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江西健全殯葬服務體系 群眾一年可省喪葬開支近3億元

時間:2019-02-2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趙大偉 羅鐵軍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殯葬工作涉及千家萬戶,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保障群眾“逝有所安”的基本需求,是黨和政府的職責所在,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對人民群眾兜底保障的終極關懷。2018年江西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殯葬工作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著力健全殯葬服務體系,推進惠民、綠色、文明殯葬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推動五項基本殯葬服務免費制度落實。2018年江西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把遺體接運、暫存、火化、普通骨灰盒、骨灰寄存等五項納入基本殯葬服務范疇。到2019年1月1日,全省100個縣(市、區)都已落實,建立了5項基本殯葬服務免費制度,免費范圍覆蓋到全體城鄉居民,平均每具遺體減免1000元左右,預計全省一年可為群眾節約喪葬開支近3億元。同時,為方便群眾,大部分地方可在殯葬服務單位辦事中直接核免。

  堅持公益屬性建設殯葬服務設施。按照省委、省政府殯葬設施建設三年計劃任務要求,各地各部門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推進殯葬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省級籌集資金9639萬元,支持市縣殯儀館、火化爐、城鄉公益性骨灰堂(公墓)等項目230余個;省民政廳、省發改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殯儀館、城鄉公益性骨灰堂(公墓)等建設指南;原國土廳印發通知,要求各地規劃先行、審批提速,依法全力保障殯葬設施項目建設用地需求;省發改委積極爭取安排殯葬設施建設預算內投資;原林業廳指導各地林地墓地復合利用;省住建廳免費設計公益性墓地圖樣。2018年全省已完成新(改、擴)建殯儀館25個,升級改造火化爐150臺(套),建成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公墓)37個,建成農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1.3萬余個。大余縣、鉛山縣、吉水縣、貴溪市、高安市等25個縣(市、區)全面建成城鄉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同時,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盡量不推山、不砍樹、不上大型機械,實現“墓在林中、墓在景中”的效果。

  提升管理服務能力,強化監管力度。舉辦全省殯葬單位管理服務能力提升培訓班,提高管理能力,提升服務水平。推動殯葬服務單位管辦分離體制改革,實行殯葬“一條龍”便民服務舉措,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行免費火化等相關費用在殯葬服務單位直接核免。嚴格執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實行免費項目、收費標準、服務流程等“六公開”。各地殯葬服務單位加強人員配備,升級新(改、擴)建殯儀館,加快環保火化爐改造,增加遺體接運車輛,不斷提升服務配置。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成立服務公司統一管理、紅白理事會管理等多種形式,加強農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日常管理。吉安市、撫州市等部分縣區還在鄉鎮配備多個冰棺免費供給喪屬使用。目前,殯葬信息化建設已完成省級部署安裝,正在推進試點工作,預計今年6月可在全省鋪開,方便群眾治喪。

  規范殯葬用品市場秩序。加強殯葬服務單位的日常監管,完善制度措施,開展明察暗訪,依法通報處罰,規范經營管理。省直12個部門聯合開展了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對公墓建設運營、殯葬服務、中介服務和喪葬用品銷售中存在的十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治理。各地細化舉措,狠抓落實,2018年全省依法整治關停棺木加工銷售店鋪2404家、違規生產加工大墓碑店鋪1693家;治理“三沿六區”內散埋亂葬墳墓和大墓、豪華墓、活人墓等53.4萬余穴,均采取就地深埋、去墳頭、改小改臥、綠化遮擋等方式;把殯葬陋習治理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創建和美麗鄉村建設內容,加大城市辦喪擾民、沿街游喪等違規行為的執法力度。

  建立綠色殯葬獎補激勵機制。省政府連續兩年把“建立綠色殯葬獎補激勵機制”納入50件民生實事中。省民政廳、省財政廳聯合出臺了政策文件,明確了獎補范圍、獎補內容、獎補辦法、資金籌集等內容,各地根據當地實際和財力狀況,建立了節地生態安葬和不保留骨灰獎補制度,完善主動遷移散埋亂葬墳墓獎補制度。景德鎮市對骨灰深埋、撒散、江(河)葬的,獎補2000元/例,實行花壇葬、樹葬、草坪葬等節地安葬的,獎補1000元/例;南昌市灣里區、經開區、高新區對不保留骨灰獎補3000元/例;鷹潭市月湖區江葬獎補5000元/例,花葬樹葬獎補2000元/例;贛州市石城縣對骨灰樹葬、花葬的獎補4500元/例,實行海葬、骨灰撒散的獎補5500元/例。各地農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嚴格實行政府定價,一般不超過2000元/穴(格)或按年收取20元-50元管理費,高安市、東鄉區、吉水縣等地實行免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2.2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