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盧 芳
暑假結束的幾天前,陽光明媚的早上,天津市中建鋼構公司多功能廳里熱鬧非凡。部分暑期來津探親的留守兒童與他們在中建務工的父母齊聚一堂。這是天津市民政局貫徹落實民政部要求、聯合天津市中建鋼構公司舉辦的天津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百場宣講進工地”活動?;顒又?,家長們進行了“我是法定監護人”的集體倡議,孩子們進行了“小小的我們”節目匯演,讓大家受益良多的是專家授課環節。怎樣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怎樣正確利用法律保護孩子,遇到緊急情況未成年人該如何求救等等,令在場的家長和孩子們受益匪淺。
蒞臨活動現場的天津市民政局局長吳松林向記者介紹,近年來,天津市民政局黨組以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著力”特別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為元為綱,從8個方面著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切切實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孩子們身邊。
開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要求,2017年,天津市民政局牽頭會同市綜治辦、市教委、市財政局、市衛生計生委、市高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等8個部門制定印發了《天津市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多次召開全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進行部署推動,要求各責任部門齊抓共管,合力加強對“無人監護、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無監護能力、失學輟學、無戶籍農村留守兒童”等重點對象的幫扶。針對暑期留守兒童監護薄弱問題,組織開展了暑期專項行動,要求村(居)委會工作人員暑假期間每周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1次家訪,及時發現問題,落實干預幫扶措施。全市涉農區全部落實了《農村留守兒童委托監護責任確認書》的簽署工作,監護責任得到有效落實。農村留守兒童無人監護、戶口登記、失學輟學等問題100%得到解決。截至2018年7月,全市農村留守兒童由2016年7月首次摸排的1236名減少至322名。
建立動態管理機制。該市民政局指導各涉農區完成全國農村留守兒童信息系統錄入,并對每名農村留守兒童建檔立卡,實現對農村留守兒童數據的動態更新,實現了農村留守兒童一人一檔、一村一冊。
構建四級工作網絡建設。推動各涉農區政府建立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領導機制,構建了市、區、鄉鎮(街道)、村(居)委會四級工作網絡,推進基層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建設。
加強業務培訓。組織編印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匯編》,向市、區兩級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約9000名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人員進行發放。特別邀請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負責人對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全市兒童工作業務骨干進行集中培訓,提高了該市兒童工作隊伍政策掌握和業務工作能力水平。
強化調研督導。結合基層民政工作蹲點調研,將專項行動納入重點督導事項,局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帶隊組成工作組赴各涉農區開展蹲點調研,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及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專項督導,壓實責任,督察督辦,確保專項行動落到實處。
整合社會資源。聯合市慈善協會先后在薊州區出頭嶺鎮、西龍虎裕鎮、白澗鎮,寧河區板橋鎮,寶坻區霍各莊鎮建立了5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之家,為留守兒童開展各種關愛服務。通過購買服務,委托南開大學完成了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摸清農村留守兒童真實狀況,為精準施策提供基礎支撐。
加大社會宣傳。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在多家主流媒體進行關愛保護留守兒童專題宣傳報道。制作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宣傳片,通過公交移動電視廣告在全市百余條線路近3000輛公共汽車循環播放。創作的公益主題歌曲《好想陽光住我家》,在全國選送的70余部作品中脫穎而出。
開展農村留守兒童“百場宣講進工地”活動。8月23日啟動天津地區首場宣講活動,通過宣講未成年人保護法規政策、親情溝通技巧、安全自護教育等內容,增強父母盡責、家庭監護的主體意識,營造社會合力關愛留守兒童的濃厚氛圍,增進親情,促進安全。下一步,天津地區還將舉辦五場“百場宣講進工地”活動,為農村留守兒童撐起快樂、平安、健康成長的藍天。
吳松林表示,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天津市民政局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推動天津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建設上出亮點、見成效,讓每一位農村留守兒童都能走進親情環繞的綠洲,在祖國的同一片藍天下茁壯成長。(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年9月4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