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奔走在基層抗疫一線的民政“大白”

時間:2021-02-0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安 娜

客運車、公交車、出租車暫停營運,居民樓實施封閉管理……一夜之間,吉林省通化市的道路上、樓宇間,少了往日的喧囂熱鬧,多了一些身著白色防護服的社區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和志愿者。20多天以來,他們挨家挨戶做核酸檢測,24小時輪流站崗執勤,冒著風雪將一袋袋物資送到居民家門口……一個個在風雪中行走的白色身影,讓人聯想到動畫片里可愛的充氣機器人“大白”的形象,于是居民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們“大白”!這些“大白”之中,有不少是民政系統的干部職工。

每天暴走十幾個小時上門配合做核酸檢測的“大白”

晚8時許,剛回到單位的通化市民政局工作人員楊大鵬,大口大口地吞著方便面。這一天,他和40名同事共同參與了通化第二輪入戶核酸檢測工作。“白天太忙沒顧得上吃飯,以前從沒發現方便面這么好吃!”

通化市此次暴發的疫情始于1月12日。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通化市民政局迅速組建了一支由90多人組成的志愿服務隊,積極參與全市疫情防控。剛剛結束的核酸檢測工作,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志愿服務內容。

“1月15日以來,我和同事們共參與了4輪、10天的核酸檢測。前兩輪是居民到指定地點檢測,后兩輪是工作人員上門檢測。”楊大鵬告訴記者,最艱苦的是后兩輪,每天都要暴走十幾個小時。參加服務的同事們雖然大多是三四十歲的青壯年,可即便如此,一天忙下來也累得幾近虛脫。

“我們兩個人一組配合醫務人員,一人負責收集采樣后的試管和醫療垃圾,給醫護人員進行手部消毒;另一人負責核對居民信息,掃描身份證、張貼條形碼。”楊大鵬說,“條形碼都是熱敏紙制的,為防止字跡消失,我們需要把上面的數字重新抄寫一遍。”

通化市是一座山城,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積為山區,加之老舊小區沒有安裝電梯,爬樓成了大家心中最犯怵的事兒。“穿戴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和N95口罩,一天走上十幾個小時,兩條腿跟灌了鉛似的,衣服也全都濕透了,汗水不停地流到眼睛里,好幾次感覺眼前一黑就要暈倒,最后居然靠意志力堅持下來了。”楊大鵬回憶道。

一二月的東北,室外氣溫低至零下20℃,冷風颼颼地刮著。楊大鵬和同事們有時累得直接癱坐在馬路邊,“地上冰涼,但大家實在太累、太累了……”

在防疫關鍵時期,每一件防疫物資都很寶貴。為了節約資源,楊大鵬和同事們穿上了成人紙尿褲。大家工作期間盡量不吃飯、不喝水,可有的時候還是憋不住。寒風中,濕漉漉的紙尿褲結了冰,“很冷,肚子很疼。那種感覺這輩子都無法忘卻,也不敢再去回想。”

讓楊大鵬和同事們感動的是,居民們親切的話語和溫暖的舉動給他們帶來莫大的支持和鼓勵。有一位四五歲的小女孩,伴著音樂給門外的叔叔阿姨跳舞表達謝意。看著小朋友可愛又稚嫩的動作,楊大鵬的眼眶濕潤了。彼時彼刻,他很想念自己的閨女。因在防疫一線工作,他和同事們已經很久沒回家了。

那一晚,楊大鵬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小區,在樓下遠遠地和閨女招了招手,又轉身而去。“全市正在組織下一輪核酸檢測,我一定要堅持到最后。”楊大鵬說。

徹夜奔忙配合完成社區貼條消殺任務的“大白”

1月21日,通化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20例,防控形勢異常嚴峻。當天,市防控指揮部決定對東昌區的居民實施封閉管控。其中,為龍泉街道玉皇社區貼條消殺的任務就交給了通化民政志愿服務隊。

晚上7時許,通化市民政局疫情防控工作群中發出了“社區貼條消殺”召集令。剎那間,群里快速地回應著一個個舉起拳頭的手勢和一句句“我報名”“我參加”的話語。

看到召集令時,民政局工作人員于浩正在家里吃晚餐。緊著扒拉幾口飯后,他穿上衣服疾步奔向集合點。于浩的家離集合點只有約18分鐘的路程,出門前他還自信滿滿地告訴愛人,自己“一定是最快到達的那一位”。可到現場后,他看到已有20余人先于他集結完畢。“那一刻,我被這個集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深深震撼了。大家都是那么的英勇無畏,我為自己是這個集體的一員而感到光榮。”于浩說。

為了盡快完成貼條消殺任務,民政志愿服務隊在集結的同時,派出兩路人馬進行物資準備。一路趕往市民政局,啟動五六個打印機,打印3000多張封條;另一路奔赴超市,趕在封門閉市前將所有的膠帶“清倉”。

正式行動前,于浩和同事們在心里悄悄打鼓,“住所被貼上封條,意味著不可再隨意走動,居民們會配合嗎?”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現場不僅沒有不和諧的聲音,還有很多家庭給工作人員寫下了加油鼓勁兒的話語。

