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多元參與合力破解農村養老難題

時間:2019-01-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 婷

一鍋飯吃一天,一個菜吃三餐……這種生活方式對大多數農村留守老人來說,是生活的常態,也是現實的無奈。

隨著進城務工人員大量涌入城市,農村留守老年人養老問題日益嚴峻,農村養老的體制短板和資源短缺等問題也更為突出。

誰來為農村留守老年人發聲?農村留守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如何解決?政府、社會、公民在農村養老中承擔哪些責任?2018年12月8日,2018(第二屆)中國農村養老高峰論壇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論壇以“重塑鄉村治理體系 推動養老多元參與”為主題,來自養老領域的政界、學界和民間組織代表共聚一堂,就中國農村空巢現象、尋找新型農村養老模式和推進農村養老公共政策進步與社會關注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農村留守老年人養老難

根據2016年民政部的初步摸底排查結果,全國農村留守老年人口達到了1600萬人。

“我國的養老短板在農村,欠發達地區未富先老的問題更為突出?!标兾魇±淆g辦副主任關居正直言不諱。

北京耿耿丹心教育公益基金會、河北省荷花公益基金會、南方都市報社聯合發布的《中國農村留守老人研究報告》顯示,大多數農村留守老年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在公益資源支持方面,對養老方面的關注遠低于教育、健康、醫療、扶貧等領域。

在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看來,農村留守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主要有“三大難”:保障難,“盡管已經建立了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但是保障水平還遠遠不夠”;健康難,“農村幾乎沒有健康管理這個概念,未來最大的挑戰就是失能照護,這是農村養老問題的難點、重點”;關愛難,“居住分散,空巢獨居,文化設施缺乏,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匱乏”。吳玉韶坦言:“這與我國的政策支持、設備設施及農村現階段的發展水平密切相關?!?/span>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老年研究所教授楊菊華認為,農村老年人面臨著更為嚴峻的養老難題。農村老年人經濟來源缺乏穩定性,面臨“老而無援”;日常生活單調乏味,心理情感缺乏慰藉,面臨“老而無趣”;失能失智后照料資源不足,面臨“老而無養”;流動到城市的老年人很難適應城市生活,面臨“老而不安”。造成這些難題的原因,在楊菊華看來,除了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外,“農村養老的服務體系、政策體系以及人才建設體系等等,都是不完善甚至缺失的。”

 

缺乏經濟保障、安全隱患突出、生活無人照料、精神生活空虛……農村留守老年人養老難題亟待解決。

政府仍需發揮主導作用

“農村養老問題是個系統工程,要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全局來考慮和謀劃。”吳玉韶告訴記者,“政府在資源整合、在資金投入、在設施建設等方面,仍要發揮主導作用?!睏罹杖A也認同這種看法。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陳友華則從行政治理單位的角度來考量政府作用:“鄉村治理,大部分還需要政府主導,否則容易造成混亂,對于少部分社會發展比較好的地區,政府也要起到相應的監管作用?!?/span>

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養老工作,尤其關注農村留守老年人;各級政府頻頻發力,著力提升農村留守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制定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政策。

2017年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將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豐富農村養老服務內容作為工作重點。

2017年12月,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強政府部門對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的支持保障。截至目前,已有20個省份出臺配套文件。

2018年,北京市密云區聘請24家社會組織,對有需求的留守老年人開展巡視探訪工作,切實讓老年人感受到來自黨和政府的溫暖;安徽省合肥市撥款300萬元,建設15個農村互助式養老示范點,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向農村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公共服務;湖北省洪湖市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服務人員能力、水平建設,配備民政協理員882名,農村留守老年人可實現聯系直達、責任直達、服務直達。

互助為農村養老提供可能

解決農村留守老年人養老難題除了國家和政府的推動,也需要全社會的多元力量參與。

“農村養老是一個系統性的事業,需要政府、社會的支持,需要尊重農村社會最基本的規律,更需要傳統力量的崛起?!痹诤颖笔『苫ü婊饡硎麻L師進輝看來,充分發揮農村內生力量,是解決留守老年人養老難的重要途徑。

2017年7月,由荷花公益基金會出資,在河北省保定市善和社會工作事業發展中心指導下,河北省平山縣景家莊老年協會成立,由留守老年人互幫互助、留守婦女關愛照料的“婦老鄉親”模式在摸索中產生了。

“有政府提供政策和保障支持,有村民發揮積極作用,也有荷花基金會這樣的組織提供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政府、社會和村民形成合力才能推進農村互助養老健康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認為,“農村養老缺乏財力、人力,這是推出互助養老的基礎,老年人本身和老年組織是老齡化治理的重要力量,要充分發揮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積極作用?,F階段看來,互助養老對農村的養老服務是有效的補充形式?!?/span>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后李永萍也對農村老年組織充滿期待:“健康老年人有了交流的平臺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可以體會到老有所為的快樂,而老年協會也讓老年人有了更強的主體性,他們會主動發現老年人需求,并通過各種途徑嘗試解決。”

據統計,到“十二五”末,全國共有老年協會55.4萬個,其中農村老年協會接近47萬個,這是開展留守老年人服務工作的重要力量。而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的多元參與,為農村留守老年人提供了更加精準化、個性化的服務。

“陜西省依托助老會社會工作發展中心,掛牌成立基層老年協會孵化基地,大力推進社會組織+基層老年協會的農村養老服務模式,目前全省已建農村老年協會16228個,覆蓋率達到90%以上?!标P居正告訴記者,通過這種模式,可以解決農村養老服務缺失和服務不專業的問題,讓更多老年人受益,讓更多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隨著城鄉的均衡發展,農村社會養老服務的發展會越來越充分,杜鵬認為,在未來,農村互助養老的重要性會發生變化,互助養老的部分功能可能會被社會養老服務所取代,但互助養老在未來會以新的形式繼續發光發熱。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