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薇 見習記者 楊淘夷
既要當好校長,又不忘志愿服務工作,這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五家渠市老年(老干部)大學校長張衛一直以來的堅守。
2021年,組織找退休后的張衛談話,希望他能在五家渠市老年(老干部)大學擔任校長,這讓在職時從未當過教師也未管過教育工作的張衛犯了難,欠缺相關經驗要如何挑起這副擔子,但為老服務的初心還是讓他選擇了接受這份重托。
充實人才隊伍,提高辦學質量
想要辦好一所老年大學,最關鍵的是了解清楚學員們需要什么。上任后,張衛馬不停蹄地走訪了前任校領導,并從學校管理服務團隊成員那里詳細了解學校運作的情況。
“學校辦學活力不足,學員缺少展示的平臺,教學水平與服務管理水平也亟待提升。”張衛表示,這些問題讓他意識到,老年學校應讓學員們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技能,也應引導鼓勵更多的老年朋友積極參與志愿服務。
為充實學校人才隊伍,張衛通過與當地人社局和團委溝通協商,爭取到兩名大學生進入學校的管理團隊,開展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選聘優秀教師、組織培訓提升技能、編撰教學大綱、訂購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教材……一項項扎實有效的措施,讓老年大學的辦學質量不斷提升。
豐富辦學形式,打造教育品牌
向內提高辦學能力的同時,張衛也不忘向外借力。自2021年開始,張衛先后組織師生260多人次到山西、江西、福建、江蘇、安徽等地學習,充分利用對口援疆政策,借鑒先進省份的辦學經驗,努力豐富老年大學的辦學形式。
據張衛介紹,目前,學校開設了聲樂、舞蹈、器樂、語言等5大類19個專業的課程,并在老年人集中的區域開辦了4個校外教學點,讓更多的中老年學員實現了就近接受高質量老年教育的愿望。
“我們不僅要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更多樂趣,還要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為本地發展、群眾幸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參加“走出去”對口學習的學員們感觸頗深。
如今,“青湖銀發”老年教育品牌已成為學校的一大特色。張衛鼓勵學員們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活動,讓晚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2024年2月,詩朗誦《邁進新征程》榮獲全國老年大學春節聯歡晚會金獎;2024年10月,模特服飾秀《胡楊魂》在全國老年大學文藝匯演中榮獲茉莉花銀獎;2024年9月,《永遠的兵團》在全國老年大學協會舉辦的“萬人紅色文化藝術節”上榮獲最佳編導獎和最佳誦讀獎。
“學員們雖年事已高,但熱情不減,仍然能在不同舞臺上綻放光芒。”提起學員們的成就,張衛頗為自豪。
帶動更多人參與志愿服務
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投身志愿服務,在幫助他人中發揮余熱,是張衛努力的方向。
自2022年起,張衛推動老年大學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和兵團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題,先后創編排演了藝術情景黨課《偉大的征程》《永遠的兵團》和《心中的六師》,運用誦讀、聲樂、舞蹈、快板、曲藝、情景劇等藝術形式,謳歌黨的歷史成就、兵團和六師的光輝業績,深入機關、團場、街道、學校開展公益演出,觀眾達7000多人次。
2024年,張衛牽頭制定了《志愿服務工作考評細則》,明確了志愿服務者申報辦法、活動組織驗證辦法、星級考核和獎勵辦法。學員杜亞娥雖身有殘疾,但20多年堅持學雷鋒做好事,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帶動了100余名師生加入志愿服務隊伍。
2024年,學校有近2000人次師生參加學校和各班級組織的公益服務活動117場。團隊中有1人獲評三星級志愿者、4人獲評二星級志愿者、36人獲評一星級志愿者。
“我所在的班級就是一個志愿者在行動的班級。”學員姜秋燕說,學雷鋒日,他們走進養老院慰問老年人;環衛工人節,他們為環衛工人演出節目,“在這里,我們好好學習,奉獻社會,大家一心向陽。”
在張衛看來,作為校長,要始終把滿足中老年朋友的需求作為辦學的方向和目標,把學員滿意作為辦好老年大學的標準,努力把學校辦得底色更紅、方向更明、教學方法更優,而作為志愿服務工作的組織者,則要引導鼓勵更多師生把所學的知識技能奉獻社會、服務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