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大別山下一朵美麗紅杜鵑
——記湖北省英山縣孔家坊鄉農村福利院院長鄒倩

時間:2019-08-2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有一種成長叫堅持,有一種偉大叫平凡。

  湖北省英山縣孔家坊鄉農村福利院院長兼養老護理員鄒倩,一位最基層的民政工作者,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行動詮釋著這種成長與堅持、偉大與平凡。

  從17歲到41歲,她24年堅守在農村福利院,用孝心、愛心讓老人得到溫暖,“我要永遠做孤殘老人的好女兒。”從為老人洗澡到為123位老人送終,她把每位老人都當成自己的親人,“我要讓每位孤殘老人的人生都少一些缺憾。”從農村福利院院長到自學養老護理知識,她不斷改善條件、提高技能,“我要盡力讓每位孤殘老人都感受到黨的溫暖。”

  近日,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研時,高度肯定了鄒倩的先進事跡,稱贊她是身邊的榜樣,是學習的典型。湖北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向鄒倩等身邊的榜樣學習。湖北省民政廳號召全省民政系統深入開展向鄒倩學習活動。

鄒倩與福利院老人在一起。本報記者 周曉明 攝

  “這點委屈都受不了,怎么能當老人的親閨女!”

  “1995年1月我剛到福利院工作時,年僅17歲。”提及往事,鄒倩歷歷在目。當時福利院只有幾間土坯房,潮濕漏雨,一名院長、一名炊事員加上鄒倩這個服務員,3個人照顧著10多位五保、孤寡老人。老人們大多有肢體或精神殘疾,個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身上還散發著異味。自幼跟爺爺、奶奶長大的鄒倩,成年后還沒來得及報答養育之恩,兩位老人就先后離世。懷著“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鄒倩暗下決定,將孝心奉獻給福利院的老人,一定要讓他們活得像個樣子。

  改變先從老人的衛生習慣開始。鄒倩堅持每天打掃老人的房間,定期為他們洗頭、理發、刮胡子、剪指甲,但辛苦卻沒有換來回報。一天,鄒倩正在為一名剛入住不久的老人打掃房間時,老人突然抄起一根大棍子沖進來,對著鄒倩的雙腿就打。在其他老人的幫助下,鄒倩才得以脫身。“晚上回家一看,雙腿都被打得紅腫淤血,家人心疼地說,‘咱不做這個工作了,年紀輕輕的干什么不行!’”聽著家人的話,鄒倩直掉眼淚。委屈歸委屈,平靜下來的她第二天還是跛著腿上班了,“這點委屈都受不了,怎么能當老人的親閨女!”

  面對一些有精神、智力障礙老人的固執,鄒倩在堅持為他們清潔衛生的同時,也開始使用一些小“伎倆”:有的老人愛吃零食,她就買些回來,每次配合清理衛生后就獎勵一點;有的喜歡玩,每次配合后她就騎車帶著出去轉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堅持一段時間后,老人們的衛生習慣慢慢發生了改變,一看到鄒倩做出洗頭、刮胡子的動作,就積極主動配合,也不往房間里堆放撿回的廢品了。78歲的程順華老人過幾天就要主動找鄒倩洗頭,洗完還要拉著鄒倩的手摸摸自己洗干凈的臉。

  雖然不擅語言表達,但老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了對這個小姑娘的喜愛。70多歲的智障老人肖國旗在外面采回一堆野菊花,讓鄒倩泡水喝:“喝了這個不得病。”聾啞老人王伯清在街上買回一個皮蛋,剝好皮往鄒倩嘴里塞……

  “這些年,有好幾次調動工作的機會,但老人們不愿我走,我也舍不得離開他們。”鄒倩覺得,自己和福利院的老人已是一家人,“你未養我小,我愿陪你老。”她以默默的堅守,踐行著“上為黨和國家分憂,下替天下兒女盡孝”的情懷。

  “不為老人送終,怎么能算他們的親人!”

