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三定”“三治”?探索保障房社區治理特色路徑

時間:2021-02-0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區報
【字體:    打印

宋海紅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岱山保障房社區是南京市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安置房等最集中的地區,共有99棟、32151套高層住宅,總人口14萬,其中戶籍人口3萬、外來常住人口11萬。為解決社區環境臟亂差,破壞公物、寵物擾民、酗酒滋事頻發等突出問題,雨花臺區以黨建定方向、以服務激活力、以“三治”促融合,探索出一條保障房社區系統治理的創新路徑,不斷增強社區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定”并舉

著力提升社區黨組織凝聚力

以提升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為引領,統一思想、管好大局、把準方向。

新思想舉旗定向。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保障房社區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重要內容,實時跟進學習總書記關于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最新要求。組建80人的“百姓名嘴”宣講隊,采用“南京白局”、小快板、短視頻等居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相關精神。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講習站”等特色活動310余場次,服務周邊居民超過17000人次。

強堡壘把向定標。堅持“拆遷不拆黨組織”,發揮原黨組織在親緣、地緣上的紐帶作用,把黨組織覆蓋作為提升組織力的重要抓手,拓展建立鄰里黨小組,形成“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鄰里黨小組”四級架構。建成網格黨支部35個、鄰里黨小組58個,覆蓋片區所有樓棟。

嚴制度把脈定效。堅持把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黨支部、每名黨員。依托道路運輸、維修駕培、快遞等行業系統,分領域組建黨建聯盟,凝聚外來務工黨員。爭取工作單位支持,完善月對接、季座談、年會商等共建聯建制度,實現在職黨員參加黨組織活動全面、常態、有效覆蓋。

四項工程

著力提升社區為民服務能力

突出賦權賦能,強保障、強支撐,讓社區說話有底氣、治理有手段、服務有能力。

實施賦能減負工程。街道層面制訂《黨建引領保障房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加強政策指導。建立社區“兩委”片區職數動態調配、工作人員片區按需流動等制度,將政務綜管系統接入黨群服務中心,實行10個全科窗口“一窗受理”。實行社區事務準入制度,一律取消考核評比紙質臺賬,專項清理一票否決事項。

實施陣地保障工程。選取位置優、條件好的場所建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平均面積超1800平方米、每百戶均超過30平方米。拓展“初心體驗館”“初見知旅共同體”等6個紅色教育基地,利用物業閑置公共場所等,增設17個鄰里中心,形成集黨建展示、組織生活、政務服務、實境體驗、數字互動為一體的“15分鐘服務圈”“30分鐘黨性教育圈”。

實施資金支持工程。明確街道黨建經費每年增幅不低于10%,社區黨建經費以原有基礎的2倍列支。實施“20+X”資金分配模式,在保障20萬元基準數的基礎上對社區實行差異化補貼。

實施人才建設工程。從現有社區負責人中優選一批,從軍轉干部、社區工作者、網格員中培養一批,從機關事業單位優秀年輕干部中下派一批,配強社區“領雁”隊伍。推行社區工作者與街道行政人員統責統管、同工同酬、共考共評,激勵社區工作者扎根社區、履職擔當。注重招募黨員、熱心居民擔任志愿者,通過“微創投”進行動態對接、雙向認領,精準投放志愿服務資源,凝聚68支超1000人的志愿服務隊伍,形成物業“紅管家”、鄰里和諧“搭把手”、障礙人士服務中心、關愛高齡老人的“愛心敲門”等30余個志愿服務品牌。

“三治”協同

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體系

注重抓關鍵人、抓關鍵事、抓關鍵治,提升治理實效。

黨建領治。健全書記黨建項目“立題、解題、結題”閉環,將社區治理的難題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項目。年初收集助老、幫困、為小等需求清單,通過社區黨員大會票選確定項目實施計劃;年中堅持節點化、責任化,定期組織調度、觀摩、展示;年底開展“為民服務先鋒項目”評比,發揮“抓住一個人、示范一班人、帶動一群人”的牽引效應,培育“微商+”、紅色集結號、“書香平治”等一批黨建品牌,有效化解電動車停車難、飛線充電安全隱患等一批“老大難”問題。

協商共治。搭建以社區黨組織為軸心,鄰里黨小組、業委會、物業公司、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的“美麗家園議事會”,創設“5+N”議事模式,引導帶動居民共議共商身邊事。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鄰里中心開辟“民生在線”專欄,及時公開決策決議,拓展意見收集渠道。組織居民代表對社區共建單位進行年終評議與反饋,助推物業管理、社區治理質量躍升。

教育促治。聯動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結對辦學共32班次,先后開講100余場,超3萬人次學生家長進講堂。注重發揮家教家風作用,將建設“理想教育小鎮”作為著力點,通過開辦“向善家長學校”,搭建“家長沙龍”“家教論壇”等平臺,培養了一批“超級家長”,讓他們成為家庭的“領航員”、政策的“宣傳員”、治理的“骨干力量”。

(作者系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1.2.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