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那些往事鄉親們何以留戀
——記河南省民政廳駐雙廟村扶貧工作隊

時間:2019-07-0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孫彥川 通訊員 黃培靈

  不出村就能打工,路燈亮了,190個垃圾箱遍布全村,街道整潔了,農戶家的廚房、廁所得到了改造…… 人均只有七八分薄田,曾多年因治安落后、環境臟亂而聞名的河南省柘城縣雙廟村,現如今已經大變樣了:兩層小樓林立,扶貧車間給力,村干部管理有力,村民干活不惜力、掙錢有門路。雙廟村這些年的變化,用村民的話說那就是:“比原來好太多了!”這變化的背后,是因為河南省民政廳一批批優秀干部一棒接一棒到雙廟村接力幫扶,付出了令村民們難以忘懷的艱辛努力。

  模糊的計劃漸漸清晰

  從管理單項民政業務到負責雙廟村的整體工作,變化不可謂不大。駐村第一書記張貴山和搭檔郭軍絞盡腦汁,一項項模糊的計劃漸漸清晰。

  2018年,經過多方奔走,二人為村里爭取了光伏發電項目。本想把光伏發電設備安裝在一個大坑里,不料鄰居老太太覺得設備正對她家大門,會破壞風水,不許安裝。

  “我對她說,大娘啊,環境衛生也是風水。這個坑一刮風下雨就會堆積垃圾,那才是破壞風水。裝上發電板,有人維護,齊齊整整、干干凈凈的,風水是不是更好了?”張貴山回憶。

  聞此,大娘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你說的對,裝吧,裝好了我給你們看護!”

  此項目投入150萬元,當年4月開工,5月底建成后即并網發電,每年約增加25萬元村集體收入。

  “城鎮市容改變靠城管,農村面貌改善靠自覺”“農家小院籬笆墻,綠色青菜果樹香……”張貴山協調近7萬元資金,在全村主要街道繪制宣傳畫和標語80多幅,讓越來越多的村民感到農家院想有詩情畫意也不難。

  穿上作訓服,揮動大鐵鍬,張貴山和郭軍帶領村干部和村民把街頭堆放的垃圾、柴火都清理掉,籌集經費為村里添置了自動裝卸垃圾車兩輛,增設了100個垃圾箱。一年多來,雙廟村連背街小巷都變得干凈整潔了,記者很難再將其與貧困村聯系起來。

  為免除務工務農村民的后顧之憂,張貴山推動雙廟村在全縣率先建成了規范的兒童之家。耐心溫和的志愿者教師,各種各樣的玩具和文體用品,碼放整齊的童書,為孩子們帶去了知識和歡樂。

  這兩位從部隊轉業的鐵漢不但每周5天堅守在雙廟,忙起來周末也不回家。有一天,張貴山家中之事再也不能耽擱,必須回鄭州,郭軍擔心張貴山忙中出錯,一定要開車去送,不料上了商登高速后突遇大霧,只能減速慢行,回到鄭州已經是凌晨一點半。

  這些年來,全村3000余畝耕地現已經流轉土地1500余畝,村民務工出路也增加了。2018年兩個扶貧車間的設立,為貧困戶提供了數十個就業崗位,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數萬元。全村1165名貧困人口中,有1113人已脫貧。

  日夜操勞的夢想慢慢兌現

  這兩年,在張貴山和郭軍的努力帶動下,村里出現了很多可喜變化,二人“重塑雙廟村”的夢想慢慢兌現。一個是村里穿西服的村民越來越多了。原來是張貴山推動村里開設了愛心慈善超市后,協調愛心單位捐贈了價值40多萬元的物資和數百套西服,用于獎勵脫貧戶、五好家庭,以及在公益勞動、孝老愛親、見義勇為等方面表現積極的貧困戶和部分非貧困戶。一個是村里的路燈亮起來了。村里的路燈曾因村民偷電不得不停用,村民晚上出行不方便、不安全。張貴山和郭軍經過協調,籌款安裝了190盞帶感應裝置的太陽能路燈。

