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 民
干凈利落的平頭,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閃爍著堅毅和執著,臉上始終掛著微笑。他,就是湖北省孝感市民政局駐孝昌縣花西鄉寶山村工作隊隊長肖繼軍。
現年45歲的肖繼軍在云南邊防部隊從軍26年,2017年轉業安置到孝感市民政局。剛到單位報到,家還沒安頓好,就接到一個艱巨的任務——到孝昌縣花西鄉寶山村駐村扶貧,為期3年。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有什么條件就是什么條件,我們不能跟村里提任何要求,我們是來‘打仗’的,是來攻堅的!”工作日志簿上短短幾句話,彰顯了肖繼軍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的決心。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能幫村民做實事,我心里很充實?!毙だ^軍把部隊培養出來的優良生活習慣和過硬工作作風帶到駐村扶貧工作中。剛駐村,他就與其他兩位隊員“約法三章”:一是統一吃、統一住、統一行動,實行軍事化管理;二是輪流用車,每人保障一周,資源合理利用;三是團結共事,不爭名利得失,不爭你高我低,互相尊重。
肖繼軍像照顧家人一樣照顧隊友,主動把單位送來用于扶貧的電動車讓給58歲的駐村隊員劉格平,他天天步行走村入戶。發現隊員一天走訪十幾戶時,肖繼軍建議,把每戶貧困戶的工作做扎實,比“蜻蜓點水式”走訪10戶的效果要好。
在肖繼軍看來,脫貧攻堅要做到“兩個到位”,即把黨的好政策宣傳到位、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到位,讓群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我就是來給他們當兒子的”
“有功利心是干不好群眾工作的,我看到村里的老人就像看到自己的爹媽一樣親切,我就是來給他們當兒子的!”
寶山村有貧困對象215戶、695人,肖繼軍一戶一戶走訪,掌握第一手資料,幫助貧困戶找準“窮根子”、開好“藥方子”,因戶制定幫扶計劃。
貧困戶朱燕紅患有先天性軟骨癥,生活不能自理,32年來,都是由爺爺朱朝勇照料。由于朱朝勇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漸漸吃不消,年初還因體力不支,摔了一跤。肖繼軍走村入戶了解這一情況后,多方聯系,幫助朱燕紅申領了一臺手動輪椅,并送到她家。
82歲的朱朝耀和47歲患有智力障礙的兒子朱建國相依為命,家里享受低保和殘疾補貼,生活勉強維持。在走村入戶時,朱朝耀含著眼淚對肖繼軍說:“有一天,我不在了,兒子今后的生活怎么辦?”肖繼軍拉著老人的手,耐心地講解國家政策,“您老就放心吧,像建國這種情況,以后可以去鄉里的福利院居住,還有護工照料?!甭犕晷だ^軍的話,老人才安下心來。
貧困戶朱平去年種了1000棵油茶樹苗,由于缺乏種植經驗,擔心油茶樹成活率不高。肖繼軍得知后,立即從網上下載了相關電子書,和朱平一起對照學習,幫他精心管護。
“不勝不歸,不勝不休”
駐村扶貧時,肖繼軍給自己立下軍令狀:“不勝不歸,不勝不休”。
肖繼軍請教有經驗的村民,幫助貧困戶培育菜苗去菜市場賣;鼓勵貧困戶自食其力,發動他們割野艾、打散工,提高生活水平;幫助患有小兒麻痹癥的貧困戶買拐杖,號召親朋好友、戰友為貧困戶籌劃發展新產業。
“為人正直,值得信任?!蓖ㄟ^努力,鄉親們看到了肖繼軍的誠心。誰家有困難,即使不是貧困戶,熱心腸的肖繼軍都會去幫忙。
今年5月中旬,村民朱傳照家失火,肖繼軍第一時間趕去了解情況,幫助他向相關部門申請危房改造補助、臨時救助,還通過扶貧APP,發動市民政局、鄉鎮干部捐款,籌集危房改造資金。
隨著扶貧工作的逐漸深入,那些質疑不攻自破。村民遇到問題主動上門求助,因為他們相信肖繼軍能辦實事、解難事。
“以前帶兵保平安,現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睆能姞I到村莊、從軍官到“村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脫貧攻堅戰中,肖繼軍以戰斗的姿態,奔波在田間地頭,一點一滴改變著寶山村的貧窮面貌。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