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一助一”互助服務破解海安農村居家養老難

時間:2019-01-2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馮  佳

近年來,農村老人養老難題日益突出,由于農村老人普遍存在故土難離的思想,居住分散,困難空巢老人的日常監護和管理責任亟待解決,如何更好地發揮社區的服務功能,讓困難空巢老人真正做到老有所依,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成為江蘇省海安市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

海安市民政局2012年出臺了《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實施辦法》,提出了“差別化扶助,一助一服務”的思路,按照“就近、就優”的原則,為農村老人配備服務人員。并連續多年將此項工作列為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累計已支出1000余萬元,至去年12月底,全市納入服務對象1200余人,服務標準明確、服務制度完善,服務工作正常開展。

解決兩大難題,探索新型養老模式

談及為什么出臺這個文件,海安市民政局副局長于俊卿說:“自2010年起,我市開始以村(居)公共服務中心為平臺,建立村(居)居家養老服務站,開展居家養老服務。但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集中的居家養老服務站服務上存在著一些難以逾越的障礙。一是村(居)范圍大,服務難覆蓋。我市村(居)面積較廣,范圍較大,平均每村(居)達到5.2平方公里。村(居)居家養老服務站一般在村中心位置。對空巢老人來講,能直接享受到集中服務的只能占小部分。而大部分人因為路較遠、行動不便,而不能接受服務站服務。二是個體差異大,服務難到位。居家養老服務站一般提供就餐、娛樂、日間照料等服務內容,而事實上,空巢老人的年齡層次、身體狀況、服務需求各不相同,每一個個體都存在特殊性,以集中服務的方式完全不能適應服務對象的個性差異,必須針對不同情況開展差別化服務,才能滿足老人的不同需求。”

享受 “一助一”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人員為60周歲以上分散供養的城鎮“三無”、農村五保、城鄉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空巢、失能、失獨、獨居的老人。

2015年,針對部分被服務對象存在常年臥床、需要專人長期護理的實際情況,海安又提出了“分類保障”,將“一助一”服務對象的服務內容分成兩類:一類為提供日常照料、保潔、代購物品、代繳費用、聯系修理、陪同就醫等基本服務,服務人員補貼標準仍維持為100元每人每月,另一類為需提供康復護理等特殊服務的,服務人員補貼標準提高到300元每人每月。

嚴格制定標準,強化培訓和考核

今年87歲的吳萬鳳老人就是“一助一”居家養老服務受益人之一。老人家里雖然物品陳舊,但擺放干凈整潔。現任村書記說:“以前都是老支書免費照顧,現在我們每個月給予老支書100元,一是對他們這種行為的嘉獎,另外也是鼓勵幫扶行為的常態化和規范化。每天、每星期、每個月干什么我們都有規定,這樣就能保障老人得到及時、長久的幫助。”

為了將此項工作落到實處,海安市民政局每年都組織鎮、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工作人員和服務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培訓內容涵蓋政策、業務、管理制度,以及“一助一”服務人員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教育,重點是讓他們知曉做什么、怎么做,不斷提高居家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素質。

在做好培訓工作的同時,民政局加大檢查考核力度。要求:村(居)居家養老服務站每月巡查一次,重點檢查服務對象是否按協議規定的要求提供服務,被服務對象對服務人員提供的服務是否滿意等,巡查情況按月記載。區(鎮)、街道每季度巡查一次,采取入戶調查和滿意度測評等方式,對村此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考評,巡查情況按季記載。市局每年組織1-2次對各區(鎮)、村(居)進行抽查考評,主要檢查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是否到位,了解被服務對象是否滿意,服務中心(站)工作人員督查、管理是否到位,對居家養老服務開展情況是否做好記載,考核結果作為服務中心(站)和提供服務人員補貼和獎勵的主要依據。

建立服務工作隊,保證服務質量

制度的落實終究在于人。如何使老人們享受優質的服務,海安市民政局首先在“一助一”服務人員來源上下功夫,選取被服務對象的周圍鄰居中身體狀況較好,且愿意為被服務對象提供服務的人員。同時加強為老服務志愿者隊伍建設,經常組織開展居家養老、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志愿者隊伍的優勢,提供無償、專業性的居家養老服務。

根據工作要求,海安市民政局統一制定并下發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工作制度和工作職責,對政府購買服務工作流程進行明確。規定村(居)居家養老服務站必須與服務人員簽訂居家養老服務協議,協議中明確服務人員需為被服務對象提供的服務內容,即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助耕助種等服務項目,同時明確服務時間、服務報酬及雙方的責任。該協議經服務人員、村(居)居家養老服務站雙方認可后簽字生效。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5)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