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武將”花甲之年開啟文化擁軍之路

時間:2019-07-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姜雪芹 通訊員 李德營

  他曾是一名帶兵的“武將”,擔任軍事主官時,所帶部隊被樹為軍區的一面旗幟;他曾是一名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四級,科研成果無數。

  2013年底退休后,花甲之年的他再創輝煌——召集老戰友組建藝術團擁軍為兵。他們進社區、訪部隊、下基層,慰問演出百余場,受到軍地各界一致好評。“武將”劉文忠的文化擁軍之路就這樣開始了。

  鐵打營盤流水兵 割舍不斷擁軍情

  提起劉文忠的“軍旅藝術團”和濟南愛國擁軍促進會,駐濟南部隊官兵眾人皆知。這個團隊先后被濟南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出彩型”好團隊,“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5A”“濟南市社會組織黨支部建設示范點”……為當地雙擁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2017年八一前夕,退休的劉文忠與幾位老戰友聚在一起,想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90周年做點兒事。

  說干就干。一個囊括戲曲、合唱、獨唱、樂器演奏、舞蹈等多種類別的山東軍旅老戰士藝術團很快拉起了隊伍,藝術團剛成立,就聚攏了10個團隊,成員將近200人。

  同年7月30日,由山東軍旅老戰士藝術團承辦的“難忘軍旅不老情懷——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文藝匯演”活動拉開帷幕。飽滿的熱情、深情的演繹,贏得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整場演出的全程策劃,都是劉文忠。

  一炮走紅后,駐地部隊官兵對文藝匯演的期盼也深深烙印在劉文忠心中。藝術團持續為駐濟官兵舉行慰問演出數十場,藝術團旗下的團隊也發展到15個,隊員人數突破300人,成為濟南市最大的文化擁軍藝術團體。

  社區官兵架橋梁 共敘軍民魚水情

  新時代如何做好文化擁軍,怎樣讓軍人真正成為受社會尊崇的職業?2018年春節,山東軍旅老戰士藝術團正式加入濟南愛國擁軍促進會,成為濟南愛國擁軍促進會軍旅藝術團。藝術團走進社區、辦文化節,架起了社區和基層官兵的橋梁。

  “擁軍不是一個人、一個團體的事”在這一信念指導下,劉文忠帶領藝術團到會員企業、居民社區及基層部隊開展豐富多彩的擁軍演出宣傳活動。

  2018年6月3日,正值濟南解放70周年,劉文忠組織軍旅藝術團走進市中區大觀園街道老商埠,以“友善濟南、和諧社區”為主題,開展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首屆文化節專場文藝匯演。其專題創作的歌曲——《打進濟南府》刻畫了人民軍隊在解放戰爭中鑄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魂,引起社區群眾的強烈共鳴。

  在文化節專題演出的同時,劉文忠還帶領軍旅藝術團以“愛心獻功臣,初心永不忘”“愛國擁軍走基層,情系官兵進軍營”等為主題,開展了連續八場大型文化匯演,足跡遍及歷下、槐蔭等濟南多地。

  做好軍地聯系的紐帶,才是有溫度的擁軍。不久前,軍旅藝術團代表濟南市委、市政府到空軍某基地開展大型慰問演出,讓部隊官兵感受到濃濃擁軍熱情。

  心懷強國強軍夢 精兵強將打硬仗

  “開展藝術擁軍,必須制作精良的文化節目。”作為一名退休軍人,他經常站在官兵視角思考,了解他們需要什么、盼望什么。

  2019年4月,按照濟南愛國擁軍促進會要求,劉文忠著手對藝術團成員展開考核選拔。在他的主持下,原來15個團體,近300人的隊伍,精簡到100余人,合并成一個藝術團,仍命名為濟南愛國擁軍促進會軍旅藝術團,集民樂、舞蹈、歌唱、模特、說唱、曲藝為一體。合并后的藝術團,以退役軍人為主,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

  為進一步確保節目質量、隊伍素質、演出水平,劉文忠特意邀請了文華獎、金獅獎、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國家一級演員胡心靈擔任藝術總監。

  深入革命老區、走進邊海防哨所,軍旅藝術團的腳步從未因為條件艱苦而止步。“擁軍需要奉獻,我們盡一份心,不怕苦!”藝術團的一位老同志樂呵呵地說。他們年齡最大的76周歲,最小的也已年過花甲。令人感慨的是,演出這么多場,他們從沒收過一分錢,甚至乘車費都是自掏腰包。

  “他們是‘雙擁功臣’,是濟南雙擁工作戰線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是紅色兵城文化擁軍的臺柱子。”濟南愛國擁軍促進會會長何作俊這樣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7.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