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為藏區百姓祛除地方病
醫療扶貧,祛病還得拔根

時間:2019-08-2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程 楠

  “我是骨科醫生,我就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根治好這個病,最大化地實現我的價值?!?nbsp;8月13 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林劍浩告訴記者。當天,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西藏自治區洛隆縣大骨節病承接社會服務試點項目在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舉行了出征儀式。

  作為2019 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立項項目之一,該項目由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劉偉與林劍浩帶隊的醫療團隊出發前往洛隆縣,為當地大骨節病患者義診,采集病情數據、進行必要的基礎診療以及篩查需接受手術診療的患者,為日后進一步治療做準備。

  一則醫療扶貧新聞,讓公益團隊走進昌都

  林劍浩是西藏昌都地區大骨節病社會服務試點項目的發起人。

  2015年,林劍浩發現身邊有人開始做公益,他也想利用自己的專長做點什么。第二年,林劍浩在飛機上看到一則新聞,某醫療團隊走進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開展醫療扶貧。“我也要做點事兒”的念頭再一次被點燃,加入醫療扶貧大軍的念頭在他心里已經是刻不容緩。

  西藏昌都特殊的高原氣候導致該地區兒童手足畸形患病率遠高于其他地區,但因醫療水平、醫療設施、經濟條件等原因,孩子們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不良影響。

  林劍浩隨即聯系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姚宇,倆人一拍即合。經過深思熟慮,大骨節病的重災區西藏昌都被確定為醫療團隊的扶貧點。

  當地群眾從不理解到接受,再到打成一片

  大骨節病是西藏的常見病,而洛隆縣也是大骨節病重災區,目前全縣總人口5.7萬人,有超過3000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大骨節病,患病率超過5%,是全國大骨節病重點監測點。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副主任醫師李虎告訴記者,初到昌都,因當地情況不熟悉,醫療團隊遇到了一些困難。怎么辦?就這么打道回府嗎?慈善事業剛剛開始,我們不甘心,就在村里轉悠,研究當地人的吃穿住行,看看能否找到發病原因。

  看到有人在割青稞,李虎和隊員們也想幫忙,語言不通,就用身體語言交流,連比帶劃,和藏族同胞一起割了幾天青稞。

  藏族同胞看到了醫療團隊的誠意,漸漸接受了他們,很快打成一片。

  基金會申請中央財政支持,解決扶貧醫療團隊資金難題

  林劍浩這樣定義自己的醫療團隊:“聽政府指揮,哪里需要我們,我們就去哪里?!?/span>

  “三區三州”是國家層面的深度貧困地區,是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難啃的“硬骨頭”。2018年以來,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鼓勵支持留學人才發揮智力優勢,先后4次派出工作人員隨醫療專家團赴藏調研和支持開展多指畸形手術等公益活動。通過開展醫療援藏工作,助力提升昌都地區醫療水平。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曹衛洲指出,基金會在國家重點貧困連片區洛隆縣開展公益醫療扶貧項目,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解決當地“因病致貧”問題發揮作用。

  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秘書長莊亮告訴記者:“今年,洛隆縣大骨節病承接社會服務試點項目申請到中央財政80萬元資金支持,基金會配套20萬元,總共100萬元致力于診治洛隆縣大骨節病?!?/span>

  據民政部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項目辦負責人介紹,2019年是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實施的第8個年頭,旨在通過項目執行,引導廣大社會組織進一步樹立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意識,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用好自身優勢,提升社會服務水平,發揮社會服務作用,展現示范效應,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脫貧攻堅、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大腕兒”進藏帶徒弟,在家門口把病治好

  “什么都怕,啥都干不了!” 昌都市位于西藏東部,處在西藏與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醫生也不例外。

  “意外狀況不是沒遇到過,我的一些學生很有熱情地加入了醫療團隊,結果剛到昌都就出現了明顯的高原反應,被迫退出項目?!绷謩普f。

  昌都市副市長卓嘎表示,醫生是神圣的職業,人才培養是關鍵,未來昌都要培養本地的醫療專家,打造藏區醫療衛生公共服務高地。

  針對如何更好地為當地培養醫療人才,姚宇提出:“我們要打造新型的師徒關系,經組織部門把關篩選,讓醫德高尚的一流專家學者帶出藏區專業的醫生徒弟,更好地服務藏區百姓,提高整體醫療服務水平。通過自力更生,為自己的藏族同胞服務?!?/span>

  那么,頂級師父來了教什么?林劍浩說:“我不教最頂尖的技術,但手把手教最適合當地實際的技術,實實在在解決當地問題。”

  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隊長、昌都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魏東認為,師徒關系包含了一種責任,這種責任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一步,地方將積極配合醫療團隊在昌都開展師徒關系模式的創新探索,讓優良資源有效下沉,努力做到“祛病拔根”。

  地方政府整合資源,讓更多百姓受惠

  醫生可以加班多做幾個手術,但消滅一種疾病,依靠個人力量是遠遠不夠,公共醫療衛生事業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綜合各方資源。

  8月16日一早,醫療團隊前往洛隆縣人民醫院開展義診活動,并在現場給每位患者提供了免費藥品。

  據了解,醫療團隊去年已從600多名患者中篩選出252例需要做手術的案例,此次試點項目重新拍片篩選,選出30名高度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在與當地政府部門溝通后,最終確定首批手術的患者名單。

  中共洛隆縣委書記吳劍說:“地方病的防治,我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缺資金,更缺人才,我們希望這個項目可以持續地做下去,解決更多病患的痛苦?!?/span>

  “今年,醫療團隊與我縣簽訂了為期五年對口支援合作協議,截至目前,累計義診群眾3200余人次,開展業務培訓110余人次,發放各類藥物價值15萬余元,為全縣大骨節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林劍浩等專家的指導幫助下,我縣初步實現了新發病人基本控制,現癥病人規范治療,大骨節病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多次被評為區、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先進集體,為全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提供了堅強保障?!眳莿φf。

  民政部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項目辦相關同志在洛隆縣人民醫院現場了解了大骨節病的發病情況,并對林劍浩醫療團隊所做的公益事業表示肯定,洛隆縣大骨節病承接社會服務試點項目確實給當地百姓解決了實際問題,將持續關注項目的進展情況。

  接下來,考慮到醫療成本的問題,林劍浩建議當地在昌都市人民醫院設立手術點,讓更多百姓能夠受惠。

  ■ 記者手記

  6個多小時的山路,顛出3萬多步

  在公益大熱的社會環境下,人人可公益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通過捐贈步數,讓老百姓通過走路也能做慈善,而這3萬多步不是走出來的,但是顛出來的。

  路險在昌都。走最爛最險的路,扶最艱最難的貧。路艱,磨滅不了專家們的熱情;路險,阻擋不了專家們的決心。

  從昌都市區到洛隆縣要開6個多小時的山路,吃飯沒點兒對醫療團隊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進藏第二天,林劍浩嘴上就起了水泡。問他第幾次進藏,他停頓了好久才回答,因為太多次,自己已經記不清了。

  “平均每年七次左右吧?!绷謩苹卮鸬幂p松,卻震驚了當地政府領導和醫院的同行。這個數字讓他們看到了醫療團隊的熱忱。

  項目自2017年首次進藏至今,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涉及十余家醫院的??漆t師。

  醫療扶貧需要專業的醫學知識,而不懂醫術就不能扶貧嗎?答案當然不是。此次昌都之行除骨科專家之外,還有基金會負責人、律師和年輕企業家。他們利用自己的專長,讓昌都之行更為順利。而我,也榮幸地成為大骨節病承接社會服務試點項目的一名志愿者。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8.21)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