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蕪湖市民政局黨委書記 夏冰馨
“十三五”時期,蕪湖民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籌推進以民生保障為重點的各項民政工作,全市民政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這是穩扎穩打夯基礎的五年,是聚焦問題補短板的五年。全市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市轄區、南陵縣城鄉低保標準統一提高至每月710元;全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均值達每月994元?;鶎由鐣卫砟芰γ黠@提升,蕪湖市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并通過驗收。社會組織發展實現量質雙提升,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數從4.62家增長到6.23家。慈善、社工事業發展更加規范有序,全市注冊志愿者482966名,志愿服務組織730個。逐年加大養老領域民生投入,市本級累計投入1.6億元用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市新增社會力量運營養老機構51家,新增養老機構床位5290張。
“十四五”時期,蕪湖民政將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蕪湖市加快打造“智造名城、創新名城、開放名城、生態名城”和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背景,錨定智慧民政、活力民政、溫暖民政、敬業民政四大目標,扎實推進全市民政事業健康有序發展,跑出民政事業“加速度”。
強化科技支撐,以民政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努力打造“智慧民政”。加快社會救助信息化建設,全面落實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網上無紙化審核審批,推進審核確認權下放鎮(街)。圍繞社區管理、社區政務、社區服務、社區共治、社區黨建、社區安全等六大核心領域,積極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社區治理和社區服務模式。建立健全“1+N”智慧養老服務模式,以市級綜合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依托,養老服務機構、市場主體、社會組織自建子系統為支撐,搭建覆蓋市縣鎮村四級的一體化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同時,統籌推進社會事務、慈善社工、社會組織業務領域信息化平臺建設使用。
強化重心下移,以民政領域改革創新為牽引,努力打造“活力民政”。著力改革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以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為抓手,建立社會救助標準正常調整機制與救助待遇正常增長機制,維護社會底線公正。加強社會救助與鄉村振興戰略有關工作的銜接。大力推進養老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探索居家養老運營管理模式,積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發展養老服務業。繼續有序推動社會組織創新發展,以社會組織黨建為引領,以完善市縣兩級社會組織孵化平臺為支撐,以開展社會組織公益創投為推動,大力培育發展樞紐型、支持型社區社會組織。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減材料、減時限、優流程,持續優化民政系統行政審批服務事項。
強化提質增效,以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目標,努力打造“溫暖民政”。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能力,確保有意愿入住的特困人員全部實現集中供養。推進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服務能力提檔升級。健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動態調整機制,謀劃推進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建設。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慈善事業,促進慈善組織高質量發展。落實《蕪湖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大力推進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協調配合、融合發展。完善民主協商機制,積極構建主體多元、過程開放、協商有序、居民滿意的協商共治機制。深入推進殯葬領域綜合改革,補齊殯葬服務設施短板。健全婚姻登記管理制度,不斷提升婚姻登記管理與服務水平。規范收養登記管理,保障收養關系當事人權益。
強化提升精氣神,以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為保障,努力打造“敬業民政”。把持續提振精氣神、勇于擔當作為有力抓手,持續加強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民政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健全黨委會第一議題制度,把“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作為黨委會第一項議題;創設“蕪湖民政講堂”黨建品牌,采取“干部上講臺、自己來宣講”的形式,不斷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實施年輕干部發現、培養、選拔“五個一”工程,即單位推薦儲備一批、強化實踐鍛煉一批、突出重點培訓一批、條件成熟提拔一批、跟蹤管理培養一批,促進干部隊伍結構不斷優化、能力不斷增強。制度性召開年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會,發揮發展和黨建雙百分制考核“指揮棒”作用,堅決調整不勝任現職干部,旗幟鮮明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善抓落實、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在全市民政系統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