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伍欣) 為規范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行為,進一步發揮社會組織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近期,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民政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6月28日,民政部舉行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情況,解讀了《通知》,并就國務院扶貧辦針對社會組織扶貧開展的工作、全國性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社會組織東西部對口支援工作情況,以及國務院扶貧辦和民政部下一步在引導和規范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準備工作等問題答記者問。
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司長曲天軍對《通知》進行解讀,表示對于有志于參與脫貧攻堅的社會組織要做好引導服務,對于做出突出成績的要加強總結宣傳,對于打著扶貧旗號牟利斂財的要堅決禁止,對于違反法律法規的要予以堅決打擊?!锻ㄖ分饕▏澜梅鲐毭x牟利、嚴肅查處違法違規活動、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三個方面的內容。曲天軍介紹,下一步,將從統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社會組織加強自律,行業管理部門加強監管,民政和扶貧部門密切協同,加強制度建設這五個方面來規范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黃茹介紹,民政部從登記管理機關職能出發,積極支持、廣泛動員,引導全國性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加強與行業部門和業務主管單位溝通,推動社會組織參與專業扶貧;推動各地登記管理機關和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形成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沒錢沒力的出個好主意”的積極工作氛圍。截至目前,全國共登記83.07萬個社會組織,其中社會團體36.74萬個、社會服務機構45.6萬個、基金會7266個。民政部共登記全國性社會組織2301家,各全國性社會組織均已不同程度參與了扶貧工作,據不完全統計,正式立項開展脫貧攻堅的全國性社會組織共有686家,2018年共開展扶貧項目1536個,扶貧項目總支出約323億元,受益建檔立卡戶約63萬戶、受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約581萬人;全國7000多家省級社會組織專門立項開展了脫貧攻堅,投入資金近200億元,受益貧困人口約1600萬人。
全國性社會組織圍繞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異地扶貧搬遷,以及貧困地區就業扶貧、電力扶貧、水利扶貧、科技扶貧、文化扶貧和金融扶貧等其他扶貧活動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據統計,2018年,全國性社會組織開展產業扶貧項目404個,投入資金24億元,引導各類企業產業投入超過100億元;在教育扶貧方面開展的項目超過了400個,投入資金達到39億元。此外,醫療類全國性社會組織在“三區三州”等貧困地區開展了179個項目,投入資金超過30億元。全國性社會組織參與異地扶貧搬遷的基礎性項目建設156個,投入資金超過11億元,在搬遷村開展其他各類項目37個,投入資金近2億元。
在社會組織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方面,截至目前,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已組織社會組織到對口支援地區開展了項目對接,投入資金和物資超過了2億元;廣東再次制訂相關實施方案,要求在全省范圍內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開展“廣東社會組織支援‘三區三州’建設”專項行動;上海、福建、山東也將于近期組織社會組織開展對接。
據了解,下一步,在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方面,國務院扶貧辦將進一步加大對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動員力度,密切協同,積極參與和配合民政部門牽頭開展的各項工作,開展社會組織扶貧示范行動,總結、宣傳好社會組織開展的社會扶貧實踐經驗,用好中國慈展會平臺。
民政部將繼續引導和推動全國性社會組織到“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開展扶貧工作,推動建立社會組織與“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扶貧信息對接機制,繼續部署各地登記管理機關推動社會組織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規范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全面落實《通知》要求,保障脫貧攻堅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