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慶祝改革開放40年?我所經歷的民政改革”征稿選登(七)

時間:2018-11-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編者按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講好民政故事,本版連續選登“慶祝改革開放40年·我所經歷的民政改革”專欄文章。回顧過去,我們將通過基層民政工作者的所見所聞,見證這40年來民政發展的歷程和偉大成就;展望未來,民政事業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各級民政部門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正以穩健的步伐再出發。



本期目錄

  • 用“肩頭有責任,心中有愛心”詮釋民政溫度

  • 您的笑容是對我們工作最滿意的答復

  • 幾件小事見證著民政人的愛心誠心

  • 護航青春,讓生命重新綻放光彩

  • 最美的是那一張張笑臉和一聲聲“謝謝”

  • 難忘燙傷少年那張蒼白的臉



用“肩頭有責任,心中有愛心”詮釋民政溫度

賈爾斯

時光荏苒,轉眼間離開民政工作崗位已兩年有余。能夠成為一名民政人,為家鄉父老盡心服務,算是我人生履歷中最為充實而驕傲的一筆。回顧在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民政局工作的那5年,往事歷歷清晰,感慨良多。

民政為民,我感到最重的是責任。社會救助、基層政權、社會福利、社會組織、婚姻殯葬、區劃地名、福利彩票、慈善捐助……民政工作包羅萬象,關乎民生,連接民心,觸及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低保家庭的柴米油鹽,五保老人的冷暖起居……民政人都得掛念在心。這份掛念既是民政人的責任與擔當,也是“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忠實實踐。沒有深切的愛民之心就不可能保持勤勉的為民之舉,沒有勤勉的為民之舉,就難以把愛民之心落到實處。民政人時刻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初心”。

民政愛民,我體會最深的是愛心。民政人始終得懷著一顆大愛之心、愛民之心。“民生大于天,民心重于地”,這是對民政工作更高的要求、更新的定位,也是對困難群眾的一種厚愛。

胡拉里拜是阿克塞縣公安交警大隊的退休職工,因常年患病,高額的醫療費用給家庭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生活舉步維艱。在民政局組織的一次基層走訪調研中,胡拉里拜道出了苦衷。幾天后,我們再次回訪,這位剛強的哈薩克漢子接到5000元救助金后,激動得滿眼淚花,說:“我只是順便說了一句,沒想到民政局領導這么重視,幫我解決了難題……”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在一次次的愛心善舉中,民政人做到了以大愛善行凝聚民心,以責任情懷致敬初心。

民政親民,給我觸動最大的是發展。阿克塞縣位于甘、青、新三省(自治區)交界處,由于地處地震斷裂帶,加之牧區人口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交通閉塞,每年遭受干旱、冰凍、沙塵暴、病蟲害等多種頻發的自然災害,種類多、范圍廣、頻率高、損失重。加之歷史原因,阿克塞縣防災減災設施滯后,沒有一所像樣的救災物資儲備庫。這成為了我心頭的一塊“重石”。那一年,只要一有機會出差或是隨同上級單位工作調研,我都會借機反映匯報,爭取支持。一年的時間里,我幾乎敲遍了甘肅省民政廳的每一間辦公室門,并與多位廳、處領導及工作人員結下深厚的友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們的積極爭取和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2014年,阿克塞縣投資183萬元建成了963.68平方米的救災物資儲備庫,填補了自治縣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的空白,全縣災害應急能力得到了有力支撐。

作為甘肅省唯一的哈薩克少數民族自治縣,阿克塞縣的特點是:多民族聚居,地廣人稀,民族間殯葬習俗各異。加上受地廣人稀、經濟欠發達等諸多因素影響,阿克塞縣殯葬改革多年來停滯不前,難于推動。全縣僅有的一座穆斯林公墓,還是1998年縣城搬遷后,由縣民政局牽頭,哈薩克少數民族自發捐款圈建。大眾殯儀服務場所設施完全空白。我上任后,多次向縣委、縣政府匯報,提交策劃方案,最終在局里的努力爭取下,2014年,總投資510萬元的阿克塞縣漢族公墓建設項目啟動實施,殯改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上任伊始,正值阿克塞縣慈善協會籌備成立。整整半年時間,打請示、作匯報、定制度、拉贊助……由于沒有經驗可鑒,每一個細節我都是親自參與、親力親為,其間各種辛苦、各種心酸經歷無數,可從未有絲毫抱怨,2012年11月,阿克塞縣慈善協會正式成立,正是民政人的這種執著與韌性,為自治縣社會公益事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我則是以滿票當選為阿克塞縣慈善協會第一屆副會長及秘書長。

