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亞碩
隨著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福建省泉州市禾康968962話務平臺接到了家住石獅市蚶江鎮厝仔村79歲黃作華老人打來的電話,虛弱的他對平臺客服說自己身體不適,希望能派人上門檢查一下。
放下電話,平臺立即聯系離黃作華老人最近的養老護理員提供上門服務。幾分鐘后,護理員便趕到老人家中,只見老人蜷縮在床上,十分難受。在詳細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后,護理員輕輕地幫老人喂水、喂藥、按摩身體,漸漸地,老人的氣色有了明顯好轉。經了解,當天,老人的兒子和兒媳正好有事外出,情急之下,老人便直接按了配發的智能手機上的“SOS”鍵尋求幫助。事后,黃作華老人的兒子還特意打電話感謝服務平臺,感謝他們讓母親轉危為安。
這只是泉州市智慧養老的一個縮影,像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為讓更多老人享受到在家智慧養老的便捷,泉州市致力打造“互聯網+智慧養老”模式,并基于已有的成功案例建立福建省首家養老組織孵化基地,孵化培育出一批智慧養老服務組織。如今,泉州已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格局,給老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
24小時的關愛和照護
截至2018年底,泉州市老年人口已達106.3萬,占全市戶籍總人口的14.06%。其中,8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15.7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4.74%。隨著人口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趨勢的發展,老年人對足不出戶或在社區就能享受到日間照料、膳食供應、理療保健、娛樂休閑等多元化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迫切。為此,泉州市致力打造“互聯網+智慧養老”模式,讓科技引領老年人生活,建立以手機終端服務熱線、社區服務站點、網站以及多元信息化為手段,以居家養老、助殘、助醫服務為切入點,以實體服務為支撐,提供居家養老、家庭生活服務、民生商品配送的“門對門”居家生活服務平臺,實現老人在家智慧養老。
接到獨居老人肖大爺的求助電話時已是下午4點多,收到平臺派單通知的護理員王鳳瓊立刻趕到老人家中,幫老人喂飯、擦洗身子、剪指甲。感覺舒服點的肖大爺感激地說:“小姑娘,太感謝你們了,我這么大年紀,還能得到你們這樣的關心,真是有福氣啊。在家養老,挺好!”王鳳瓊說:“大爺,這是我們的工作,還是政府的政策好,讓您安享晚年。”肖大爺已是她當天照顧的第三位老人,和老人告別時已是晚上9點。王鳳瓊對記者說:這是他們工作的常態,只要老人有需求,不管什么時候,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趕過去。
泉州市禾康智慧養老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歐鋆靈對記者說:“我們和老人之間有的不只是一部手機,而是全年365天24小時的關愛和照護。只要老人有需求,我們能做的都會盡全力做好,不能做的,也會想辦法通過與商家協調盡量滿足老人的需求。我們不需要老人和他家人更多的感激,每每看到通過我們的幫助和關愛,老人轉危為安,哪怕只是有好轉露出欣慰的笑容,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這簡單的幾句話卻道出了所有養老護理員的心聲。
孵化培育助智慧養老融合發展
為了能盡最大努力為全市的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泉州市統籌建立老齡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于2018年4月在全省建立首家養老組織孵化基地。通過政府提供場地、政策解讀、資金引導、資源整合、人才培養等一系列服務,培育和打造出一批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專業化養老服務組織。截至目前,孵化基地已有14家省內外養老專業化組織入駐,養老服務遍及全市各個區縣,大大提升了各養老服務組織的運營能力。記者了解到,孵化基地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專業組織運營管理,是一個集孵化培育、能力提升、合作交流、創新發展、風采展示于一體的養老組織服務平臺。
據泉州市民政局負責人介紹,孵化基地鼓勵入駐養老機構根據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和自身能力開辦醫療機構,支持醫療衛生機構拓展老年康復、護理等服務項目,推動養老機構與周邊醫療機構簽訂長期合作協議,鼓勵養老機構之間互相借鑒、交流,甚至達成合作。目前,入駐機構中的適老產品供給商泰好康、霓虹堂等,已實現與其他入駐養老服務組織合作對接,開創了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此外,孵化基地還利用政府資源平臺,搭建起政府與企業的橋梁紐帶,對全市養老設施的運營需求科學對接,已先后組織大規模對接會3場,個別對接會23次,大大促進了智慧養老事業全面融合發展。
激活養老市場 提升服務能力
一年來,泉州市養老組織孵化基地立足于服務養老組織,使入孵組織不斷成長,部分機構從無到有、從有到連鎖化運營,服務能力、范圍不斷擴大。該市養老行業的新鮮血液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驅動漸漸進入養老市場,逐步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激發了社會領域的投資活力。據統計,全市已有9億多元社會資本投入養老市場,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比例提升至76%,一批品牌化、連鎖化、本土化的養老企業正茁壯成長。專業化養老團隊下沉縣(市、區)規模化、連鎖化運營福利中心、鄉鎮敬老院、城鄉居家養老服務站,養老組織運營的養老床位、服務的老人群體大幅提升,較入孵前提升10倍。在全市養老設施中,入駐的養老組織運營量空前大覆蓋,其中,縣級社會福利中心承運率達100%,鄉鎮敬老院承運率達80%,照料中心承運率達60%,全市養老設施空置率直線下降,運營率大幅提升。養老機構由2016年底的104家發展至144家,養老床位由2016年的28063張發展至38869張。一批“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壯大,多角度、全方位地滿足全市老年人的智慧養老需求。
如今的泉州養老產業正立足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建立醫養結合、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選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格局,努力打造“海絲泉州 頤養樂園”養老服務品牌。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