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冉冉
面對新型農村社區治理中的難點、堵點,江蘇省連云港市民政部門大膽創新,對運行多年的“一委三會”社區治理模式開展了標準化試點工作,取得顯著進展,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提供了新的參照。
嘗試用標準化破解“一委三會”缺乏硬約束問題
2008年初,連云港市創新探索由村民議事會、村民委員會、村民監委會共同治村,建立了“三會治村”村級治理模式。2012年結合加強黨組織建設,形成“一委三會”社區治理模式。2018年底,“一委三會”模式在全市全覆蓋。
連云港市民政局局長陳軍介紹道,“一委三會”社區治理模式有助于破解基層組織弱化、民主協商方法不完善、群眾參與渠道不暢通、權力運行監督乏力等難題。然而,“一委三會”在實際運行中產生了新問題——由于缺乏硬約束,部分村議事會、監委會無實質內容、流于形式;部分村議事內容寬泛,議事無范圍、無方向、無時效。這些擺在桌上的新問題,亟待解決。
2019年,連云港市民政局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一委三會”標準化試點工作,并將其列入2019年第一批連云港市地方標準項目。在深入調研和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他們編寫了農村社區“一委三會”社區治理《基本要求》《村黨組織運行規范》《村民議事會運行規范》《評價規范》四個規范性文本,選擇東海縣三鋪村、海州區楊場村作為標準化運作試點。
“這些規范性文件,按照地方標準,突出了權責一致、程序規范、流程清晰、評估科學等要求。一方面將黨和國家最新法律法規精神和政策融合進去;另一方面針對現實需求,在評估中加入可操作性、群眾評價等方面考量,使標準更具科學性和系統性。”連云港市民政局副局長葉勁松表示。
憑借社區治理標準化,三鋪村兩年打了個翻身仗
東海縣三鋪村這個曾經的省定經濟薄弱村,因漂亮的翻身仗而聞名。2017年,三鋪村集體收入僅16萬元,負債230萬元。然而,僅僅兩年時間,三鋪村打了翻身仗,村集體收入達178萬元。他們是怎樣做到的?
“我村在‘一委三會’社區治理標準化試點中嘗到了甜頭。”連云港市民政局駐三鋪村第一書記陳尚開語氣里滿是喜悅,“市民政局多次通過入戶走訪、問卷調查進行調研,發現過去村里實行的‘一委三會’存在問題。”
由于三鋪村由三個村合并而成,雖然同屬一個村委會領導,但原自然村仍獨立運作。三村也基本處于“各干各事、各花各錢、各計各賬”的狀態,對“一委三會”怎么用、何時用,以及村民議事會“議不議、議什么、怎么議”把握不準。在“形聚神散”的三鋪村,很多項目落不了地,產業發展受制約,重要工作推進受影響。
“2019年以來,‘一委三會’標準化試點在我村展開,規范了運作流程,強化了黨組織主導地位。特別是發揮村民議事會的作用,確保項目個個論證、事務項項表決、工作件件明了、財務清清楚楚,破解了制約三鋪村發展的諸多難題,村產業迅速壯大。”陳尚開介紹道。
2019年以來,三鋪村黨總支召開四次黨員大會和村級議事會,確立了“村民致富、集體增收、環境改善、鄉風提升”四個方向,制訂“南部鮮花北部牛,中間風電搞旅游”的產業發展規劃。
三鋪村推進的重點建設項目——電商物流中心,一開始該村對中心建還是不建、建在哪里、土地如何流轉、建成后怎么運營管理等問題始終定不下來。后來,村黨總支通過入戶訪問、個別協商,廣泛征求了村民意見,經村民議事會多次商議后,確定了項目的諸多細節問題,最終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通過議事會的廣泛討論,三鋪村實現了“一個規劃、一套班子、一本賬、一支筆”的規范化運作。如今,該村不僅摘掉了“省定經濟薄弱村”的帽子,還被評為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
監委會全程“在線”,讓楊場村干群間少了誤解多了信任
“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過去,在海州區寧海街道楊場村,村民認為村中大事都是幾個村干部決定的,對村干部不信任,很多民生事項因無法統一意見而擱置。全村軟弱渙散、經濟薄弱,村民和村干部間矛盾大。
然而,自2019年楊場村被選為“一委三會”標準化試點村后,村長監委會切實發揮監督作用,情況發生轉變。
以村務決策和公開情況、村級財產管理情況、村工程項目建設情況、惠農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等為監督內容,監委會廣泛聯系村民,聽取、收集、整理村民的意見建議,及時向村“兩委”反饋情況、提出建議,支持和配合村“兩委”、村集體經濟組織正確履行職責。
為了更好地發揮監督作用,監委會嚴格按照標準化規范中的要求,召開村民議事會時,監委會成員全程列席,使監督不再停留在事后監督層面,注重全程參與。
2019年楊場村的溝渠河道疏通工程中,監委會全程參與。每一個項目、每一份合同,包括施工過程中的挖掘機工作量、工作時間和工作成效等情況,讓工人簽字確認,并及時公示。整個過程,監委會都時刻“在線”。楊場村黨總支書記喬輝介紹道:“一年多來,村里真正實現了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民意在決策中體現。各類矛盾問題得以妥善解決,干群之間少了誤解、多了信任。”
連云港市在新型農村社區大力推行陽光村務。推行村務情況線上線下雙公開,在“我的連云港”APP陽光村務中,定期公布村務情況。有效的監督,讓群眾更加信服,讓百姓更加滿意。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