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 王欣
“踐行‘自立和支援’的養老服務理念,讓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活躍在家庭和社區,而不是被養起來,消耗社會資源?!痹?1月27日召開的“燕山養老論壇”上,來自中、日、韓三國的養老專家聚焦養老服務理念的國際經驗。
據了解,燕山養老論壇由北京市房山區燕山分區民政局和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養老產業委員會共同主辦,以燕山地區養老為切入點,就中國養老服務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分析,分享日本豐富的養老服務經驗,介紹韓國養老服務產業創新,聚集了相關部委領導及國內外養老領域專家代表,助力養老產業健康發展。
中國:養老產業的改革和升級
“十二五”期間,我國養老服務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養老服務人才專業化、標準化、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也面臨許多問題。“改革并優化產業勢在必行?!泵裾可鐣@行狞h委書記甄炳亮提出,“政府應理清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和服務內涵。服務對象應重點關注重度失能失智老人、逐級關注中度失能失智老人、輕度失能失智老人,最后關注活力老人。服務內涵則是指長期照護,要探索建立長期照護的資金保障和服務保障制度?!?/span>
1999年,中國正式邁入老齡化社會,經過近20年的探索,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已形成一定規模。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養老產業委員會會長陳玉琢認為,中國養老產業的發展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產業發展規?;?,滿足基本養老需求;第二階段是產業標準化,追求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滿足社會對高質量養老服務的需求;第三階段是品牌化、創新化、多方融合化,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他認為,目前我國養老服務業已基本完成第一階段的發展,正處于向第二階段邁進的過渡時期。
日本:傳統老齡國家養老事業的實踐經驗
日本作為進入老齡化近50年的國家,在養老事業上具有豐富的經驗。民政部培訓中心民政政策理論研究所所長、教授成海軍介紹說,日本養老服務產業的特色較為明顯:將老人按需分類,有針對性地設立養老服務機構;豐富服務類型,注重心理輔導、康復訓練等衍生服務的供給,滿足老人的個性化需求;發展涉及老年生活用品、金融、福利用具等眾多產品和服務的銀色產業,實現養老產業社會化、市場化和產業化;從經濟收入、社會福利和醫療服務方面,為老年人提供法律保障;實施介護保險制度,補償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費用。
此外,日本重視服務人員的培養和資格審核。這種體系的實施能夠提高養老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薪資待遇、拓展職業晉升空間,既有助于吸引人才,解決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提高養老服務品質,可謂一舉多得。日本專家石橋克崇舉例說:“以介護福祉士為代表的養老護理人員國家資格,對服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都有要求。一般需要通過培訓、實踐三年才可以考取。”
韓國:新晉老齡國家探索開放銀發產業
作為老齡化快速推進的國家,韓國將老齡化視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大力發展銀發產業。根據亞洲企業經營學會副會長陳君恒介紹,韓國已推出14個老齡產業,包括信息、韓方藥、交通、服裝和教育等。對國內,韓國主要通過老齡產業志愿中心規劃、論證、解決老齡產業問題,促進產學研合作,補貼并扶持老齡產業;對國外,韓國政府積極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并給予補貼。他還說,韓國還注重結合地方特色發展產業,并通過政府扶持的手段,在各地設立老年產品展示中心和體驗館,推廣產品應用。
韓國的銀發產業已具有一定規模,據介紹,到2020年,韓國的銀發產業產值能夠達到148萬億韓元,惠及約58萬人。除了繼續發展傳統養老產業,如建設養老院等,韓國還注重結合通信技術、AI技術、文化等發展新型養老產業,如老齡急救和生活服務產業、護理機器人以及包括影視作品和書籍雜志在內的老齡文化產品。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