  1999年,21歲的鄒倩成為福利院院長,以前由老院長承擔的職責都落到她肩上。“剛當院長時,我最怕的就是為老人洗澡,尤其是一些男性老人,自己畢竟還是一個小姑娘,但我不給他們洗誰能給他們洗?”鄒倩在內心說服自己:你不是一直把他們當成爺爺、奶奶嗎?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洗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不久,福利院入住一位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渾身臟亂,散發著異味。鄒倩請來幾位健康的院民幫著把老人的衣服脫掉,自己動手為他清洗。老人一邊躲閃,一邊還用手比劃著羞鄒倩:“你一個女娃娃咋不怕丑呢?”鄒倩說:“幫爺爺洗澡有啥丑的?我都不怕,你怕啥?”

  福利院的孤殘老人基本沒有直系親屬,福利院就是他們的家、他們的歸宿。老人活著時,鄒倩是照顧者;老人離世時,鄒倩是送終者。“這些老人生前沒有子女,我不能讓他們走時留下遺憾。”每當有老人病危時,她都守在身邊,陪伴他們度過生命的最后時光。

  曾經有人問鄒倩,一個小姑娘總是為老人送終,你怕不怕?鄒倩說:怕!但我不做誰來做。

  鄒倩清楚地記得,十多年前,在福利院住了多年的葉啟烈老人因病離世。福利院給他所在村子打電話,但一直沒有人來。為讓老人體面地離去,鄒倩自己動手為他擦拭干凈身體,換上新買的壽衣,送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患胃癌晚期的何興國老人,生命的最后階段已無法進食。鄒倩每天為他做流質的營養餐,一勺一勺地喂他。老人臨終時,趕到福利院的侄子拉著老人的手,但老人卻一直看著鄒倩,嘴唇抖動著。鄒倩明白,老人是想向自己說句感謝的話,和自己告個別。她上前握住老人的手,老人久久不肯松開,就這樣安詳地走了,像睡著了一樣……

  至今,鄒倩已為123位老人床前送終。“我要用內心的孝善為老人補上親情的缺憾,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他們內心深處。我覺得,能為他們盡這份孝,值得!”

  “不努力改善條件,怎么能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

  院長、養老護理員、服務員、理發員,鄒倩在福利院身兼多職,是名副其實的“大管家”,她也盡己所能,讓“全家人”過上安逸幸福的日子。“這里,就我一個黨員,我得守住、帶頭干,不能讓人戳脊梁骨。”

  以前,福利院要到各村收取五保老人供養口糧。一次,鄒倩騎著自行車到最偏遠的八仙畈村收糧食,一直到天快黑,她才收到50公斤大米往回趕。路陡天黑,一不小心,連人帶車摔進秧田里,渾身濕透,鮮血直流。疼痛,淚水,疲憊,但想到福利院廚房里的米缸已經見底,明天老人們還要吃飯,她抹去淚水,一瘸一拐地把米馱回了福利院。

  “一天三餐完,吃了不生產;人忙他不忙,不餓不起床。”看到福利院老人的這種情況,鄒倩琢磨:要讓老人也動起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養豬養雞,承包田地種菜,承包山坡砍柴,對表現好的老人獎勵個小收音機、手表,外出回來再買些小禮物。

  “一段時間,有位表現好的老人在一只胳膊上戴了兩塊手表,他又不會看,每次有人問時間,他都會伸過去讓人家自己看。”英山縣民政局副局長鄭紅生笑著告訴記者,通過組織勞動小組、養殖小組,孔家坊鄉農村福利院改變了過去的“等、靠、要”思想,吃上了自己種的菜,燒上自己砍的柴。“老人有事干了,條件改善了,福利院也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在福利院的努力和各級的支持下,孔家坊鄉農村福利院先后進行了4次遷建,從最早的土坯房變成寬敞明亮的三層樓房,供養孤殘老人的同時,也為社會老人提供“代養”服務。鄒倩又通過自學養老護理知識,考取了養老護理員資格證。在2016年湖北省護理員技能大賽中,她成為唯一一名來自農村福利院的獲獎選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鄒倩用最美麗的青春換來孤殘老人安詳的生活,她也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湖北省三八紅旗手、“荊楚楷模·最美民政人”等榮譽稱號。面對榮譽,她覺得自己并沒有什么壯舉,只是牢記了當年的入黨誓言,做了一名基層民政人應該做的事。