“肩頭有責任,心中有愛心”。在從事民政工作的幾年里,我感同身受。每天不自覺地會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也正是這份使命和責任,阿克塞縣的民政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我們積極推行了“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和民主評議制度,探索實行了低保細致分類、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異議聽證、長期公示、舉報回訪、資金管理、定期審驗、責任追究等十多項工作方法,實行并完善了縣、鄉、村三級審核審批和三榜公示審批程序,使低保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規范化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組組數據、一項項部署充滿著民生溫度,繪就出一幅多彩的民生畫卷。民政人正繼續以“愛民為民”的初心,忠實踐行著“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矢志不渝,蹄疾而步穩。作為一名民政人,我驕傲,我祝福!

(作者系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政協副主席、縣民政局原局長)

 

 

您的笑容是對我們工作最滿意的答復

田瑞紅

2018年7月的一天,剛剛結束政治學習的我,回到辦公室,便聽到一陣敲門聲,一位老奶奶推門進來了。她笑盈盈地問我:“姑娘,你還記得我嗎?我是中國開封SOS兒童村11號家庭小愛(化名)的奶奶。”雖然服務過的人很多,但經過老人家的介紹,我思緒一下回到那一年。

這位老人是我在中國開封SOS兒童村工作期間認識的,老人唯一的兒子因為車禍身亡,兒媳思念丈夫也喝藥自殺了,留下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孩子所屬鄉民政所所長先后幾次找老人商量把孫子送到兒童村撫養,但老人表示擔心兒童村孩子多,照顧不好,也怕孩子走了之后再也不回來了,便一直沒有答應。伴隨著孩子越長越大,老人只能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學習教育上完全幫不上忙。于是,她只好聯系鄉民政所所長,希望能將孩子送到兒童村照料。我作為兒童村的村長助理,負責孩子的招收工作,為了保證每一個入村的孩子信息都準確無誤,我多次聯系當地民政局社會福利股,為了讓老人放心,我帶領工作人員到當地直接面試孩子。

聽說了老人的不幸遭遇和后顧之憂,我們一行人決定跟老人好好聊聊。那天下午,從河南省清豐縣民政局出來,孩子所屬鄉民政所的所長帶著我去了老人家里。當時老人正在院子里的桐樹下坐著乘涼,緊繃的臉上看不出一絲表情。我走上前去,向老人問好,她愣了一下才站起來,看看我又看看所長,說:“唉,所長,我們這個家散了。”說完,眼淚就流了下來。我趕緊走上前去緊緊握著老人的手說:“大娘,您別難過,我們現在趕上黨的好政策了,孩子不愁養。在開封有個專門養育孤兒的村子,叫兒童村,雖然離您遠點,但是孩子有寒暑假,都能回來看您,您要實在想孩子,周末也可以去兒童村看他。至于您和大爺,現在政府每個月都給您二老低保金,還有60歲以上的老年補貼,生活應該沒有問題,這在過去是想也不敢想的啊!”老人凝噎著對我說:“孩子,你說得對,雖然我沒有兒子了,但是國家沒有不管我們,也沒有不管我孫子,我得打起精神來,好好生活。”聽著老人樸素的話語,感受著國家惠民政策給老百姓帶來的幸福感,我的內心也是幸福滿滿……

耳邊又傳來老人的話語:“感謝你呀,要不是你,我還不相信兒童村能把孩子教育得這么好呢,剛去看過孩子,在練鋼琴,彈得好著呢!孩子跟現在養育他的媽媽感情特別好,長高了,也胖了,比跟我在家那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都不愛跟人打招呼,現在可有禮貌了,兒童村教育得就是好,我是真高興啊!感謝兒童村,感謝黨!感謝政府!”

