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曉明 特約通訊員 邵興平 王 劍
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眾多社會組織猶如“社會活水”,引進得越多,就越能給脫貧攻堅的“池子”有效蓄水。為推動民政部定點扶貧縣遂川、蓮花縣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今年以來,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多次組織專題會議,搭建信息交流平臺,積極引導和動員48家部直管社會組織發揮專業技術、資源調動和專業服務等優勢,支援兩縣脫貧攻堅項目落地資金共計5430.9萬元,取得了明顯成效。
供需對接,助力精準扶貧
2017年11月,《關于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公布,這份扶貧社會動員領域唯一一個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名義印發的文件,標志著社會扶貧工作頂層設計基本構建完成。該文件明確,參與脫貧攻堅是社會組織的重要責任,同時明確了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重點領域。
在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決勝階段,社會組織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首先應精準把脈,準確發現當地的真實需求。只有精準發現了需求,才能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針對遂川、蓮花兩縣脫貧攻堅具體情況,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連續組織3場部直管社會組織與兩縣政府部門供需對接會,為需求對接提供了良好平臺。
貧困群眾需要什么?社會組織能夠提供什么?遂川縣通過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全面了解基層群眾的實際需求,編印了遂川縣對接項目匯編,整理了含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愛心公寓項目、“照亮留守兒童回家的路”太陽能路燈、茶產業項目等10項重點幫扶項目,以及中藥材套種基地建設項目、電商扶貧網絡組建項目、油紙傘展示館項目等45項具體幫扶項目,每個項目都有專業可行的實施報告、項目評價等,讓精準扶貧工作更具規模,系統性更強,更有可持續性。
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40余家部直管社會組織先后赴遂川、蓮花兩縣調研走訪,對接當地各級政府,深入貧困家庭,慰問困難群眾,了解實際需求,摸清致貧原因。2017年4月底,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組織了兒童福利、老齡和社區福利、疾病救助等方向共14個專項基金和公益項目近30余人,組建成羅霄山片區精準扶貧工作小組赴遂川縣開展項目調研和對接工作。2017年10月中下旬,中國慈善聯合會組織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等多個所屬會員單位來縣開展“善行羅霄山”扶貧調研。
經過供需對接,部直管社會組織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結合貧困鄉村具體情況,與當地干部群眾共同研究制訂脫貧攻堅實際舉措,力爭精準到戶、精準到人。中國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愛之橋服務社、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德源希望教育救助中心、中國社區發展協會、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中國退役士兵就業創業服務促進會、中國愛國擁軍促進會等社會組織積極捐資,由兩縣政府相關部門會同貧困鄉鎮統一研究調配使用,正按計劃有針對性地建設一批看得見、留得住、見效快、效果好的項目,使貧困人口持續受益。
完善機制,順暢社會組織扶貧路
據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動社會組織有序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民政部開展了健全協調工作機制、做好相關政策支持、推動扶貧項目對接等方面的工作。
為加強對部直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協調指導,建立了民政部、貧困縣和社會組織三方溝通聯絡機制,民政部由社會組織管理局牽頭,相關縣成立由縣領導負責、涵蓋有關職能部門和鄉鎮的對接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具體負責部管社會組織對接工作。
為做好社會組織扶貧項目的對接,遂川、蓮花兩縣做了大量工作。自2018年1月19日參加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召開的對接會后,遂川縣明確縣委常委、副縣長楊亮為總牽頭人,團縣委副書記彭麗蕓為總協調人,各鄉鎮黨委書記為對接第一責任人;蓮花縣專門成立了社會組織扶貧項目對接工作領導小組,由副縣長曹洪峰任組長,通過組建項目對接微信群,制定責任分工表,各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并要求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周進行一次調度,形成“一個人盯一個項目,一周一調度”的機制,確保項目快速平穩落地。
對社會組織而言,公開透明是生存的根本和生命力所在,捐贈資金的規范使用尤為重要。為規范捐贈資金使用管理,在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的指導下,兩縣建章立制,給捐贈資金的使用立規矩。遂川縣制定了《遂川縣縣外社會組織捐贈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由縣外社會組織協調領導小組統籌管理捐贈資金,并聯合紀檢、監察、財政、審計、發改等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過程跟蹤,確保資金使用規范;蓮花縣制定了《民政部部管社會組織支援江西省蓮花縣脫貧攻堅工作對接管理辦法》,強化對扶貧資金全過程跟蹤問效,防止“跑冒滴漏”,確保扶貧資金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立足優勢,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對正在蓬勃發展的慈善事業和數量龐大的社會組織來說,扶貧濟困、救助危難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社會組織要積極深入貧困地區,腳踏實地,一案一策,啃硬骨頭。”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福清表示。
在遂川、蓮花兩縣,眾多民政部直管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專業性、多樣性、針對性與靈活性等優勢,按照各自宗旨理念和業務范圍,在大病救助、社會福利、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各盡所能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資助蓮花縣南嶺鄉敬老院改造和遂川縣老年愛心公寓建設,為五保老人、病殘老人提供“兜底”保障,還主動捐款援助遂川“6·7”水災災后重建,落地資金903.8萬元。
——中華慈善總會先后赴遂川、蓮花兩縣考察救助站、福利院、特色農產品等扶貧項目,落地資金710萬元,并會同深圳瑞視恒通科技有限公司捐贈“綜合視訊云平臺”項目,有效加強了貧困鄉鎮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資助遂川5個鄉鎮光伏發電站項目,落地資金710萬元,其收益用于60歲以上貧困老人脫貧。
——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聯合騰訊公益基金會捐資500萬元,用于援建橋梁、道路、供水等基礎項目。
——中國慈善聯合會專門設立鄉村振興委員會,組織會員單位前往遂川、蓮花兩縣走訪慰問,調研并推動落實“善行羅霄山”等扶貧項目,落地資金421萬元。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精心組織“江西公益行·走進蓮花縣”公益活動,動員會員單位和分支機構發起少兒教育、婦女健康等扶貧項目,落地資金288萬元。
——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捐款扶持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和村級養老站建設,落地資金200萬元。
——中益老齡事業發展中心向遂川捐贈150萬元,支援建設4個村的光伏電站扶貧項目。
——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在捐資130萬元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外部資源,爭取農工民主黨國家級重點學科專項精準扶貧工程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殯葬協會發動會員單位積極捐資,支援建設愛心公寓、光伏電站、道路建設等項目,落地資金130萬元。
社會組織天然帶有公益因子,民政部直管社會組織從幫助貧困人口解決最直接、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入手,發揮自身優勢,通過需求分析、引導服務策略制定、結合當地實際發展產業匯集專業資源,必將對遂川、蓮花兩縣脫貧攻堅產生持續的推動效果。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