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成香
今年春節期間,一場文化盛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的海灘上演:100多名藏族同胞身著隆重多彩的傳統服裝,在冬日暖陽下跳起熱烈歡快的鍋莊舞,吸引了眾多游人和當地市民駐足觀賞,場面十分壯觀,一度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這只是北海市旅居者幸福生活的一個縮影。
由于北海市氣候宜人、養老設施完善、醫療資源豐富、生活成本較低,近年來,大批旅居者如潮水般涌入這里,過上休閑養老的“候鳥式”生活。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從解決生活需求到豐富文化生活,全方位為“候鳥老人”提供貼心服務,構建起“旅居者融入城市發展、城市反哺旅居生活”的養老生態,幫助旅居者扎根下來,成為“新北海人”。
應運而生
為“候鳥老人”筑起溫暖“新巢”
“以前在老家經常有哮喘,來到北海后,呼吸更加順暢,病情也逐漸好轉。”來自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竇卓亞是眾多“候鳥老人”中的一員。2014年移居北海后,竇卓亞的呼吸道和心腦血管疾病得到了極大改善,還在當地考取了駕照、購買了汽車,開啟了全新的生活。
隨著“候鳥式”養老模式的興起,北海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旅居老人前來“筑巢”養老。為服務好日益增多的旅居老人,2017年,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正式成立,成為旅居老人細心溫暖的“管家”。
聯合會將在北海的旅居者聯合起來,在接機接車、生活出行、休閑娛樂、子女就學、經商創業、文化交流、安居定居等方面為他們提供無微不至的幫助。針對旅居者初到北海,對當地生活不熟悉的情況,聯合會組織志愿者為他們提供貼心的生活指引,幫助快速融入當地生活。
如今聯合會已有2萬多名會員,其中,部分旅居老人在北海待了10多年,還有一部分每年在北海的生活時間超過半年,他們早已把北海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
異鄉變吾鄉
文化養老繪就幸福畫卷
走進北海市驛馬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歌聲、歡笑聲此起彼伏,旅居老人在這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寫字、畫畫、下棋、打乒乓球、合唱演練、彈奏樂器……每天清晨,老人來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室,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一起盡享晚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據四川省乒乓球隊前教練艾澤玉回憶,剛到北海時人生地不熟,排解寂寞曾是她的最大難題。如今,她和球友不僅能隔三岔五在活動室里組織娛樂賽,還能組隊參加外面的比賽,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來自吉林省的付平夫婦5年前來到北海,他們說:“通過參加聯合會組織的樂團活動,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不再為身處異鄉感到孤獨。”
聯合會積極打造“文化養老”品牌,聚焦旅居老人的精神需求,組織開展文化、體育、藝術等聯誼活動,提供“菜單式”文化服務,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藝和風采。聯合會每年舉辦各類活動超過40場,吸引數萬人次參與。
為了給老人創造良好的活動條件,聯合會推動成立候鳥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同心藝術團,吸引了大量旅居老人參與,不僅豐富了老人的日常生活,還促進了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比如,在每年元旦、春節、廣西三月三、重陽節等特定節日,聯合會舉辦聲樂、舞蹈、書畫、乒乓球等文體賽事。
聯合會黨委副書記劉信通是社區文化活動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引領者。幾年來,他組建了舞蹈、聲樂、乒乓球等10余個文體團隊。“通過活動可以讓旅居老人找到共鳴,有隔閡矛盾的都能在唱歌跳舞中化解。”劉信通說,目前,聯合會已培育90多個文化藝術團隊,除了旅居老人,還吸引當地居民參加。
此外,聯合會通過舉辦美食文化節、科技咨詢、法律服務等活動,書法、繪畫、攝影等展覽,定期邀請專家學者舉辦文化講座,為旅居老人講解北海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健康養生等知識,搭建展示才藝的平臺,進一步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北海繪就了一幅老有所樂的幸福畫卷。在旅居者眼中,北海已經從異鄉變成了吾鄉。
變身“新主人”
旅居者反哺第二故鄉
捐贈1萬元幫助合浦縣公館鎮合浦六甘村村民建房;連續五年為銀海區第七小學捐款;定期開展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志愿服務活動;每月到養老院慰問,為老人送去生活物資,陪他們聊天、表演節目;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捐贈學習用品,助力孩子們健康成長……旅居老人用行動展現了融入異鄉的強烈愿望和老有所為的精神訴求。據統計,每年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旅居老人超過500人次。
“很多旅居老人在退休前是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來到北海生活后,他們渴望以‘主人翁’的身份投身到城市建設和公益事業中,想為北海這座城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聯合會會長樊國仁說。
聯合會積極搭建平臺,推動老人深度融入城市發展,實現了他們從“被服務者”到“建設者”的愿望。
2020年9月,聯合會與海城區前進路社區黨委簽訂了“共駐共建解‘三事’,齊心共創文明城”協議,組織旅居老人參與社區“解憂超市”活動,通過認領心愿清單為社區居民解決實際困難,不再做個“外人”。
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的韓寶清擔任海之音藝術團團長。他協助社區管理和服務“候鳥老人”,開展免費藝術教學,帶領藝術團排演節目,參加全市活動,為北海的文化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韓寶清說:“藝術團成員接近300人,我們通過藝術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北海、愛上北海。”
值得一提的是,聯合會的成員中80%為離退休人員,其中黨員數量比較多。聯合會將廣大黨員吸納到黨支部中,如今已組建7個支部委員會。
“我們引導旅居北海的黨員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如‘我為第二故鄉文明創建作貢獻’清潔海灘行動、‘健康與愛同行’義診活動、‘新北海人 創城有我’等,退休后繼續在第二故鄉發光發熱。”樊國仁說。
樊國仁表示,聯合會將建立人才智庫,整合旅居者中的國家一級舞蹈家、歌唱家、書畫家、博士生導師等高層次人才資源,讓他們為北海發展提供更強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