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駱澤銘 莫冠婷
今年以來,按照國家和廣東省的部署要求,廣東民政聯合有關部門先后組織開展了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行動和民政系統財務收支專項治理行動,集中整治相關領域突出問題,堅決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目前,專項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殯葬整治排查出142個問題
根據民政部等9部門的統一部署,今年7月起,廣東開展全省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廣東省政府高度重視專項整治行動,成立省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省民政廳等12部門聯合制訂《廣東省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將專項整治范圍擴大至三大類、15種突出問題,時間從三個月延長至半年。目前,排查出142個問題,主要集中在無人認領遺體處理、公墓未依法辦理或補辦建設用地手續以及建造、出售(租)超規定面積墓穴(墓位)等方面。
省民政廳牽頭推進專項整治行動,聯合省公安廳組織開展了全省長期存放無人認領遺體處理專項行動;省發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組織開展了殯葬服務收費專項檢查行動;省環境保護廳強化殯葬活動的環境監管與督導,推動殯儀館建設項目平穩落地;省國土資源廳組織開展殯葬用地保障情況清查工作。
省、市、縣三級對外公開了投訴舉報電話,廣泛收集問題線索。 各市、縣自查涵蓋了全省89個殯儀館、240個監管執法機構、96個經營性公墓、532個城鎮公益性安葬(放)設施、1871個農村公益性安葬(放)設施、95個宗教活動場所(含廣州6個宗教公墓)、530個醫療機構太平間、48個中介服務機構。
各地邊查邊改,真改實改。廣州市發布通告,整治違法接運遺體問題;和平縣依法整治殯葬服務樂隊亂收費和辦喪擾民問題;五華縣開展違規建墳專項整治,查處違規建墳行為。據統計,僅7月份,全省各殯儀館已依法處理長期存放無人認領遺體156具。
低保專項行動治理七類問題
根據民政部統一部署,今年5月,廣東省針對農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專門制訂了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并成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小組,在全省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農村低保專項治理行動。
各地迅速行動,各市、縣(市、區)民政部門均成立由一把手擔任組長的專項治理工作小組,瞄準加強低保與扶貧銜接、核對系統使用、困難群眾實際需求、多途徑復查、農村低保腐敗問題、工作作風、基層救助能力建設七類重點問題,制訂具體實施方案,立行立改。
在加強低保與扶貧銜接方面,各地民政部門會同扶貧部門走村入戶,全面摸清未脫貧建檔立卡相對貧困戶中完全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貧困人口底數,并將其中的8786人納入低保。在核對系統使用及多途徑復查方面,主動協助10750戶不能自主申請的困難家庭申請低保救助,并對近一年來曾提交申請但未通過審批的家庭以及動態管理退出低保的家庭重新走訪、逐一核實。在強化基層救助能力建設方面,除省級每年安排3540萬元工作經費外,2018年,全省市、縣兩級落實低保工作經費4470萬元,保障低保日常工作運轉,縣、鎮兩級共配備社會救助工作人員3541名,其中,政府購買服務1649名,初步實現基層事有人干、責有人負。
此外,省、市、縣三級全部設立投訴舉報熱線,進一步暢通溝通渠道,傾聽群眾需求,回應群眾呼聲。針對群眾反映的只看收入不看支出、入戶核查難以量化、與扶貧政策銜接不夠細化等問題,各地著眼長效完善政策。東莞市政府出臺低收入家庭認定政策,進一步擴大救助范圍;江門市政府出臺實施方案,推進低保和扶貧政策有機融合,建立常態化、全覆蓋的城鄉精準扶貧的長效機制。
民政財務治理查改同步重實效
從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廣東在全省民政系統包括各級民政部門及直屬機構,開展民政財務收支專項治理工作。專項治理行動將存在的問題細分為內控管理、審批管理、使用管理、物資管理及監督管理5個方面,共9個大項、33個小問題,對突出問題進行針對性整改。
在省民政廳召開全省民政財務工作會議部署專項整治行動后,全省21個地級市均召開會議,向縣(市、區)民政局傳達部署專項治理工作,廣州等19個市還成立財務收支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部署自查工作。在此基礎上,各地多管齊下扎實推進,中山市民政局聯合市紀委監察委共同組織實施專項整治行動,由民政局、鎮區紀委(紀工委)、財政、審計等部門組成工作組開展全面核查;肇慶市民政局與市紀委監察委駐局紀檢組聯合成立民政專項治理督查組開展督查工作。
在專項行動中,各地邊查邊改,并通過建章立制落實長效機制。中山市在全面核查的基礎上,對低保、殘疾人、醫療救助、臨時救助資金等重點突破,重點排查虛報冒領、侵吞公款、失職瀆職等問題;此外,還修訂了民生民政專項資金審批管理程序及制度。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