在老人不經意的言談中,微笑始終掛在臉上,幸福洋溢在歡聲笑語中。我想,這就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對民政人工作最滿意的答復吧。

(作者單位:河南省開封市退役士兵培訓服務中心)

 

 

幾件小事見證著民政人的愛心誠心

張曉征

民政工作,關注的是最可愛的人,關心的是最可憐的人,關愛的是最貧窮的人。在民政系統工作20年來,我接觸過無數的服務對象,通過我們工作人員的努力,幫助他們解除了困難,擺脫了困境,得到了黨和政府的救助,過上了安穩幸福的日子。他們用那如花的笑臉,那帶淚的感激話語,那發自內心贈送的錦旗、匾額,訴說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蒲山鎮馬營村是遠近聞名的艾滋病貧困村。我單位結對幫扶后,駐村領導和幫扶人員幾乎走遍了這個村子的800多戶人家,詳細了解每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甚至有的同事,了解情況后,自掏腰包5000多元,為該村村民購買了山羊,幫他發展養殖業;鎮上的領導駕駛著自己的私家車,天天往村里跑,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一位地名辦同志的幫扶對象,有輕度殘疾,干不了重活,媳婦又患病去世了,家里留下了兩個孩子。得知情況后,該同志立刻將情況上報。針對這種情況,民政局為他們一家申請、辦理了低保,保證了基本的生產生活,還發動機關全體同志,為這家人捐款,資助孩子上大學,并多方奔走,聯系了教育局、工會、扶貧辦,為這家考上大學的孩子爭取助學金,報銷上大學的路費。孩子開學前,幫扶人員又自費購買了食品、飲料、書包、文具、拉桿箱等物品,送到他家。幫扶對象拉著幫扶人員的手,熱淚長流,不停地說:“領導們這真的是關心到心窩里了!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你們真是比親人還親啊!”家里的兩個孩子看著送來的嶄新物品,摸摸這,瞅瞅那,小臉笑成了花。

光明社區的居民吳師傅,和他的愛人三番五次鬧離婚。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在了解了具體情況后,覺得他們有感情基礎,也沒有太大的矛盾,便犧牲了自己的個人休息時間,給吳師傅的愛人做心理疏導,還找來了這倆人年輕時的照片,結合他們夫妻二人的工作生活經歷,孩子們的祝福為素材寫了篇散文《今生只牽你的手》,配上背景音樂親自朗誦,甚至還加班做了一個長達半小時的視頻,邀請這兩人在辦公室單獨觀看。片子還沒播完,夫妻倆已經淚流滿面,情不自禁地擁抱在一起。最后,兩人手牽著手,滿面春風離開了辦公室。我們的工作人員就是這樣用自己的愛心、誠心,挽救了一樁又一樁婚姻。

青華鎮三里營村村民王春澤,孫子在南陽市八中上學,家庭非常貧困,但是當時還不是低保戶,校方無法識別為貧困生,得不到政策救助。他找到了民政局,值班同志熱情地接待了他,仔細詢問了他的家庭情況,查看了他的證件,告知他辦理貧困證明的程序,并親自騎著摩托車載著這位素不相識的農村老人去辦理。辦妥后,次日交到學校,立即得到了校方的認證。老人感激不盡,做了一面寫有“身在辦公室,心系老百姓”的錦旗,寫了一封感謝信,送到了民政局。

一滴水可以照見太陽的光輝,上述幾件小事,只是我們臥龍民政人平凡工作過程中的點滴。“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在臥龍大地得到了全面的闡釋。民政工作雖然十分辛苦,但看到服務對象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我們就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民政局)

 

 

護航青春,讓生命重新綻放光彩

楊小蘭

我是一名社會工作者,從做社工至今將近10年的時間,接觸過很多不同的人群,有單親媽媽、困難母親、困境兒童、空巢長者、流浪乞討人員、涉罪青少年等弱勢群體,也有跨境移居人士、重點青少年等特殊群體。每每和他們接觸,建立信任關系,陪伴他們,看到他們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看到他們臉上綻放笑容,我總慶幸自己選對了職業。在社工實踐過程中,會碰到很多不同的人,參與很多不同的人生經歷,因此也發生過很多不同的生命故事。

