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彥川 通訊員 汪令虎 建珍珍
河南洛陽的8個軍休所真可謂星光熠熠:僅五所就有三十多人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一等獎、二等獎共11個;2076名軍隊離退休人員(以下簡稱休干)中,立過軍功者更是數(shù)以百計。在盡享軍休所春光般溫馨周到服務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休干們發(fā)揚風格,積極投身于公益、黨建和愛國主義教育事業(yè)。
7月18日,河南省軍休干部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全省18個地市巡回宣講的第二站在洛陽舉辦。宣講上午9點開始,7點40分有幾十名休干就到了。整整一上午,400多名休干在禮堂內坐得滿滿當當,聽得聚精會神。“咱們有很多休干長年堅持做公益、助力黨建,遠近聞名,他們大老遠起早跑過來,是想知道兄弟地市的戰(zhàn)友們有什么好做法!”市民政局副局長湯占軍話語里充滿贊許和欽佩。
積極支持引領,功勛休干成了公益達人
湯占軍前面那番話一點兒也不夸張——這次報告會遴選了全省18個地市39名休干的先進事跡,洛陽就占了10名,軍休五所的陳春琳作為4名代表之一,參加了巡回報告。
近年來,在軍休所的支持與引領下,各所的休干們積極開展結對幫困助學、校外輔導。不僅如此,他們的事跡感動了當?shù)兀恿烁嗟娜送渡砉妗?/span>
五所休干李蔭濃和陳春琳二人20年來先后資助了兩千多名“春蕾班”學生,曾榮獲第七屆中華慈善獎,在河南傳為佳話。最開始單槍匹馬的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四五十名追隨者,個體戶孫勝雖然生意不大,卻慷慨地資助了嵩縣黃莊鄉(xiāng)中的貧困學生。2017年,二人給“春蕾班”的幾百名新生定做服裝,洛陽市溫州商會陳先生的服裝廠本來不接3000件以下的訂單,但為了支持他們的善舉爽快地接了單,用的是好布料,幾乎是半賣半送。正常工作時間里,該廠連大訂單都做不完,但得知這批服裝是給“春蕾班”的,工人們晚上加班加點,按時保質完成了訂單。
在資助學生的同時,李蔭濃、陳春琳等6名休干長期義務擔任著28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坐驢車、走山路,他們的足跡踏遍洛陽的山區(qū)平原。
今年3月,五所與洛陽市西工區(qū)國稅局聯(lián)合舉辦道德講堂活動,工作人員李媛媛講述了李蔭濃和陳春琳的捐資助學事跡,感染了在場的所有國稅人員。
六所現(xiàn)年94歲高齡的休干余瑪麗在美國出生長大,1958年和丈夫響應國家號召回國,為軍隊院校英語聽力教學做出了重要貢獻。她說不好漢語,每次她到所里或者打電話辦事、去醫(yī)院看病,工作人員都非常耐心細致。退休以來,個人生活非常簡樸的她長期資助100余名“春蕾女童”,在洛陽師范學院等院校設立了助學金,與親友一起在多個省份援建了13所希望小學,并立下“每名家庭成員要資助至少100名困難女童”的家規(guī)。2017年,她獲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此外,七所休干陳樹威依托自己的古瓷鑒賞博物館幫河南理工大學培養(yǎng)文博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六所休干詹建國退休后創(chuàng)辦洛陽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在洛陽牡丹深加工產(chǎn)業(yè)化的技術開發(fā)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流轉土地930余畝,帶動了當?shù)厝罕娭赂弧?/span>
精細管理精心服務,洛陽“好春光”灑滿軍休所
午餐一葷一素加主食才8元錢,晚餐只需5元,單點的魚香肉絲、小酥肉一份只需15元……五所把舊辦公樓改造成了軍休干部日間照料中心,提供營養(yǎng)配餐、法律咨詢、社會工作等服務,通過招標引進的餐飲服務,餐食質優(yōu)價廉,休干們非常滿意。擔心經(jīng)營者經(jīng)營不下去,善良的休干們還主動提出漲價等建議。
