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夯實發展之基 提升服務能力 保障改善民生

時間:2018-10-1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湖北省黃岡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石巧珍

近年來,湖北省黃岡市民政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承“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主線、以建設“六型民政”為目標、以打造“四大工程”為載體,強化履職盡責,不斷開拓進取,在創新中提升和夯實能力,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了民政事業健康發展和提檔升級。近3年來,黃岡市民政局先后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民政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民政工作綜合評估優勝單位、全市政府目標考核先進單位等36項國家、省、市榮譽稱號。

大站位,導準進取之向

2015年,黃岡市民政局黨組根據工作實際,提出建設“六型民政”的目標,即服務型民政、務實型民政、創新型民政、高效型民政、法治型民政、勤廉型民政。全市民政系統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抓班子、帶隊伍、樹形象、創一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履職擔責。同時,積極打造“四大工程”,即陽光救助工程、幸福養老工程、雙擁創建工程、社會治理工程,爭做忠誠、干凈、擔當、有為民政人。

通過建設“六型民政”、打造“四大工程”,進一步提振了精神,凝聚了氣場,建設了一支“招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即勝”的民政干部隊伍。在2016年黃岡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災害中,全市民政部門未災先動、聞災速動,第一時間看災、報災、查災、核災、定災、賑災,確保了受災群眾“五有”和災區社會穩定,得到了民政部、湖北省民政廳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市民政局被評為全省抗洪搶險和減災重建工作先進集體、全市抗災救災工作先進集體。

大創制,夯實發展之基

黃岡市民政局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重視和相關部門支持,以政策創制推動民政工作健康快速發展。

近年來,該市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名義或與部門聯合發文,出臺《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37個文件。政策創制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廣前所未有。特別是《關于對農村低保五保對象實施政策兜底精準扶貧的意見》提出的“對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對象按照不低于每月300元的標準發放護理補貼”,為全省首創。

大投入,筑牢安全之門

黃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政服務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市委書記、市長多次專題調研,分管副市長多次檢查督辦,并主持召開全市福利機構安全管理工作現場會。全市民政系統更是把城鄉福利機構安全當作頭等大事、一把手工程來抓,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

2016年以來,全市民政部門共計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新增感煙探測報警器529個、簡易(自動)噴淋裝置101套、應急疏散指示燈612個、滅火器722個、指示牌1023個、防火門132扇、消防栓124個、應急疏散通道15個,建立微型消防站20個,開展消防應急演練100多場次,基本實現全市福利機構“兩器兩裝置”(獨立式感煙探測報警器、滅火器和應急照明裝置、簡易噴淋裝置)市、縣、鄉三級全覆蓋,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福利機構安全管理水平提檔升級。

大擔當,攜緊融合之手

黃岡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有著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從2014年開始,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開專題會議,以會議紀要形式確定當年支持駐地部隊建設十件實事。2016年7月,黃岡市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實現了自2008年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以來的三連冠。

為擦亮這塊金字招牌,全市民政系統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面落實優撫對象政策待遇,積極做好退役士兵、軍休人員接收安置工作。堅持“穩定壓倒一切”,落細落小強擔當,關口前移抓維穩,采取“調查摸底掌握底數、分析問題梳理訴求、熱情接訪化解矛盾、解困幫扶以情感人、精準包保關口前移”的“五步工作法”,做好涉軍維穩工作。市委書記劉雪榮因此對市民政局維穩工作及成效專題作出批示。

大聯動,提升治理之效

通過引進專業社工團隊、建立社區社工站、創建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發展社區志愿者隊伍、開展公益創投大賽等形式,不斷推進全市城鄉社區治理創新發展。

圍繞農村治理和服務創新,開展了519個農村社區試點建設,占“十三五”期間規劃數1247個的41.6%,基本實現了對試點示范成效突出的農村社區實施“以獎代補”。浠水縣清泉鎮河東街村被命名為全國農村社區建設示范單位。

突出人才隊伍建設,市直引進專業社工組織5個,建立社區社工站8個,培育本地社工412人,開展公益創投觀摩培訓200余人次,創投公益項目51個,發展社區公益組織23個。連續4年榮獲全省社區公益創投大賽各類獎項,榮獲獎項和數量均居全省前列。

大保障,織密兜底之網

按標施保精準嚴,確保兜得準。省、市、縣三級實現15個部門和機構20多項信息數據互聯互通,確保救助兜底精準。3年來,通過專項整治、問題整改、大數據比對等形式,清理了一批不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處理違規違紀人員77名,追繳騙保資金249萬多元。

體制機制無縫對接,確保兜得實。建立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2018年,全市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490元、每人每年4030元,城鄉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980元、每人每年8050元,比上年大幅提高。投入資金1.05億元,新建村級幸福院136所,農村特困人員生活有保障,2017年全省村級幸福院建設現場會在黃岡市蘄春縣召開。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0.11)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