做社工第一年,我接觸到的第一個個案是一名精神分裂癥患者,16歲的小城(化名)。因為是非婚生子,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家庭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靠著母親打零工來過活。我接案后,通過近一個月的上門“聊天”,同小城家庭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充分收集了資料,評估需求,并和小城及其母親一起制訂行動計劃。我首先同小城的主治醫生聯系,了解他的情況,咨詢請教照顧小城這樣的病患的注意點,并且積極鏈接醫療資源,把小城送到康復醫院進行系統治療;同時,鑒于小城家庭經濟情況,我們協助小城母親和社區溝通,為小城家庭申請低保補助和重大疾病醫療補助;考慮到需要照顧小城又不能沒有工作,于是我就陪同小城母親在社區周邊的工廠找到一份計件的工作,這樣一來,小城在治療期間其母親就可以到廠里做工,工廠也允許小城母親在孩子出院后,把活計帶回家完成。經過半年多的跟進,小城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治療和控制,小城的母親也有了穩定的工作,家庭的基本經濟來源有了保障,原先隔著門板“偷看”社工的小城會主動向社工姐姐問好,小城母親在結案的時候激動地對我們說:“是你們讓我的家庭變得不一樣,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一晃到了做社工的第10個年頭,我在經歷了督導、機構管理者的身份之后重回一線服務,遇到了個案小A,小A因為涉嫌盜竊罪被移送到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經司法機關鑒定小A患有輕度精神發育遲滯,生活缺乏自理能力。小A自幼母親便拋下他離家出走,今年年初,父親突然離世,讓這個原本風雨飄搖的家庭雪上加霜,現如今,小A無人照料,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整日游走于街頭。社工接到檢察院轉介后,評估了小A的需要,認為目前最緊急和最迫切的是為小A尋找一個可以進行醫療和安置照顧的地方,經與檢察院溝通,協調到康寧醫院的資源,在康寧醫院院長的支持下,小A在第一時間被送到康寧醫院治療,生活暫時有了保障;考慮到就醫需要一定的醫療費用,小A目前只有低保補助,不足以維持治療,社工便著手為他申請“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障基金”救助,幫助小A支付首期醫療費用6000元,并將根據實際情況持續救助;考慮到小A無父無母,無人照料的特殊情況,社工、檢察官、村委會及民政局一起溝通協商,為小A指定監護人,以保障小A的合法權益。初到康寧醫院,小A對環境難以適應,總想著要回家,社工到康寧醫院為小A展開心理疏導,引導他適應新環境。通過一系列的介入行動,原本骨瘦如柴的小A慢慢地白胖起來,社工回訪過程中,發現他已經能很好地適應醫院的生活,也能清晰地回答社工的問題,群體生活讓他更加開朗,臉上也會出現憨憨的笑容了。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社工很普通,很平凡,但社工秉承著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信念,在服務過程中,努力激發人的發展潛能,回應服務對象的需要,讓服務對象的生命重新綻放光彩。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市致和社工事務所)

 

 

最美的是那一張張笑臉和一聲聲“謝謝”

許  赫

2016年,我有幸成為了民政工作領域的從業者,從邁進民政門檻的那天起,我就告訴自己:“民政工作無小事,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都關系到困難群眾的衣食冷暖。”當我闊步走向民政局的那一天,也開啟了我踏實而長久的為民服務之旅。

到民政局上班沒幾天,各種考驗接踵而至:我需要將各項救助政策牢記在心;要將救助文件每一個字都細細揣摩;要對每一個低保戶家庭情況了如指掌;要對是否符合大病救助、臨時救助、教育救助的對象歷歷可辨。要對低保金、低保戶電價補貼、低保戶取暖補貼、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高齡津貼、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金、居民小組長誤餐補貼等各類發放款項的金額再三核對,本就對數字不太敏感的我,一時間,心里充滿了挫敗感。

入戶核查是新審批低保戶的必要程序。我還記得那天局領導帶著我到董術艷家入戶走訪。一進屋,我就被一個嘴唇發紫、說話無力的女人嚇到。后經她自己介紹說是患有二型呼吸衰竭,心衰、心臟病、肝損害等多病纏身的她只能靠每日吸氧來維持生命,她眼含淚水告訴我們,為了省錢,她家里人去醫院灌氧氣回家來給她吸,4-5天就需要一罐,她每天就吸那么一點點。她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告訴我們,那一點點少得可憐的量是多少。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哎,能活著就行啊。”局領導語重心長地安慰她:“樂觀點兒,有什么困難跟我們說,氧氣要按時吸,咱得好好活著!低保審批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期間你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董術艷慢吞吞地說了一個好字,隨即露出了笑容。那一刻,我覺得她的笑容最美。