  此外,他們還推動雙廟村修改完善了村規民約,要求辦白事不動民樂隊,辦紅事限制請客范圍和煙酒菜的檔次,遏制了攀比、浪費的現象。春節期間,組織召開了雙廟村創業人士座談會,為村里的發展出謀劃策,增強了全村的創新力和凝聚力。

  村里個別家庭進院邁不開腳、進屋沒地方坐、墻外垃圾繞一圈,張貴山對女主人說:“你們總說婆媳不好相處,這跟你不講衛生的習慣很有關系。家里這么邋遢,兒媳婦在城里打工干凈慣了,過年回家怎么能開心?不開心了可不就容易生口角,可不是住兩天就想走……”在他的引導下,無組織無紀律的現象得到了徹底改變。

  “現在村民素質提高了很多,偶爾有不分方(即不懂道理)的、吵架抬杠的,村干部跟他耐心說說,就能解決。”村民史大姐開心地說。

  郭軍是河南省地名檔案室烈士史料編審科科長。從部隊副團職轉業的他,主動寫申請書要求駐村。本來郭軍駐村一年就到期,因機構改革又延長了一年,都無法陪伴今年小升初的兒子。

  駐村但不限于“助村”,郭軍發現村兒童之家的圖書不太適合兒童閱讀,就通過戰友協調深圳圖書館,為各村的兒童之家捐贈圖書3000余冊。

  2018年3月份,張貴山、郭軍與雙廟村干部一起組織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嚴格執行成立村選舉委員會、確定選民人數和公示、制定選舉辦法、發布選舉公告、海選提名候選人、資格審查、村民直選、選舉結果公示等程序,選出了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切實做到了公開、透明、嚴格。當選的村“兩委”委員不負眾望,給全村帶來了新力量、新氣象。

  一生祝愿大功悄悄告成

  從史大姐家里出來,正好遇到村民朱大哥,談起村里的變化,他感觸頗深:“扶貧車間建起來以后,俺老婆在那里打工,每月能掙一千來塊錢,閑時和我一起照看孫子,日子比以前好了很多……”四世同堂的朱大哥看上去并不富裕,卻很樂觀。

  中午回到村委會才知道,因賣血落下大病后,出于不滿、報復等心理,朱大哥等病友曾多次組織上訪,圍堵前來慰問的各級領導;在街頭巷尾做“上訪預報”,給村干部施壓更是家常便飯。

  “8023核試驗部隊復員軍人的后代大多也是疾病纏身,但他們都沒有對國家提這樣那樣的要求。你們總是要求照顧,合適嗎?!另外,如果村里不安定,誰敢來投資建廠,你們怎么致富奔小康?”經過張貴山和幾位前任駐村書記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村里風氣有了明顯改觀。2017年,雙廟村成為商丘市50個市級文明村之一。

  村里已為貧困戶設立63個公益性崗位,街面有人掃,治安有人管,林子有人護,道路有人檢,每年20多萬元工資支出均來自光伏發電的收益。

  家里有大事小情就要請假,看到采茶、摘棉花掙錢更多拔腿就走,和周邊很多村一樣,中藹萬家的扶貧車間因工人紀律意識差,一度遭遇了停擺,但在張貴山等干部的教育引導下,工人于近日復工,恢復了正常生產。

  省民政廳領導每個月都要到雙廟村指導駐村工作。2018年,僅鮑常勇廳長就去了三次,晚上就住到村里。

  “有的群眾脫貧了卻不想‘摘帽’,我就給他們說,躺在扶貧政策上,你就沒有致富的機會。孩子一旦耳濡目染,形成了依賴心理,將來能有多大出息?”張貴山經常在村民聚集的地方宣傳政策、拉家常、鼓干勁,效果立竿見影。近年來,全村有200多個孩子考上大學,比例遠超周邊村莊。

  就在記者即將完稿之時,投資50萬元的大棚香菇種植項目已經開始焊接框架,預計8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年多的駐村經歷使我對農村更加了解,收獲很大。將來我再參與政策制定,肯定更有針對性了。”堅毅的張貴山說,無論將來走到哪里,雙廟村都會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美,已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7.5)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