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圍繞“智慧養老、睦鄰楊浦”核心理念 探索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路徑

時間:2019-06-2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 俊

  在大學校區云集、創業青年匯聚的上海市楊浦區,近年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也駛入了“創新”快車道,多方力量、多重要素跨界融合,應對老齡化挑戰。

  楊浦區老年人口和高齡老人數量一直在上海位居前列。截至2018年底,楊浦區戶籍老年人口39.2萬人,占該區總人口的36.5%,80周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6.53萬人,占該區老年人口的16.66%。至“十三五”末,楊浦區戶籍老年人口可能達到43萬人,老齡化比重可能超過40%。另據預測,至2025年楊浦區戶籍老年人口將達到峰值46.7萬人。

  “‘十三五’以來,楊浦區始終將養老工作作為民生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緊緊圍繞‘9073’養老基本格局,以科學構建‘五位一體’養老服務體系為總目標,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努力推進養老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楊浦區民政局局長明依介紹,去年楊浦區入選全國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目前正圍繞“智慧養老、睦鄰楊浦”核心理念,積極推進“睦鄰+精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鼓勵老舊廠房改建養老機構

  2014年,上海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整合和改造企業廠房、商業設施和其他可用社會資源興辦養老機構。“上海中心城區土地資源緊缺,但楊浦百年工業積淀下了不少老舊廠房資源,成為我們獨有的發展優勢。”明依表示,區民政局會同區規劃資源、建設管理、生態環境及消防等部門對重點項目進行個案研究,在審批環節跨前協調,積極破解社會力量利用老舊廠房改建養老機構的瓶頸問題。

  據了解,目前楊浦區建成的74家養老機構中,30%是利用老廠房改造而成,近年來已先后完成延吉耆樂園、光大匯晨長白、遼源西路等6個工業廠房改建項目,今年還將繼續推進平涼路綜合養老項目建設。

  推進醫養結合融合發展

  這兩年,上海聚焦失能失智老人服務“剛需”,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日漸完善。記者在楊浦區五角場街道了解到,這個街道共有1家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5家敬老院、1家護理院、1家長者照護之家、3家綜合型助餐點、3家單一型助餐點、3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32個標準化老年活動室、7家睦鄰中心、3家養老便民小屋,形成了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輻射片區、居家養老設施服務社區、基礎照護指導進入家庭的為老服務網格化供給體系。

  五角場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為民介紹,街道建立了醫養結合的陣地,在現有為老設施中設置醫養結合服務點,配備必要設施提供專業支持,定期開展中醫理療、運動指導、康復器具使用等項目,并加大社區宣傳,增強項目對老人的黏性。街道還引入專業醫療、護理機構、區級公辦養老機構的社會優質服務資源,開展護老者之家、預防失智運動干預、醫療康復等項目,為失能老人家庭照護提供持續性支持服務,并在養老院和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設醫療機構、護理站。

  記者從區民政局了解到,在福象新江灣城養老院及五角場衛生中心新建項目中,將養老與醫療功能同步規劃、合并建設,成為楊浦“醫養結合”模式的標桿建筑。福象新江灣城老年福利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毗鄰設置,于2017年投入運營;五角場衛生中心新建項目于2018年底正式開工,其中有三層為養老院。

  該區養老院還通過與二級醫療機構合作共建,開展“養老-醫療-養生”三位一體服務,把日常照料、長期護理及醫療服務無縫融合。區社會福利院與中醫醫院進行了合作,中醫醫院每周兩次派醫護人員至院內開展醫療診治、康復訓練及預防保健服務,既延伸了醫院的服務半徑,也解決了住養老人的“就醫難”問題。

  啟動楊浦長者助餐服務大升級

  “今年以來,楊浦區圍繞設施數量及供餐能力兩個‘翻番’的核心目標,全面啟動楊浦老年人助餐服務升級版。”明依表示,楊浦區落實設施建設全覆蓋、餐食選擇全口味、服務對象全人群、用餐時間全天候的要求,推進重點設施布局。

  據相關規劃,社區長者食堂主要集膳食加工配置、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為一體,供餐能力在150客/餐以上,2019年計劃新建6家,至2022年底總數不少于25家;老年助餐點強調助餐服務“睦鄰元素”,以就近集中用餐或中轉外送等功能為主,供餐能力在10客/餐以上,2019年計劃新建17家,至2022年底總數不少于90家;中央廚房主要整合楊浦園區、營區、校區等優勢資源,通過構建從中央廚房到老年助餐點再到老年人家庭的三階功能布局,探索建立以中央廚房為核心的餐食物流配送體系。2019年計劃認定中央廚房1家至2家,至2022年底全區供餐單位達到3家。

  據悉,目前楊浦區全新的“睦鄰小廚”形象logo已出爐,接下來將在全區廣泛推廣。將做好日常監管,每半年向社會通報一次監管結果,對社區長者食堂開展定星定級,探索建立合格供應商制度,培育一批優秀助餐服務品牌。對保基本套餐實施政府定價,做好其他套餐及自選菜品價格指導;落實市級一次性建設補貼政策,并對新建社區長者食堂給予區級配套補貼;計劃對享受助餐的困難老人給予餐食補貼,對行動不便老人給予送餐補貼;每年給予優秀中央廚房、社區長者食堂及老年助餐點一定數額獎補;并鼓勵街道鎮因地制宜加強創新。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6.21)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