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全國政協委員劉紅宇: 培養公益組織法律素養 提高公益組織訴訟能力

時間:2019-03-1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路建英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17-2018》白皮書顯示,2018年,全國法院共受理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737件,審結1252件;受理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65件,審結16件。另外,經民政部認定的全國具備提起環境公益訴訟資格的社會組織有700余家,但自2015年至2017年3年間,全國只有25家社會組織提起過環境公益訴訟,并且多數都是幾家社會組織作為共同原告起訴。

  由此可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搞得如火如荼,成效顯著,而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的案件數量仍然偏少。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紅宇建議,鼓勵社會組織依法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增強相關社會組織公益訴訟能力,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社會作用。

  針對公益訴訟成本高昂的問題,劉紅宇建議,人民法院對于公益訴訟的訴訟費予以緩交、免交,由司法行政機關將公益訴訟納入免費法律援助范疇,并由稅務部門對參與公益訴訟的律師予以個稅優惠。同時,設立“超級基金”,用以墊付社會組織在公益訴訟中需要承擔的司法鑒定等相關費用。

  就如何進一步提高公益訴訟專業水平和知識儲備問題,劉紅宇認為,國家相關部門應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公益訴訟專業能力培訓、典型案例宣講、舉辦專業論壇等,鼓勵律師以個人身份加入相關社會組織,增強社會組織參與公益訴訟的能力。

  在配套法律法規和政策扶持方面,劉紅宇提出,要及時清理相關限制、歧視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的政策,探索建立諸如提高社會組織管理費收取比例、增加對于提起公益訴訟社會組織的捐贈者的稅收抵扣額度、對于公益訴訟先進社會組織予以表彰獎勵等相關制度,并明確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后相關賠償金額的使用細則。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3.1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