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創新服務類社會救助 打造“守望相助”民生品牌

時間:2025-04-0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安徽省望江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程啟樓

安徽省望江縣入選2024年全國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以來,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舉措、突出重點任務,精心打造“守望相助”救助品牌。

健全工作機制 強化組織保障

望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試點工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聽取匯報、專題研究試點工作。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試點工作專班,在縣民政局設立試點工作專班辦公室,統籌推進試點工作。將試點工作列入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內容、2025年縣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和縣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任務,并納入縣委、縣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每月跟蹤調度。將20個縣直部門和13個鄉鎮(街道)全部納入試點工作專班成員單位,建立專班成員單位聯絡、部門會商和服務類社會救助信息互通共享等工作機制。梳理出33個專班成員單位91項任務清單和65項重點施工任務,實行掛圖作戰和動態管理。從財政資金中統籌安排12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開展試點工作。

精準識別需求 完善服務清單

望江縣民政局對全縣2.2萬名低收入人口進行梳理,摸清低收入人口中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和重病患者人數,將服務對象擴圍至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綜合考慮救助對象服務訴求,明確14類80項基礎信息采集指標和4大類14小類61項需求評估指標。通過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以及組織動員鎮村干部、村(社區)民政助理員、社會救助顧問、網格員等力量,精準評估低收入人口困難類型、困難程度以及服務需求,建立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低收入人口服務類社會救助需求臺賬。同時建立健全服務類社會救助需求動態評估機制,對新增低收入人口同步開展需求評估。全面梳理民政、殘聯、醫保、人社、衛健等部門面向低收入人口實施的關愛幫扶項目,聚焦“一老一小一殘一弱”群體,科學設置服務類社會救助項目和內容,區分政府承擔支出的服務項目和社會力量實施的服務項目,合理確定服務類別、服務對象、服務標準、供給主體,共梳理編制4個類別16個服務項目32項服務內容。

強化多元供給 構建服務網絡

望江縣統籌運用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圍繞“一老一小一殘一弱”和低收入人口,著力構建“1+3+N”服務類社會救助網絡。“1”是指建立一套工作專班。“3”是指發揮三類部門職能優勢:縣民政部門設立“守望相助·三孝敬老”關愛幫扶服務項目;縣婦聯、殘聯、團縣委等群團組織設立“守望相助·三孝護童”“守望相助·三孝助殘”等關愛幫扶服務項目;縣教育、人社、衛健、司法、醫保等相關部門設立“守望相助·雷池助教”“守望相助·雷池促業”“守望相助·雷池法援”等5個關愛幫扶服務項目。“N”是指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縣委社會工作部、縣民政局整合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源,為有服務需求的低收入人口提供關愛幫扶服務。

搭建服務平臺 打造三級陣地

望江縣打造層次明晰、銜接高效、運行有序的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服務類社會救助陣地。搭建縣級服務類社會救助樞紐型平臺,成立望江縣服務類社會救助中心,統籌協調全縣服務類社會救助工作。在全縣13個鄉鎮(街道)設立社會救助服務站,承擔政策咨詢、救助受理、幫辦代辦、資源鏈接、心理疏導、能力提升等6項服務。在全縣135個村(社區)設立社會救助服務點,開展政策咨詢、主動發現、協助代辦、探訪關愛、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服務回訪等8項服務。

規范服務流程 加強服務監管

望江縣按照對象申請、鄉鎮初審、民政評估、審核公示、確認告知的程序確定政府購買服務對象,并實行動態管理和調整;對符合政府購買服務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低收入人口實行分層分類,由民政、殘聯、婦聯等部門提供多元化、差異化、個性化救助服務。加強對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的監管,健全完善項目前期立項、中期實施、后期驗收評估等全過程監管機制。通過公開招投標選定承接服務機構,為服務對象建立服務檔案,開發服務APP對第三方服務機構實行全過程監管;建立服務類社會救助跟蹤回訪制度,對服務對象和家庭開展定期回訪;對社會力量承接的服務類社會救助情況進行評價考核,提升服務質量。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