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 錚
2018年3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深情指出:“誰是最可愛的人,不要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讓軍人受到尊崇,這是最基本的,這個要保障?!?/span>
次日,國務院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出爐。
2018年4月16日,退役軍人事務部掛牌儀式和成立大會在京舉行。自此,該部的一舉一動都在聚光燈下,備受社會關注……
2019年4月16日,是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一周年的日子。一年來,這個部門做了什么,讓服務對象得到了哪些實惠?是該盤點一下了。
夯實家底工程,從根本上著眼健全法律法規政策體系
退役軍人事務部領導稱新部是“白手起家、平地起樓”,既然是“白手”,那么趕緊夯實家底是當務之急;既然是“起樓”,這樓怎么蓋?——大家來蓋。
退役軍人事務部組建伊始,就把起草《退役軍人保障法》作為一項最基礎性的工作,列為“家底工程”重點推進。
2018年7月19日,成立不滿百日的退役軍人事務部邀請眾多軍地代表參加該法草案初稿征求意見座談會,此后一年內,多次聽取軍地各方面各層面意見。同時,啟動全面清理退役軍人工作法律政策工作,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所有涉及退役軍人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大盤點,搭建退役軍人工作的“四梁八柱”。
2019年3月3日,退役軍人事務部黨組書記、部長孫紹騁在2019年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今年將著手制定11部法規和17個政策性文件。其中“重頭戲”是《退役軍人保障法》和《關于加強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的意見》。如果進展順利,《退役軍人保障法》今年下半年可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隨著時間和工作的推進,該法呼之欲出。
配齊人地財務,在基礎上著力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建設
建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是為解決政策落實、服務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事關基層基礎穩定、事關工作力量能力、事關群眾冷暖。根據中央部署,退役軍人事務部著力在構建政府強力主導、服務體系積極作為、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三駕馬車”工作新格局上下工夫。
2018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主持召開部分省份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工作推進會,指出退役軍人政策落實情況已納入當年國務院大督查重點范圍。
2019年1月26日,在全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推進會上,孫春蘭強調,加快建立健全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實現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
整一個月后,2月26日,國家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省以下各級目前正積極組建,未來從中央到地方覆蓋城鄉的“五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成果可期。
開展政策創制,加大力度讓服務對象得更多關愛實惠
一年來,退役軍人事務部先后圍繞退役軍人接收安置、優待撫恤、就業創業和關心關愛等方面出臺了十多個政策性文件,給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帶來了更多實惠。請看:
2018年,全軍共有8.2萬余名干部轉業地方工作,其中計劃分配4.9萬余名,自主擇業3.2萬余名;4500余名現役干部轉改軍隊文職人員;安置隨調配偶1800余名,隨遷家屬子女1萬余名。
2018年共接收安置40多萬名退役士兵,實現了14個行業123家中央企業接收安置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全覆蓋,提供崗位1.5萬余個。
2018年離退休干部和退休士官移交安置計劃7384人,實際接收9600余人,超額完成30.4%。
各級共組織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專場招聘會300多次,提供就業崗位60多萬個,組織20多萬名退役軍人參加就業創業培訓。
部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提標時間由每年10月1日提前到8月1日,平均提高幅度10%。
2019年3月19日,退役軍人事務部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10家銀行在京簽署擁軍優撫合作協議。打通了為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提供優先、優質、優惠的金融服務綠色通道。
弘揚時代正氣,真情實策營造出崇軍愛軍擁軍正能量
榮譽是軍人的第二生命。一年來,退役軍人事務部堅決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堅持精神激勵與物質保障并重,堅持價值導向,加強英烈紀念設施管理,定期開展表彰獎勵,發掘推廣先進典型,激勵廣大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
一年來,從名單公示到頒獎晚會、全國巡講,“最美退役軍人”已經成為退役軍人實現華麗轉身、追求人生理想的新時代典范,不能不說這與中宣部、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開展并共同推進的“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息息相關。
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工作自去年八一前夕推進實施以來,退役軍人事務部一直密切關注并跟蹤指導,就在前幾天,4月4日又下發通知,強調注重和突出懸掛光榮牌的儀式感,提高懸掛對象的滿意度,真正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送到每位服務對象的心坎上。
2019年4月1日-3日,第六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與安葬儀式在國際關注中順利完成,并且實現了“報、網、端、微、屏”全媒體呈現,社會反響熱烈。
一年來,備受關注的軍人公墓規劃建設也在蹄疾步穩推進……
開門辦公行政,把握導向暢通渠道提升部門公信力
不僅要開門立法,還要開門行政。一年來,退役軍人事務部把握輿論導向,積極營造支持退役軍人工作的濃厚社會氛圍;暢通信訪渠道,確保每名來訪退役軍人都得到認真及時接待;開展信息采集,為加強服務保障體系和工作運行體系建設奠定基礎。
一年來,國新辦舉行了退役軍人事務部工作進展及相關政策發布會、“最美退役軍人”典型代表與新聞媒體見面會,退役軍人事務部多次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傳工作座談會等,樹立了部門形象,及時正面發聲、解疑釋惑。
2018年4月17日,就在退役軍人事務部掛牌成立的第二天,即開始接待退役軍人來訪、辦理退役軍人來信;9月1日,退役軍人事務部網上信訪系統正式上線,“讓數據信息多跑路,讓退役軍人少跑腿”。
2018年8月,退役軍人事務部部署開展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采集工作,經過第一階段信息檔案,第二階段的全面摸清各類對象綜合情況工作預計也會于近期完成。
一年來,退役軍人事務部在“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大路上闊步前行,這是宗旨是初衷,是新時代中的使命和強軍路上的擔當。
路還長,看作為。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