5項制度,讓日常運行管理有章可循。進一步厘清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社會事務等覆蓋民政全領域、全周期的服務清單,并梳理出33項可下沉服務事項。

規范化運行。灌南縣堅持“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的運行機制,便于群眾“找得到”“摸得著”服務陣地。各鎮民政服務站設站長1名,由鎮分管民政的負責人兼任;設專職副站長1名,負責民政服務站的日常運行管理工作;設民政服務站專干不少于2名,負責民政服務站的日常工作。通過舉辦基層民政服務站培訓班暨站長講堂,推動實現“一人多崗、一專多能、一崗多職”的全科辦理服務機制,更好地滿足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為轄區群眾提供全方位服務。同時,對民政服務站進行高標準賦能,既滿足了服務下沉的需要,又提高了群眾辦事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便民化操作。灌南縣堅持“親民、便民、助民”的原則,充分考慮轄區內群眾的辦事需求,針對轄區內老、弱、病、殘、幼等特殊群體,民政服務站主動收集群眾訴求,創新開展全程幫辦服務,打通為群眾服務“最后一米”,真正做到“建好一個、規范一個、運營一個、服務一群”。

打造品牌“用”,提質增效抓服務

灌南縣堅持從聚智、賦能、助力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機制,激發內在活力,讓民政服務站的服務觸手可及,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優化布局,提升品質。灌南縣以民政服務站為載體,推動民政服務、載體、機制深度融合。新安鎮民政服務站融合各方資源,探索出“組織聯建、活動聯搞、資源聯享、服務聯做”的共融共享式為民服務綜合體新路徑,以“小切口”撬動服務“大民生”,實現從傳統的“單兵作戰”向現代的“合力攻堅”轉變。

做精服務,提升感受。灌南縣借力省補資金和福彩公益金為民政服務站賦能增色,投入29.8萬元對全縣11個鄉鎮的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中有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重殘、重病患者共1315人開展了居家照料護理服務。同時,投入35萬元為轄區內有康復需求的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服藥訓練、預防復發訓練、軀體管理訓練、職業康復訓練、生活技能訓練和心理治療與康復等服務。民政服務站在服務功能上真正實現了從傳統的“好看沒人來”到如今的“好用愿意來”的轉變。

建強隊伍,提升水平。灌南縣以民政服務站為載體,引進養老服務公司,結合老年人的現實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社區居家養老等服務。同時,委托第三方定期開展綜合評估,實現全過程監管。近半年來,北陳集鎮民政服務站已登記1229位老年人的基本信息,識別邊緣困難群眾362人次,服務各類群眾1.6萬余人次。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