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 佳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這是新時代民政工作的重要責任。
“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這是新時代民政工作的主要著力點。
“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這是新時代民政工作的重點任務。
分組討論現場,與會代表紛紛表示,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后,非常振奮,備受鼓舞,深感責任重大。
“浙江是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在浙江工作期間,總書記最牽掛困難群眾的安危冷暖,多次下基層訪貧問苦,對人民群眾充滿深厚感情?!闭憬〈肀硎?,“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字里行間體現出一以貫之的人民立場和造福民生的大愛之心,飽含了對民政工作的殷切期待,為新時期民政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河南省代表表示:“通過此次會議,深感黨中央、國務院對民政工作真重視,新時代民政工作任務繁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政工作極其重要,落實新時代民政工作要下真功夫?!?/span>
“我最愿意到民政一線,這里給了我很多感動。”天津市代表還記得,有一次跟著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上街巡邏,在橋洞下發現一名狂犬病患者,救助人員趁著患者思維清楚的時候,跟他聊天,問個人信息和家庭住址。“萬一救助隊員受傷,可能會被傳染。可是他們都不顧自身安危,這讓我很震撼。每次走訪‘兒童村’、福利院、低保家庭等,都會受到群眾稱贊?!?/span>
如何貫徹落實全國民政會議精神?代表們帶著問題思考,瞄著短板補齊,精準化、社會化、體系建設等成為代表們討論的高頻詞。
寧夏回族自治區代表直指民政事業發展的短板,“我認為兜底保障工作要在精準化、信息化上下功夫。民政保障對象不少人是動態變化的,通過一次徹底的核查,不僅要建立起困難群眾檔案,還要利用互聯網建立起動態管理機制?!?/span>
我國有近2.5億老年人,老年人口規模之大,發展速度之快,養老負擔之重,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人口老齡化形勢異常嚴峻,要及早應對、科學應對、綜合應對,抓住寶貴的窗口期,加快發展各類養老服務,為將來人口老齡化高峰做好準備。
如何應對?怎么抓住窗口期?“我們亟須在養老體系建設上破題,發揮好社會力量和社區力量?!睂幭拇肀硎?。
“通過多年探索實踐,我們發現城市老人最喜歡社區和居家養老,農村老人更容易接受鄰里互助養老。但現在,養老設施特別是社區養老設施有很大缺口。應該將養老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有為老服務?!焙幽鲜〈斫ㄗh。
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特別關心“一老一小”問題。教育部代表表示,在殘疾人、留守兒童、困難群體等培訓教育方面,教育與民政部門合作頗多。特別是近幾年,教育部門在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方面下了大力氣,使90%的留守兒童得到教育和關愛。
在3個小時的討論中,代表熱議的話題很多,件件事關百姓切身利益。兜底保障的精準化,養老體系的建立完善,社會治理的水平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的增強……無不印證了總書記重要指示中提到的“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span>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