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新
在上海,有一個活躍在老年人群體中的網站,叫“老小孩”網站;在網上,有一群活躍的“60后”,他們年齡在60歲以上,有活力、有夢想、有溫度,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老小孩”。這群“老小孩”在網上記錄生活、交友互助、展示風采,在線下做志愿者發揮人生余熱,生活時尚又充實。
“老小孩”網站由上海科技助老服務中心主任吳含章牽頭創辦。他說:“老年人也應該成為科技進步的受益者。中心的核心業務就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挖掘老年人潛能,讓老年人樂享晚年。”
探索老年人的社交需求
創建“老小孩”平臺的旅程
2000年是互聯網創業如火如荼的一年。吳含章萌生了一個想法: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為何不創建一個服務于老年人群體的專屬網站呢?
經過一番嘗試,吳含章逐漸意識到,老年人在網絡世界不僅希望接收最新資訊,更渴望擁有一個主動的交流空間,可以聊天、擴大社交圈,實現人際互動。對此,吳含章決定打造一個專門為老年人服務的論壇,允許他們在論壇自由交談和分享日常。
論壇一經推出,立即收獲熱烈反響,并成為全國范圍內第一個專門服務于老年人的社交平臺,迅速吸引了近10萬用戶的關注和使用,極大豐富了他們的社交生活,最終發展成為一個能夠深度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和生活需求的社交平臺。后來,論壇迭代升級為現在的“老小孩”網站。
如今,“老小孩”網站已經成為老年人“精神養老”的線上家園。他們借助博客建立、維護自己的社交圈,彼此間保持緊密聯系。吳含章說,曾經有一個活躍的老年用戶突然變得沉默,是網站上的網友最先察覺并表達關心,打開這位老年用戶的心扉,起到了及時疏導情緒的作用。“精神養老”的重要意義在此刻得到彰顯,對老年人來說,精神上的關愛和身體上的照料是同樣重要的。
從“扶老上網”到“智慧助老”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老年人要想上網,不懂操作是不行的。上海科技助老服務中心開展了“扶老上網”“科技助老”“智慧助老”“樂齡申城·G生活”等一系列科技助老公益項目。
中心通過問卷調查、走訪調研,細致分析老年用戶需求,認真研究他們的在線行為和交流習慣,了解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對信息技術的適應能力和偏好。
針對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的需求,中心制定了“入門必學”“智慧生活”“精彩晚霞”三大類培訓,涵蓋初識智能手機、手機支付、微信社交、求醫問藥、網上辦事、智慧安防、網絡防詐、出行、購物、文旅、網文制作、手機攝影、短視頻創作等一系列課程;制作了教學游戲,讓老年人用玩游戲的方式鞏固所學的操作步驟;開發了“線上訓練營”“線上視頻課”“線下輔導課”“身邊志愿幫扶”等多種教學形式。
老年人普遍存在接受能力差、身體機能弱、記憶力退化等問題。針對學習智能手機“記不住”的痛點,中心創設了“一根筋”教學法。志愿者以微信為教學載體,對于一個操作只教一種方法,增強老年人學習的自信心和樂趣。
在“智慧助老”公益項目中,中心讓這群“老小孩”發揮傳幫帶作用。“老小孩”先學先試,再把自己學到的技能面對面、手把手地教給身邊的老年群體,讓更多人共享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不被時代所拋棄。
很多老年人每個月領取養老金后,都會有取現金、轉賬、辦理有關業務等需求,但無法熟練操作。中心會在發放養老金的高峰期安排老年志愿者到銀行,教會大家使用智能操作臺,免除排長隊的煩惱,同時還向他們宣傳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常識,幫助跨越數字鴻溝。
2021年10月,中心配合上海市多部門設計了“樂齡碼”,幫助老年人融入數字化生活。老年人只要完成“彩虹訓練營”的教學任務,便可以取得結業證書,并用自己的笑臉照片生成“樂齡碼”數字頭像,深受老年人喜愛。如今,“樂齡碼”已成為“智慧助老”的標識,有“樂齡碼”的地方就有幫助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的線上志愿服務。
推出“早上海”項目
用時間賦予老年人更多空間
上海常被稱作“夜上海”,擁有5000多家娛樂場所。但絕大多數場所迎合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只在夜晚開放,而老年人的活動時間集中在早晨和日間。對此,中心提出一個全新理念:讓上海早晨和白天的時間和空間更多地服務于老年人。中心為這個創意賦予了一個極具海派特色的名字——“早上海”。
2023年7月,為了豐富上海老年人的休閑娛樂生活,中心與上海市委老干部局等單位聯合發起“樂齡申城·早上海”志愿服務活動,旨在挖掘老年群體文旅、生活、學習、購物、康養、公益、社交、消費等服務場景,推動“銀發”經濟,倡導廣大退休職工參與為老志愿服務,營造“以老助老、全民助老”的氛圍。
中心邀請商家通過簡單的店鋪改造和適老化設計,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早間閑置時段的服務,在日間提前對老年人開放。目前已有1000多家商戶加入“早上海”,為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專屬福利。“早上海”成為上海一張有溫度的城市名片。
在“早上海”小程序里,有“早場館”“早消費”“早活動”“早課堂”等模塊,老年人可以預約足球、網球、籃球、公園等場館,領取各類優惠券、套餐折扣,查尋全市社區長者食堂地址,購買中華老字號食品和生活用品,學習反詐、智能手機使用等課程。
在接受記者采訪過程中,吳含章表示,不應將老年人簡單看成受助對象,他們只是在體能等方面有所下降,但一生積累的智慧與經驗無疑是一筆珍貴的財富。中心將持續用科技為老年人賦能,讓他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作用、體現價值、造福社會,過上有尊嚴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