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干事創業敢擔當 為民服務解難題
——致敬奮斗者,采訪、學習身邊先進典型心得體會

時間:2019-06-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馬麗萍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言猶在耳。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我走進民政部機關,走近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表彰的部直屬機關先進集體——原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老年人福利處,探訪這支充滿朝氣的青年團隊,行色匆忙的身影、昂揚向上的斗志、挺身而出的擔當,讓我真切感受到民政奮斗者的青春之美,以及養老服務行業人最亮麗的底色。

  干事創業敢擔當

  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后,民政部增設養老服務司。2019年“三定”后的養老服務司設有4個業務處室、16名編制。而此前,這項職能由僅有4個編制的老年人福利處承擔。面對2.49億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養老服務需求“大盤子”,提檔升格勢在必行。

  養老工作涉及千家萬戶,黨中央高度重視,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指示批示,僅2016年一年就達4次。黃樹賢部長就任民政部部長以來,第一次向總書記匯報的工作就是養老。

  自2013年成立以來,6年多的時間里,面對繁重的業務,這支奮斗的隊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踏實干事、為民解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打硬仗、講奉獻是他們的光榮傳統。一人多崗,一崗多責,勤懇做人,扎實干事是他們的行為準則。

  “晚上8點前能下班,感覺就像提前請了假。”時任處長李邦華坦言工作與家庭很難兩全;參與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創制的副處長孫文燦,在出色完成工作的同時還獲得北京師范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的榮譽;“工作就如同選擇伴侶,不能因為辛苦就放棄對方吧。”這是馬雅欣樸素的認識;董少龍則是把干好工作當成自己的“本分”。

  為民服務解難題

  自2015年來,老年人福利處連續3年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數量占比超過民政部建議提案總量的三成,當仁不讓地成為“第一大戶”;一個處的年均辦文數超過2000件,這個量比很多業務司局要多得多。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養老事關國家發展,事關億萬群眾福祉,來不得絲毫猶豫,容不得半點懈怠。“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筑牢黨長期執政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和群眾根基。”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他們在工作中早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按著本分、不忘初心,做為億萬老年人謀福祉的奮進者;

  晝夜兼程、提質增效,做新時代養老服務事業的拓荒者;

  攻堅克難、舍小為大,做傳遞黨和國家民生溫度的奉獻者。

  50多項全國性政策法規出臺,746萬張養老床位建設,高齡津貼制度全國覆蓋,啟動為期4年的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42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90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90個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15個全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持續啟動的智慧健康養老試點——改革試點遍地開花,“放管服”背景下的服務質量提升與服務監管體系建設初見成效……

  已交的答卷真切充實了老百姓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未完待續的章節將進一步激發和考驗民政人的持久戰斗力。

  學習身邊好榜樣

  這是一次被婉拒多次的采訪。談業務他們胸中有丘壑,說自己卻并非他們情愿,采訪的過程也并不連貫。有限的時間里,走近這個青年群體的日常,記者一直被深深地感動著。其間恰逢養老服務司籌備南京大城市養老服務工作會暨全國養老服務推進會。緊張忙碌的“掛圖作戰”,步履鏗鏘的集體上陣,神色匆匆的草草扒飯……記者見證的不過是他們日常工作的幾個片段。

  正是他們的持之以恒、善作善成將養老服務工作的列車推向高速發展;

  正是他們的昂揚向上、擔當有為將黨和國家的民生溫度傳到百姓心中。

  榜樣是一種向上的精神力量,區別于理論學習,以身邊的榜樣為鏡,讓我們自知差距與不足。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輿論工作者的要求,“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在業務上要“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在作風上,“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民政人的初心在此、真心在此。”作為民政部黨組機關報,服務好民政工作大局,講好民政好故事,唱響民政最強音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要切實弄明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在這個前提下,對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對照榜樣的力量,我們要不斷找差距、強本領、補短板。在實際工作中,要緊跟民政業務重點,不斷增強“四力”,勤學習、多鍛煉,讓腳力再勤一點,眼力再準一點,腦力再強一點,筆力再深一點,努力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好作品。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6.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