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昕
近年來,浙江省安吉縣民政局地名辦致力于地名文化的傳承和挖掘,通過“三個注重”做好該縣的地名文化建設和保護工作。
注重保存老地名,規范新地名
認真做好地名規劃和地名文化遺產保護
地名文化蘊含城市文化特有的精神價值,每一個歷史文化名城都包含大量的獨具特色的地名文化。在城市建設中,安吉縣以提高城市歷史文化品位的視角,充分認識地名文化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2012年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試點縣的普查成果轉化基礎上,安吉縣根據該縣歷史文化實際,對地名進行有效分類,建立歷史地名保護名錄。同時,在此基礎上按照保存具有價值的老地名,規范新地名的思路制定了《安吉縣城地名總體規劃(2012-2020)》。該規劃明確了地名文化保護范圍和地名文化保護對象。特別是在老城片區、靈峰片區充分考慮了歷史地名的含義。隨后,安吉縣內較大的鄉鎮(街道)開展了分規劃的制定,制定了遞鋪街道、靈峰街道、梅溪鎮、天子湖鎮的地名規劃。
此外,安吉縣還制訂了《安吉縣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編撰工作方案》,方案由安吉縣地名專家庫成員為主要編撰人員制定。方案還發布了安吉縣地名文化遺產目錄,共計70條。安吉縣通過微信、電視、報紙等形式對目錄進行宣傳。
注重規范地名命名更名
保持地名穩定性
地名的使用和群眾生活息息相關,不能朝令夕改,應保持地名的穩定性。近年來,安吉縣政府高度重視地名命名和使用工作,明確縣地名委員會辦公室承擔該縣的地名管理工作,多次召集城建、公安、交通、規劃、國土、房管等部門的協調會,規范地名命名更名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切實可操作的地名命名申報程序。同時,針對各部門聯動做好全縣標準地名使用達成一致,并決定對涉及面廣、特別重要的地名命名采取媒體公示讓廣大群眾積極參與。例如,禹山塢片區、孝源文教新區道路命名前后經過廣泛征集,征求專家意見,形成初步命名方案后,再通過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征求意見,縣政府批準正式命名方案向社會公布等民主程序。正因如此,新命名的道路名稱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安吉市民的認可。
注重挖掘民間地名文化
開展地名文化宣傳
在2012年全國第二次地名普查試點縣的有利條件下,安吉縣堅持挖掘地名文化,注重地名文化宣傳。邀請相關專家、學者成立地名志編撰小組,在1984年版地名志和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的基礎上撰寫新版地名志。新版地名志的編撰過程中,明確了地名志應注意歷史傳承和現實含義,準確表述各類地名的標準地名、地理位置、名稱來歷、含義和演變、歷史沿革以及其自然地理、社會歷史和經濟文化狀況等地理實體特征及相關信息。此外,由安吉縣地名委員會、文廣新局、民政局聯合編寫的《鄉名源記》于2016年7月正式出版發行。該書集中展示了安吉縣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地名故事,其中150個地名故事從安吉縣的由來,講到了各個村名的演變。
安吉縣還借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宣傳之機,向社會征集各類老地名和老地名故事。通過有獎征集的形式,運用報紙、網絡、安吉政府微博平臺,安吉民政、安吉發布等微信公眾平臺將征集信息廣泛發出,通過設立獎項吸引更多的市民參與到此次地名文化征集中。優秀作品以展板、微信發布等形式宣傳到安吉市民身邊。在安吉民政微信上特設了安吉地名故事專欄,并且每天評出最佳留言贈送流量,讓更多的安吉人能接觸到我們的地名文化,感覺安吉的歷史文化。
除此之外,安吉縣還創新開設了“探古跡、覓歷史、訪地名、聽故事”的群眾性“文化之旅”活動,即發動組織社會各界關心、關注安吉歷史、古跡、地名等文化遺產保護的人士,在地名專家程永軍的帶領和講解下,實地考察這些文物古跡和歷史地名。自2016年年初開始到目前,“文化之旅”活動已舉辦了11期,參與人數達400余人。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