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4月份以來,江蘇省泰興市宣堡鎮黨委、政府結合全市村莊環境“四清兩化”專項行動,集中開展清理“亂埋亂葬”工作,充分發揮農村公益性公墓作用,引導群眾自覺摒棄骨灰裝棺土葬、亂埋亂葬等傳統陋習,努力形成厚養薄葬、移風易俗新風尚。
高度重視,強化責任意識。該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殯葬改革有關文件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專項清理工作中來,實行一把手領導、一盤棋布局、一體化實施、全民式參與。黨委副書記、鎮長季成擔任工作組組長,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實施,各村書記明確為本村清理墳墓工作第一責任人,明確村干部的包保責任,形成鎮黨委負責人包片、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中心戶長包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同時把殯葬改革工作列入村級考核內容,并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
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全鎮各村利用專題會議、村民代表大會、廣播喇叭、村務公開欄等形式,廣泛宣傳殯葬改革、節約土地的重要意義和相關法規政策,基本做到了清理亂埋亂葬工作戶戶知曉、人人知情。鎮黨委、政府先后召開專題會議2次,各村共召開專題宣傳會議12場次,張貼宣傳標語36條,發放倡議書近5000份。
多措并舉,破解工作難題。制定完善了“一進二遷三平四改五監管”長效管理機制,積極引導群眾支持殯葬改革。包括:新死亡人員的骨灰墳墓必須進公墓安葬;動員有遷葬條件的墳墓一律遷入公墓安葬,暫無條件遷葬的墳墓全部平除深埋;村里適當減免公益性公墓石材及管理費用,并提升環境檔次及管理服務水平。截至目前,全鎮已清理亂埋亂葬墳墓9258座,新增骨灰進公墓118個,全鎮主干道兩側可視范圍內已基本無墳頭,并補栽花草樹木,改造成草坪葬、樹葬,既凈化美化了環境,又產生了閑置土地留作他用。據統計,全鎮可節約土地1.8萬平方米。
統一標準,創新紀念標識。在清理亂埋亂葬和平墳過程中,該鎮恪守“一律與地面齊平”的標準,不搞特殊化,不區別對待任何一座墳墓。同時,堅持走群眾路線,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在銀杏村、郭寨村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全鎮各村統一定制了20CM×30CM黑色大理石描金石碑平鋪在墳墓原址上,作為群眾憑吊紀念親人的標識。(林馬賢)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