六所的變化也很大。“新門球場建成后,我?guī)缀趺刻煜挛绾完犛言陂T球場打球。由于我經(jīng)常運動,居然忘了自己患有慢阻肺,體格比以前好多了。”六所休干李元慧說。
“小區(qū)沒有物業(yè),所長薛曉濤帶領工作人員‘承包’了打掃樓道、修剪花草等工作,他的衣服經(jīng)常都是濕漉漉的汗。還為我們搭了個雨棚,現(xiàn)如今逢雨天也能到院里散散步。”六所休干趙家發(fā)贊嘆中夾著心疼。
為了休干的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家庭和樂,各所工作人員積極學習、加班加點、出力出汗、深夜施援,付出的額外努力不計其數(shù)。
洛陽市民政局近3年來累計投入2000余萬元,新增休干活動場所面積1200平方米,使總建筑面積達到11613平方米,其中新建門球場3片,綜合活動中心5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個,并深入開展了無障礙改造和安全改造,加裝了多部外掛電梯。此外,各所為700多名高齡、獨居和患病的休干免費發(fā)放了“12349”專用手機,開啟了智能化養(yǎng)老服務。
“我患有腦梗、腎癌和膀胱癌,做過八次大手術,在重癥監(jiān)護室住過48天,每次都是六所的同志們忙前忙后。我能活到今天,和所里的關心是分不開的。我這輩子值了!”說完這句話,休干王云遠站起來給工作人員誠懇地鞠了個躬。
三所獨居在家的袁阿姨雖然不缺錢,卻無心備年貨,去年春節(jié)工作人員為她送去了精心選購的年貨和節(jié)日的祝福,令她大喜過望。
在提高服務能力,嚴格落實休干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之外,三所、五所等軍休所還實行了定人包干、定期家訪等舉措。五所工作人員與休干的子女常聯(lián)系、常溝通,并利用征集好家風、好家訓活動,倡導在外居住的子女常回家看看,為老人多做一些家務,收到良好效果。
八所組織的一日游等活動經(jīng)常是上百名休干參加,兩輛大巴車全坐滿。
努力搭建平臺,休干成為黨建活教材
“熊顯文曾經(jīng)因為在對越作戰(zhàn)中冒著生命危險轉移遭到敵方炮火威脅的炮彈榮立一等功。”“辛繼才當過鐵道兵,復員后考入大學,本來畢業(yè)時可到政府機關工作,但他又一次選擇入伍,并做出突出貢獻。”8個所通過建設榮譽室、家訪、開座談會等途徑,深入了解了新老休干的先進事跡,并根據(jù)其特點積極推薦他們到街道辦、公安局、學校等單位作講座。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休干們每年作愛國主義教育宣講、黨建知識講座、意識形態(tài)輔導報告上百場,受教育人員達7萬人左右,成了“活教材”。
同時,邀請市委黨校教授等專家解讀黨的十九大報告、每年開展黨員讀書月活動,每周播放愛國主義影片……各所組織了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紅色基因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認識沒體現(xiàn)出來,也沒認真談自己的缺點。”七所所長楊海彬說,全程參與七所發(fā)展新黨員工作的休干沈忠禹,在審閱某工作人員的入黨申請書時,敏銳地看出了上述問題。在沈忠禹的指導下,該工作人員對黨的認識和感情得到了實質性的提升。
近年來,全市有100余名休干參加了河南省組織的休干比賽活動,先后榮獲書畫攝影一等獎6個,以及乒乓球比賽冠軍、太極拳比賽第一名、門球賽一等獎等成績。漸漸地,黨建元素融入文體活動——黨建主題的書法、合唱、詩朗誦等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工作人員陪我們體檢、幫我們換公交IC卡、消滅馬蜂、修理暖氣……”采訪所到之處,這樣的夸贊不絕于耳。去年,省民政廳開展了軍休服務管理星級機構評估,五所、八所獲評最高級別五星級,六所等軍休所離五星級標準也僅有咫尺之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