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廖振華 任劭喆
9月4日,在福建省民政廳、福建省慈善總會聯合主辦的首屆“善行八閩——海峽公益慈善項目大賽”上,展現了來自八閩大地的100多個參賽慈善組織。慈善法施行以來,慈善之花在八閩大地絢麗綻放。據統計,近3年來,僅福建省各級慈善總會就募集善款超過40億元,其他各類慈善捐贈超過50億元。
黨政重視 慈善彰顯社會責任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慈善事業在廣大弱勢群體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慈善事業發展,把發展慈善事業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
為促進慈善事業提速發展,2015年7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下發《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作為指導全省“十三五”期間慈善事業發展的新的綱領性文件,從支持慈善組織發展、加強慈善活動引導、推動慈善組織規范運作等方面,明確了福建省慈善事業發展的方向。
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施行,對慈善組織、慈善募捐、慈善捐贈等方面作出規定。“與傳統慈善概念里的扶貧濟困不同,慈善法凸顯‘大慈善’概念。”福建省民政廳廳長池秋娜表示,新出臺的慈善法把促進教育、科學、文化等事業發展,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都納入慈善活動范疇,為慈善事業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利于調動民眾參與慈善事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016年11月,福建省委第十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慈善事業”,進一步推動和支持慈善公益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2017年4月,福建省民政廳聯合省委文明辦、省人社廳、省民宗廳等7家單位聯合下發《關于支持慈善公益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和支持慈善組織、公益基金組織等各類慈善公益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為進一步發揮福建省港澳臺胞、海外僑胞眾多的優勢,省民政廳還聯合省臺辦、僑辦、港澳辦出臺《關于引導和鼓勵港澳臺胞、海外僑胞參與慈善事業發展的意見》。
慈善法施行兩年來,福建省慈善事業駛上快車道。目前,全省93個市、縣(區)已全部成立慈善總會。2016年,全省慈善總會共募集善款18.21億元(含物折款),比2015年增長11.1%;2017年,全省慈善總會共募集善款21.34億元(含物折款),同比增長17.1%。
蔚然成風 愛心灑遍每個角落
“感謝基金的關愛和扶助,我一定努力學習,將來更好地回報社會和大家的關愛。”8月26日,在連城縣北團鎮江園村幸福院內,一名考上大學的貧困學子手捧2200元獎助學金高興地說。這一天,民間草根慈善基金江源慈善基金舉辦了獎學助困金發放儀式,14名優秀學子、困難學生分別獲得金額不等的獎助學金,總額1.97萬元。
同人助殘志愿者服務中心、簡單助學、藍天救援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間草根慈善被福建人民所熟知。截至今年6月底,福建省共登記認定慈善組織561個,其中,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56個。他們主動奉獻愛心,關注弱勢群體,在八閩大地用愛心播撒希望的種子。
慈善法施行以來,福建省積極引導公益慈善組織、信托公司、醫院、企業等社會力量,通過策劃慈善項目、開展慈善活動、設立慈善信托等方式參與慈善事業,主體更加多元。2016年9月1日,福建省成功備案“興業信托·幸福一期慈善信托計劃”,信托財產總規模11萬元。兩年來,該信托計劃實施了“農村幸福院醫療保健用品項目”“興未來社區兒童關愛項目”等,向96所農村幸福院捐贈電子血壓計等醫療保健用品,惠及老人和兒童1000余人。
團省委與省民政廳積極開展“青春同行”助孤行動,省僑聯積極開展“百僑幫百村——共建美麗鄉村”活動,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開展“農村貧困殘疾人安居工程”,省留學生同學會積極開展“愛心報國行動”項目。同時,引導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充分利用貧困村資源優勢,通過產業扶持,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福建省慈善總會發布的慈善眾籌愛心項目里,筆者看到每個捐助項目都詳細公布了發起人各項證明、捐贈人和具體款項,從10元到3000元不等,某項目目標籌款5萬元,發布短短幾天已有189名愛心捐贈人,實現籌資1.96萬多元。
靈活便捷 積極創新慈善模式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慈善法,福建省轉變觀念,積極倡導、探索公益慈善的變革創新,通過模式創新、行為創新,從傳統的扶貧濟困、災害救助的“小慈善”思維向更加開闊多元的“大慈善”轉變。從單純轉移善款的傳統救治模式向直接服務模式拓展,增強服務功能,促進慈善事業全方位發展。
2017年9月,指導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在福建舉辦“騰訊99公益日福建公益生態發布盛典”,將農村留守老人養老項目和留守兒童幫扶項目,作為福建公益慈善的優先項目進行宣傳推廣。南平市慈善總會聯合福建省圣農實業有限公司,通過騰訊“益行家”平臺,號召網民線下徒步行走、線上捐贈步數,籌集善款。借助“互聯網+”,利用手機終端和依托有公信力的網絡平臺,讓公眾捐得放心、捐得開心。
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大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引導莆商為家鄉建設慷慨解囊,建立公益隊伍,全村募集400萬元為留守老人建設農村幸福院,為196名貧困學子發放助學金,修建石碼小學水泥路等,成為傳承公益新家風的好做法。在政府的大力倡導下,福建人慈善理念發生了巨大轉變,紅白喜事不比花錢比捐錢、不拼排場拼慈善。如晉江慈善總會向全體理事會成員發出移風易俗、婚喪喜慶節約簡辦、禮金捐作善款的倡議,收到的捐獻禮金總額超過13億元,簡辦俗事多行善事理念深入人心。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