“你好,請問貧困證明的章是在這蓋嗎?”“你好,我有個家庭情況說明要蓋章。”“你好,孩子上學的章是在這蓋嗎?”每到這時,我都微笑著回應:“在這,拿給我看一下。”在登記備案蓋章后,我會禮貌地說一句:“蓋完了,您拿好!”每到這個時候,他們會露出真誠的笑容,跟我說上一句:“謝謝!謝謝你!”那一刻,我深感他們的笑容最美。

轉眼間,我在民政工作已近兩年,我從對社會救助政策的一無所知到一清二楚;從對民政工作流程一竅不通到提頭知尾;從業務不熟到業務精通。在民政局工作的這730天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感知著自己的快樂。兩年間,我看到過困難群眾真誠的笑臉,聽到過他們對我說的聲聲感謝,是他們的笑容溫暖了我,是他們的感謝激勵著我。未來的道路,我會繼續不辱使命,讓更多困難群眾的笑容綻放在民政這片陽光的沃土上,我也相信,全國各地因為有了民政從業者孜孜不倦的付出,一定能看見更多困難群眾如花般的笑臉。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友誼縣紅興隆管理局局直社區服務中心)

 

 

難忘燙傷少年那張蒼白的臉

陳世文

從事民政工作20多年,有幸見證社會救助政策的拓展與普惠,一大批困難群眾在救助政策的幫助下,生活明顯好轉甚至達到了小康,臉上露出幸福的笑靨。每每在此時,總讓我想起那張蒼白無助的臉,和那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神情。

那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事情。一天,我和一位老股長到鄱陽湖邊的一個鄉鎮下鄉。剛坐下,就聽到門“咣”的一聲被推開,只見一位中年人佝僂著腰背著一個人闖了進來,沖著民政所所長嚷道:“孩子病重了,急著要住院,我沒錢,給我們解決一些。”所長一臉的無奈,問他:“孩子咋樣?不是給了你200塊錢嗎?”“醫生說要手術,這點錢不夠。”那位中年男人不耐煩地說。“所里現在也沒錢,鎮里像你家那樣情況的,還有好幾戶,你先想辦法去借,等年底冬令款來了,再重給你家安排一些。”“我不管那么多,你今天必須給我錢,不然我將孩子丟在這里!”說完,一側身,將孩子往長椅上一放。只見那孩子大約十二三歲,一張清秀的臉白得嚇人,他有氣無力地靠在椅背上,頭耷拉著,呼吸急促。我們連忙問是怎么回事,那漢子告訴我們,孩子由于放學肚子餓急了,誤將廚房灶上的一碗熱豬油當作肉湯,一口氣喝下去了,導致食道嚴重燙傷,醫生說要抓緊時間治療,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也很能理解那位漢子的心情,然而在那個年代,老百姓還不富裕,民政部門救助能力也十分有限,僅一點冬春生活困難救助和臨時救助資金,分攤到每個鄉鎮一年也就幾千元,這無異于杯水車薪。對此,我們雖然急在心里,但也束手無策。后來,這個孩子能否得救,生活得怎樣,經多方打聽也沒有結果,但那張蒼白的臉這么多年來仍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讓我時時感到刺心的疼痛。

進入21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政救助政策日益完善,救助力度空前加大,對困難群眾患大病的,救助比例能達到醫療費用的70%以上,對于農村五保戶、低保戶等特困群體基本上實現全額救助。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以及白血病、農村貧困家庭婦女乳腺癌和宮頸癌、困難尿毒癥患者血透等常見大病實現了免費救治,困難群眾只需負擔少量費用甚至不付費用,就可以醫治過去不敢治的病,極大地提升了生活質量。

同樣是患重病的兒童,得益于醫療救助政策,小孔比上面那位孩子幸運多了。前幾年,小孔不幸患上了白血病,為給他治病,前后共花去了30多萬元,家里的積蓄用光了,還欠了不少外債,正當他們一籌莫展之際,民政部門通過醫療和慈善救助政策,給了他們極大的支持,累計救助資金達22萬余元,終于將孩子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現在小孔已和其他孩子一樣,能高高興興地上學了。如果那位食道被燙傷的男孩,能有現在這樣好的救助條件,他的病一定能治好,也不會再受那么多的痛苦了。

醫療救助政策如同久旱的甘霖,解決了患病群眾的心腹之患,讓貧困老百姓無錢看病成為歷史。醫療救助豐富了社會救助政策的內涵,成為民政部門的一塊金字招牌,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民政局)

 

 

刊載于《中國社會報》2018年11月19日3版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