“不必敲門,放心貼!請注意安全,做好防護!”“同志們辛苦了,我家保證足不出戶、全力配合!”“如果餓了、累了、渴了,請敲門,我家有吃的和熱水!”……貼在戶門上的一張張手寫留言條,把大家看得淚眼婆娑。“有的居民還在門外放置了鮮花,把口罩、手套、糖果、暖寶寶等掛在門把手上,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于浩感慨道。

持續了幾個小時的貼條、消殺,給隊員們身體沖擊最大的還是“爬樓”。對于浩來說,這樣的運動量已超負荷。2015年,他被診斷為白血病,治病化療期間,曾4次腰椎穿刺、十余次骨髓穿刺。如今的他,雖已痊愈,身體還是比常人虛弱一些。于浩咬著牙緊跟大家的步伐,有好幾次不得不蹲下來靠著樓梯休息調整。同事們勸他回去休息,他卻連連擺手,“在咱們這支隊伍里,有的同事跟我父親的年齡一般大,眼看著要退休了,仍然奔忙在一線;有的女同事像男生一樣沖鋒在前,絲毫不顧及個人安危。組織最需要我的時候,怎么能退卻呢!”

一位大爺隔著門板的溫情喊話,也給了他十足的動力:“小伙子們,辛苦了。等疫情結束后,我們一起把酒言歡、舉杯高唱!”于浩和同事們向居民作出了莊嚴承諾:“請相信黨和政府,一定會為大家做好服務保障!”

凌晨3點多,天空黑沉沉的。民政志愿服務隊圓滿完成了46棟居民樓、191個單元、2960個住戶以及75個門市房的貼條消殺工作。在此后的幾天,他們也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按照市防疫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先后5次為玉皇社區的居民配送保障物資。親手將白菜、胡蘿卜、西紅柿、土豆等新鮮蔬菜送到了居民家門口,于浩和同事們終于放心了。

風雪中堅守在執勤點的“大白”

1月28日早6時許,太陽剛剛升起。通化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的宮耀銘驅車來到東昌區清泉路,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和手套、交接好記錄本,他和同事開始了長達8小時的日間道路值守工作。

據宮耀銘介紹,通化市于1月18日起對市區實施提級管控,以居民小區為單位全面實行封閉管理。同時,在各路口設置執勤卡點,由志愿者24小時輪流值守。“民政部門主要負責兩個卡點,每個點每天安排三組人員,每組執勤8小時。”

在執勤排班表上可以看到,除了兒童福利院、社會福利院等特殊機構和居家隔離辦公人員外,幾乎所有的民政干部職工都在參與執勤,很多人員還兼顧著核酸檢測、配送物資等志愿服務,任務十分繁重。宮耀銘的妻子在通化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工作,夫妻倆一個賽一個地忙。為此,兩人商量著把女兒暫時交給鄰居托管。把孩子送上樓的那一天,宮耀銘根本不敢直視孩子的雙眼,只能愧疚地從嘴角擠出幾絲微笑。“這份愧疚有給孩子的,因為爸爸媽媽無法向她承諾何時才能回家;這份愧疚也有給鄰居的,疫情當前、人人自危,平白無故給他們增添了很多麻煩,感到很抱歉。”宮耀銘說,在民政志愿服務隊里,有好幾對夫妻雙方都在民政系統工作,他們也都沖鋒在防控一線,“為了抗疫的勝利,每個人都在付出著。”

卡點執守,目的是減少居民流動、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絕大部分居民能夠嚴格遵守居家隔離的規定,有極少數不了解防疫政策的,需要我們耐心地講解、勸導。”宮耀銘說,讓自己最難以釋懷的是一位80多歲的獨居老人,因家里的儲備物資不足,老人想到超市買些東西。任憑宮耀銘和同事怎么勸導,老人就是不肯回家。為了讓老人安心,宮耀銘陪著他一起去了超市。大門緊閉,敲敲門、敲敲窗也無人應答,老人這才相信了宮耀銘的話。

回到值守卡點后,宮耀銘將他和同事的午餐盒飯打包好遞到老人手中。知道工作人員辛苦,老人說啥也不肯要。“大爺,這兩盒飯您先拿著,今天就不用自己做飯了。配送的物資這兩天會陸續送到社區,一定會保障好您的生活……”望著老人步履蹣跚的背影,宮耀銘的眼淚奪眶而出。那天下午,他回到單位后泡了一碗方便面,但吃得開心、安心。

宮耀銘告訴記者,連日來,他和很多同事把辦公室當成了臨時居所,有的直接打地鋪,有的睡在了沙發上。最難解決的是洗澡和理發問題。為此,大家還想出了小妙招——請一位奶爸拿來了孩子的理發器。“本來只想簡單修修發型,后來我們干脆都剃了光頭。”宮耀銘“嘿嘿”一笑。

2月1日深夜,宮耀銘又站在了夜班值守的卡點上。刺骨的寒風,空蕩的街巷。凌晨4點,他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的感言:“從沒想過會在這樣一個夜里,將自己化成一盞路燈,固守著一片方圓……只盼那一聲勝利的響指,帶來不一樣的清晨,人流喧鬧,車水馬龍!”

是啊,沒有一個黑夜不會過去,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2月3日,立春了。通化民政人說:勝利的曙光一定不會太遠了!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