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伍 欣 李守博) 9月7日,京津冀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項目簽約暨民政事業協同發展第三次聯席會議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舉行。河北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張古江,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詹成付出席會議并講話,河北、北京、天津三地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相關負責人,以及全國性社會組織、京津冀三地社會組織代表參會。會上,三地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本地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情況。中國扶貧基金會、北京農產品流通協會等4家社會組織代表以及貧困地區受援方代表分別發言。京津冀33家社會組織代表現場簽署了扶貧項目協議。
京津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但河北的經濟社會發展與京津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目前,河北尚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9.95萬人,有13個縣沒有完成脫貧任務。2018年4月,河北省民政廳、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啟動了“京津冀社會組織跟黨走——助力脫貧攻堅行動”?;顒娱_展以來,三地民政部門密切溝通、廣泛動員,社會組織積極響應、主動作為,發揮各自專長優勢,迅速投入到脫貧攻堅行動中。當年,全國性和京津冀社會組織共參與河北的扶貧項目403個,覆蓋河北8個設區市42個貧困縣,落地資金4.4億元。今年,京津冀三地社會組織繼續響應活動號召,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截至8月31日,全國性和京津冀社會組織共參與河北扶貧項目343個,覆蓋河北62個扶貧開發重點縣,涉及資金約4.1741億元。
張古江表示,此次會議是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實際行動,是落實今年中華慈善日“慈善聚焦脫貧攻堅,攜手共創美好生活”主題的具體舉措,標志著京津冀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向前邁了一大步。他指出,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大對扶貧項目資金的監管,把錢用在刀刃上、放在關鍵處,對已經實施的扶貧項目,要加大推進力度,營造良好的環境,盡快見到成效;對即將實施的扶貧項目,要幫助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力促項目能夠盡早落地盡早發揮作用。省民政廳要堅持清單制推進、項目化運作,加強溝通、主動對接、加強服務,把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向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拓展,讓扶貧項目真正在河北落地開花,結出脫貧致富的累累碩果。
詹成付表示,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緊密合作,經過近三年的努力,京津冀民政協同發展可圈可點,特別是三地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推動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取得了驕人成績,體現出三地民政機關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他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要把京津冀民政協同發展再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只有人民得到實惠,協同發展才是見到實效,通過京津冀民政協同發展進一步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制度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民政工作優勢,讓民政對象從協同發展中獲得實惠。二是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任重道遠,要完成的任務多,在脫貧攻堅行動中社會組織不要當旁觀者。社會組織扶貧承諾要兌現,簽約的社會組織要講誠信,做到鄭重承諾、有諾必踐。三是受援方要按協議依法依規進行落實,不要浪費受贈物資與服務,要將受贈物資與服務真正用在刀刃上。四是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要牽好線、搭好橋,一手托起需求方,一手托起供給方,實現扶貧需求與供給無縫、有效、及時銜接,真正將扶貧精準化、精確化落到實處。
會上,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還介紹了各自推進養老工作協同發展的情況,并提出了工作建議。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