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 佳
李銀江是唯一一個參加過兩次民政部宣講活動的“孺子?!?。而我是最先發掘采訪他的記者之一,也是一直跟蹤報道他多年的記者之一。
發現他,追尋他,傳播他,我深受感動、激勵和鼓舞,也希望尋找更多的“孺子?!?,采訪更多的“孺子牛”,讓“孺子?!本癯蔀檎麄€社會所敬仰、所尊重、所追捧,成為時代楷模的亮麗底色。
采訪李銀江,永遠都會超出你的想象
今年,撰寫他的宣講稿是我主動請纓,也幾乎是攬下任務的同時就開始犯難。為什么這么說?
從2014年第一次見到李銀江至今,除2015年,我每年都會寫一篇他的事跡或專訪,短的2000字,長的8000字。對他太熟悉,寫稿子手到擒來,但也因此犯難:最感人、最能引起共鳴的事跡,去年宣講都說過了,這次寫什么?別人都是第一次出場只有他不是,而且上次他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了,這次怎么才能與眾不同?
我索性不提以前講過的內容,將重點放在新近發生的事上。這就不得不提3個月前的采訪經歷。
今年3月,我再次來到桂五鎮敬老院。只是一年多未見,這里就有3件事超出了我的想象,值得大家學習。
一是在敬老院建成“桂五鎮黨性教育館”。建館時,當地也曾有不同看法,但李銀江想的是通過這個教育館,吸引黨政領導和有關方面關注敬老院、關注老人?,F在這里已經成為市委書記、縣委書記引以為傲的工程。
二是成立書記(黨代表)工作室。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李銀江總想著,黨代表能給敬老院帶來什么,能給老人帶來什么,能給民政帶來什么?也因為黨代表工作室和黨性教育館,敬老院吸引了超過4000名各行各業的黨員干部前來學習、觀摩,也申請到了更多建設資金和政策支持。
三是新建衛生室。建衛生室,說急也急,說不急也不急,但李銀江等不及。為此,他一趟一趟地跑政府、跑衛生局,因為他心中想的全是怎么對老人好。
5年的采訪經驗告訴我,李銀江身上有一種用不完、看不夠、想不到的魅力。他的創新實踐也成為我不斷跟蹤報道他的力量源泉。
學習李銀江,他眾多的優秀品質值得深思
通過采訪李銀江,他信仰堅定、恪盡職守的政治品質,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奮發實干、攻堅克難的擔當精神,堅守底線、清正廉潔的規矩意識深深地感染了我。
長期與弱勢群體打交道,容易形成見怪不怪和對許多訴求用解釋代替解決的問題,而李銀江卻沒有,他信仰堅定、恪盡職守。沒退休之前,對全鎮1.1萬多名民政對象,主動走訪。退休后,李銀江離職不離崗,為敬老院發展想實策,出實勁,辦實事。
工作33年,李銀江沒有升官,沒有發財,甚至為了完成銷售彩票任務自掏腰包買剩票,結果中了25萬元,全數上繳財政,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從2014年前從未獲得過任何獎項,到當上黨的十九大代表、獲得“孺子?!豹劦?,短短幾年,“開掛”一樣的榮譽撲面而來,但他沒有沾沾自喜,迷失方向,反而“為大家而舍小家”,領著妻子把家從縣城搬到鎮敬老院。
李銀江無疑是實干的典范,但他卻不傻干,他奮發努力、攻堅克難,給全鎮群眾發名片,遇到急難事件講策略、有方法,敬老院院辦經濟也搞得風生水起。這也是他對自己嚴要求的成果:肩上能扛事,腳下不惜力,手中有招數,心中有百姓,辦事講公道。
李銀江有三條底線從來不破,一不為情所擾,二不為權所累,三不為錢所惑。他頂住老板商人紅包、高薪的誘惑,堅守底線、清正廉潔。對敬老院老人承諾,如果他貪污公家一分錢,拿敬老院一根蔥,老人就把他拖到大街上,朝他臉上扔東西。
李銀江這種對老人盡孝、對困難群眾盡責、對人民盡忠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對標李銀江,我一直在路上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對標李銀江“肩上能扛事,腳下不惜力,手中有招數,心中有百姓,辦事講公道”,這和我們新聞人要錘煉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何其相像。
李銀江的好口碑離不開他深入基層的腳力,洞察本職的眼力,理性判斷的腦力?!靶闹杏泄?、腳下有泥”新聞人也應如此。
采訪李銀江,他會給你講很多小細節。比如在處理兇殺案遺孤善后的時候,李銀江刻意選了一黑一紫兩個骨灰盒分別裝著孩子父親母親的骨灰;比如老人病重,大雪封路,李銀江和護工抬著擔架,踩著40多公分的雪,走了四里路去就醫;還比如化解糾紛時,他總結在農村辦事一定要懂得多,講得過他,人家才服你。怎么講?就是要講法律條規、講政策。
李銀江就像一篇行走的文章,會給你任何想得到、想不到的細節,讓你感受到真實又淳樸的感情,了解到很多生活技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標李銀江不為情所擾,不為權所累,不為錢所惑。我感到我還需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慎獨慎微慎欲,培養和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李銀江說:“我現在三高一個沒有,身體健康,沒有不良嗜好。跟老人在一起,我很快樂!”他的崇高品質值得我一直學習,他的精神狀態值得我一直學習。我也想做像他一樣健康快樂的人。不管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的健康快樂!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