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平安通”為居家老人提供智能防護

時間:2019-08-1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通訊員 廖培金

  家住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的洪阿姨,患有輕微老年癡呆癥。一天中午,家人發現她不在家且去向不明。在著急地向廣州市“平安通”智慧養老平臺求助后,服務機構馬上利用之前為洪阿姨配發的“平安通”智能手表定位功能,查詢到老人的準確位置,幫助家人順利找到洪阿姨。

  廣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主任李紹濱告訴記者,自2017年推出“平安通”智慧養老服務以來,已累計為10萬余位老人提供了定位服務,實時回應養老服務相關咨詢5萬余次,電話訪問、入戶探訪1000萬人次。

  特殊老人每天一次電話問候

  截至2018年底,廣州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69.3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18.25%,其中,越秀、海珠等老城區的老齡化率已超過25%。老年人口總量大、增長快,老齡化與高齡化、空巢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五化疊加”,群眾養老需求大、政府養老服務壓力大。 為滿足居家老人的養老需求,廣州市2017年推出“平安通”智慧養老服務。以呼援服務平臺為基礎,通過“智能終端+人工服務”模式,為老年人提供緊急呼援、GPS定位、咨詢轉介、心理慰藉、定期關懷、提示服務六項基本項目,提供全方位關愛服務。

  李紹濱介紹,目前,已有33萬余位老人注冊參與智慧養老服務,合作服務機構549家。服務機構以老人的需求為導向,根據不同情況制訂關懷計劃,每周至少一次電話問候,每季度至少一次上門探訪。“針對特殊老年人群體,我們還建立了‘關愛地圖’,實現每天一次電話問候、每月一次上門探訪,確保關心關懷到位。”

  為居家老人提供智能防護

  “平安通”智慧養老服務依托智能腕表、一鍵呼叫器、跌倒報警器、體態監測儀、非接觸式生命體征檢測儀等智能終端設備,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積極拓展健康監測、移動醫療、“電子圍欄”、智能居家安全等個性化服務,實現老年人居家安全的智能防護。

  何伯伯患有慢性病需長期用藥,在今年6月配發了“平安通”智能手表,并安裝了服務機構“平安通”APP后,其家屬通過APP綁定老人的“平安通”智能手表,為老人設定了吃藥鬧鐘提醒。到了服藥時間,智能手表就會顯示并播報提示事項。“有了這個提醒,我們不用每天惦念著老人用藥,并且老人也喜歡上使用這個智能手表,覺得非常方便實用。”老人家屬說。

  隨著服務群體的擴大,智慧養老服務也不斷增加新的服務內容。為越秀區5000戶高齡或特殊老人加裝非接觸式生命體征檢測儀,遇到非正常情況后臺可直接預警;與春雨醫生合作,探索遠程醫療服務,并研究改進智能終端設備功能;利用云血壓計等智能終端設備,為老人提供健康監測。目前,已累計提供健康監測約1000萬人次,為7000多名用戶設置“電子圍欄”,成功找回走失老人39位。

  自動監測排查老人數據

  目前,“平安通”智慧養老的各個服務機構發揮自身優勢,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運營模式。圍繞“互聯網+醫養結合”“互聯網+家政服務”,通過APP客戶端打造線上綜合養老服務平臺,整合各類服務企業,開展用戶健康管理,提供慢性病初診、送藥到家、用藥提醒等系列服務;通過社區護理站、社工站、街鎮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等服務點,探索形成線上+線下聯動服務的運營模式;探索嵌入式養老,著力整合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社區護理等養老服務資源,打造一體化養老服務品牌。

  “依托廣州市居家養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平安通’服務的全程網上辦理,使服務申請、后臺審核、服務終止等各個環節更加便民。”李紹濱告訴記者,“平安通”服務通過制定系統對接標準,推進信息平臺與服務機構系統的對接,實現服務數據定時傳送、統計,形成服務閉環監管。同時,對接獲取公安、衛健委的死亡數據,自動排查去世老人數據,目前已有7000多位去世老人服務自動終止,讓資助資金使用更加精準。

  近期,“平安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還新建設了居家養老服務數據監測中心,可以適時監測全市“長者飯堂”老人用餐、機構服務情況,并對各項居家養老服務進行調查回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8.1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