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陶余利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聚焦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將慈善創新根植于社區,從籌集社區慈善基金、打造社區慈善項目、孵化社區慈善組織、培育社區慈善人才、建設慈善服務綜合體等方面發力,全力推進合肥市“四善一體”社區慈善試點建設,扎實兜牢民生底線。
聚力籌集社區慈善基金。根據《合肥市“四善一體”社區慈善建設實施意見》,蜀山區依托區慈善協會,設立11個鎮(街)、開發區社區慈善基金,各鎮(街)、開發區募集的資金指定用于轄區困難群體救助,以區級專項基金帶動社區慈善基金發展。同時,全區還組建由區慈善協會分管負責人、各鎮(街)和開發區主要負責人、社區黨委書記等組成的社區慈善基金管理小組,規范社區慈善基金的管理和使用。2019年以來,全區11個鎮(街)、開發區累計籌集善款1160萬元,支出資金872萬元,開展各類慈善幫扶服務5.9萬人次。
聚力打造社區慈善項目。蜀山區聚焦“一老一小一困一殘”等不同困難群體和不同服務需求,分類分層設計4個“蜀”字品牌項目(“蜀愛行走”之溫馨家訪、“蜀心驛站”之攜手同行、“蜀童花開”之暖心行動、“蜀風化雨”之溫情相伴),以及鎮(街)、開發區社區慈善項目180個,調動轄區社會力量根據自身特色和意愿捐資、捐物、捐服務時間、捐技術,實現由物資捐贈型慈善向服務型慈善模式轉變,并形成“服務對象點單、慈善服務綜合體派單、愛心志愿者(企業)接單”的工作機制,幫助居民實現“微心愿”。
聚力孵化社區慈善組織。蜀山區依托全區各鎮(街)、開發區慈善服務綜合體和社會組織孵化園平臺,聚焦“慈善+救助”“慈善+治理”兩個領域,依法登記成立街道級社區慈善(志愿服務)聯合會8個、登記備案社區慈善志愿組織124家,涵蓋社會救助、小區綜合治理、社會事務、公共文化服務等12類,有序引導轄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居民骨干等力量參與慈善救助。如2024年新孵化培育的中福公益服務發展中心,依托安徽省慈善總會天福公益基金,在轄區認領5個項目,為105名特困老人、孤獨癥兒童、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等送去價值5.4萬元的愛心物資,并提供關愛服務。
聚力培育社區慈善人才。蜀山區堅持黨建引領慈善人才培育和發展,建立起以社區黨組織書記、“兩代表一委員”、“蜀山好人”等為主體的社區慈善勸募員隊伍,并廣泛吸納不同行業、不同專業技術人才和黨員干部、志愿者參與社區慈善建設,培養一批理論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符合社區慈善發展需求的多層次社區慈善人才。目前,全區有社區慈善勸募員400多人。
聚力建設慈善服務綜合體。蜀山區立足社區慈善實際,打造集社區慈善項目策劃實施、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慈善募捐、社區公益慈善類組織賦能、慈善氛圍營造等于一體的慈善服務綜合體。截至目前,全區11個鎮(街)、開發區均設立了慈善服務綜合體,鏈接企業500余家。三里庵街道竹蔭里社區依托慈善服務綜合體,連續兩年舉辦慈善年貨節,以“消費慈善”模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慈善救助。
下一步,蜀山區將持續做好“四善一體”社區慈善試點建設工作。一是推動全區“四善一體”社區慈善建設全覆蓋,在“家門口”為群眾提供慈善政策宣傳、慈善業務咨詢、慈善志愿活動開展等服務。二是利用“中華慈善日”及社區慈善項目,開展“慈善一日捐”“微心愿征集”“公益助學”等主題活動,加強社區慈善勸募工作,擴大社區慈善基金“蓄水池”。三是突出慈善服務綜合體平臺的服務功能,做好服務資源與需求的有效銜接,真正讓慈善服務落地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