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駱澤銘 葉金鑫
從今年10月10日起,廣東省全面實施困境兒童基本生活分類保障制度,形成困境兒童保障政策合力,全面保障困境兒童基本生活權益。
標準提高 范圍擴大 政策合力
廣東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卓志強日前表示,兒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一些兒童因家庭經濟貧困、自身殘疾、缺乏有效監護等原因,面臨生存、發展和安全困境,成為困境兒童。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困境兒童9.1萬名,其中,孤兒2.8萬名,他們需要政府和社會用愛、用心、用情呵護守候。
2016年以來,國家和廣東省分別出臺一系列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政策文件。經過不懈努力,廣東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體系,保障標準持續提高,覆蓋范圍逐步擴大,政策合力正在形成,努力把困境兒童保障網織得更密、更牢、更可靠。
近期,廣東省民政廳與財政廳又聯合出臺政策,全面實施困境兒童基本生活分類保障制度。針對孤兒,納入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范圍,并建立孤兒基本生活供養標準自然增長機制。2018年,廣東省孤兒養育最低標準達到集中供養每人每月1560元、分散供養每人每月950元。將符合條件的困境兒童,按政策分別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和臨時救助范圍,父母雙方不能履行撫養義務的兒童,以個人為單位全部納入低保,并按低保標準全額享受低保,為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其中,廣東省月人均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為730元、600元;城鄉特困人員年人均供養標準分別為14207元、11756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分別為每人每年1890元、2520元。針對安全困境兒童,確需臨時監護的,由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實施救助。針對多重困境兒童,按照不疊加、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適用基本生活保障政策。
出臺政策 明確責任 發動力量
為讓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做到事有人管、活有人干、責有人擔,廣東省民政廳還與省編辦等部門聯合出臺政策,明確村(居)委會指定1名專(兼)職兒童主任,負責指導、協助困境兒童家庭申請有關福利和救助;鄉鎮(街道)指定1名專(兼)職兒童督導員,負責分析評估兒童主任報告的需要救助的兒童情況,分別向縣(市、區)及鄉鎮(街道)有關職能部門進行轉介救助。
在政府主導的同時,廣東還注重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廣東省民政廳與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合作,開展“孤兒保障大行動”項目,向全省孤兒免費提供覆蓋12種兒童常發重大疾病的公益保險,每年承保資金達150萬元;開展“孤兒圓夢紅包”項目,為1570名散居孤兒發放總價值約106萬元的禮物;開展“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2011年至2017年為763名機構內孤殘兒童實施手術治療;組織動員151家社會組織分赴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關愛幫扶“牽手行動”,投入社會資金152萬元,惠及6062名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