  每年春天,位于大別山南麓的英山縣都會開滿象征著信念堅定、忠貞美好的紅杜鵑。鄒倩喜歡紅杜鵑,她覺得,自己就是巍巍大別山下一朵平凡而美麗的紅杜鵑。


忠誠是力量之源

本報評論員

  湖北省英山縣孔家坊鄉農村福利院院長鄒倩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一名普通共產黨員守初心擔使命的堅定與執著,一名基層民政工作者遵循為民愛民工作理念的擔當與情懷。

  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鑄就了鄒倩全心為民的使命擔當。鄒倩對黨的絕對忠誠,體現在她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不懼困難,全身心地擔負起黨交給的任務,體現在24年不曾變更的三個“一個樣”:“年輕年長一個樣,有錢沒錢一個樣,有無身份一個樣。”盡管她沒有編制、不算干部,但是在“信黨就要信一輩子”“這里就我一個黨員,我得守住、帶頭干,不能讓人戳脊梁骨”這些樸素的語言里,傳遞的是對“共產黨員”這個第一身份的覺悟和自律,正因如此,她苦過、累過、屈過,但是從沒悔過。從她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責任感和榮譽感,而是一名黨員對信仰的忠誠和對初心的堅守。她的成長經歷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初心在,忠誠就在;初心在,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的決心就在;初心在,“草根”的一芽之綠,就能匯成蔥郁芳華。

  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鑄就了鄒倩念茲在茲的愛民情懷。正因為忠誠不變、初心不改,鄒倩才有永遠做孤老女兒的真心,才有為上百位孤老送終的孝心,才有一輩子干好農村福利院護理員的決心。她最不忍心讓孤老受苦,所以發誓一定要讓他們活出個樣兒來,抱著一份“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把對爺爺奶奶的孝心無私地奉獻給院里老人,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傳統認知變成新時代民政事業的“大愛”實踐,并且總是馬上行動、說到做到、不懈努力,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刻在自己心上,以最扎實的工作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老人們身邊。就是這樣,鄒倩用自己的愛心與孝心,把老人們的心和黨緊緊地聯結在一起。

  全心為民的使命擔當和念茲在茲的愛民情懷,在鄒倩身上融合一體,像一團燃燒的火焰,迸發出熱烈和溫暖的力量。

  有了這種力量支撐,她才能為常人所不愿為。面對調離的機會,鄒倩每次都跳出個人進退的糾結,毅然守在最需要她的崗位。在她心中,黨交給的任務永遠放在第一位。

  有了這種力量支撐,她才能為常人所不敢為。為服務對象翻山越嶺取口糧,為滿身污穢的老人洗澡,為毫無血緣關系的病故老人擦遺體換壽衣……對于一個普通的年輕姑娘來說,哪一件都是不敢想、不易做的。鄒倩之所以能做到,就是因為有一份信念:“這點委屈都受不了,怎么能當老人的親閨女!”所以,再大的苦累也吃得,再大的委屈也受得。

  有了這種力量支撐,她才能為常人所不能為。因為鉆研業務、苦練本領,鄒倩成為湖北省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上唯一獲獎的農村護理員。她所在的福利院設施不是最好的,軟實力卻是一流的。這里的老人精氣神足、干凈利落,整日喜氣洋洋。誰能讓這些原本困難、可憐的老人煥發新生、活得有尊嚴?是守初心擔使命的基層黨員,是飽含為民愛民情懷的民政工作者。

  有了這種力量,一位普通的黨員也能成為新時代眾人學習的榜樣;有了這種力量,每一個平凡的民政工作者都能成為燦爛天河中耀眼的明星!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8.2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