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誰念西風獨自涼 ——記江西省南昌市殯葬管理處火化機械維修工兼火化工魏中山

時間:2019-04-3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李建永

  又到清明。

  孔子曰:“死生亦大矣。”對國人影響深遠的儒家傳統(tǒng)文化,向來講究“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慎終”指慎重地辦理父輩、祖輩的喪事;“追遠”指虔敬地祭祀和緬懷逝去的先人。不忘“根本”,故“民德歸厚”。所以有些地方至今在操辦喪事時,還在門上貼著“慎終須盡三年孝,追遠長存一片心”的素聯(lián)。

  然而,一方面講究“慎終追遠”;另一方面,對具體從事“慎終”和“追遠”工作的殯葬管理工作人員,社會上還存在著一定的世俗偏見。值此清明時節(jié),去了解一下“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的殯葬管理工作者,是怎樣面對工作、生活、社會乃至大千世界的?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江西省南昌市殯葬管理處火化機械維修工兼火化工魏中山。

  留下來,賺錢改變生活

  1977年8月,魏中山出生于江西省奉新縣赤岸鎮(zhèn)黃城村的一戶普通農家。在讀初中二年級時,魏中山的父親不幸去世,生活重擔一下壓在了母親身上。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初中畢業(yè)后,魏中山不得不輟學,進入工廠打工維持生計。為了能有一份謀生的活計,魏中山進入專門制造火化機的江西南方火化機械廠,成為一名電氣修理學徒工。

  1994年,全國很多殯儀館都開始安裝或更換新式火化機。剛剛參加工作僅半年的魏中山也跟隨師傅來到河南,為平頂山一家殯儀館安裝新式火化機。年僅17歲的他第一次出遠門。這一次經(jīng)歷,魏中山至今記憶猶新。

  從安裝到正式點火運行,一臺火化機的安裝時間需要兩個月。原本以為只是單純地安裝調試機器,但來到平頂山,魏中山看到當?shù)氐氖┕l件后,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他和師傅在安裝新的火化機時,殯儀館其他的火化機還在不間斷地工作著,看著一具具遺體被送入火化機,讓從來未曾直面遺體的他感到非常害怕。白天,魏中山跟著師傅在車間安裝火化機;晚上,師傅在火化車間休息,他獨自一個人到車間外的工棚睡覺。

  面對生活的艱辛,魏中山并沒有太多的選擇。如果繼續(xù)留下,一個月30多元錢的收入,能夠減輕家中負擔;一旦回家,沒有技術的他只能靠種田為生。最終,在師傅的勸說下,魏中山選擇了留下。從1994年到現(xiàn)在,魏中山在殯葬行業(yè)一干就是25年。“留下,賺錢改變生活”,這就是他入行時最樸實也是最真實的想法。

  從跟著師傅學習,到獨自上門安裝,在南方火化機械廠當學徒的兩年里,魏中山學會了火化機的整套安裝、調試、運行等流程。盡管只有初中學歷,但肯鉆研的他,在技術上已經(jīng)可以獨當一面。1996年,南昌市殯儀館申報全國首家“一級殯儀館”,不僅要增加火化機的數(shù)量,還要增加一系列的配套硬件。魏中山被南方火化機械廠派駐到南昌,成為廠家駐點員工。

  南昌市殯儀館早期使用的部分火化機型號老舊,經(jīng)常出現(xiàn)機械故障。在駐點工作的前幾年,魏中山不僅要負責安裝調試新的火化機,還要幫著維護舊的火化機。5年的駐點時間,讓這個曾經(jīng)害怕面對遺體的年輕人,成為南昌市殯儀館不可或缺的一員。

  2001年,魏中山從南方火化機械廠辭職,正式進入南昌市殯儀館,成為一名編外聘用人員,更成為這里的火化機械專業(yè)技術人才。為了讓他更安心地工作,2008年,單位又把他以“特殊人才”引進,解決其后顧之憂。這也是時至今日,南昌市殯儀館唯一一個以“特殊人才”引進的特殊員工。

  少誰都行,就是不能少了他

  從事殯葬工作的人都知道,殯儀館最累的就是火化車間,全年無休假,24小時服務。按照南昌市當?shù)刂螁柿曀祝腔以谥形?2點前必須下葬。因此,每天早上6點至9點之間是火化車間最忙碌的時段,一旦火化機出現(xiàn)問題,必須盡快進行處理,不能耽誤骨灰下葬時間。

  為了保證火化機能夠正常使用,只要是值班的日子,魏中山早上5點就準時來到火化車間,開始為一天的工作做準備。預先調試火化機,有問題及時檢修。用他的話說,只要有火化任務,他就必須在場,不能因為火化機出故障,再次傷害到逝者家屬傷痛的心靈,影響到單位的聲譽。

  在領導和同事的眼里,單位少了誰都行,就是少不了魏中山。

  2007年12月的一天,夜里2時許,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把熟睡中的魏中山驚醒,他立刻意識到可能有緊急任務。那天深夜,從醫(yī)院送來了一具遺體,逝者是外地人,按照當?shù)氐膯试崃曀祝覍傧M鼙M快火化遺體,以便趕在清晨6點前將其骨灰?guī)Щ乩霞蚁略帷?/span>

  在辦理完火化手續(xù)后,火化車間的值班工作人員將遺體推入了4號火化機。

  然而,剛剛啟動20分鐘的火化機突然停止工作,值班人員一邊向家屬解釋,一邊立即打電話給魏中山,希望他能趕來檢查維修。魏中山頂著嚴寒,騎著摩托車從家里趕到火化車間。經(jīng)過檢修,原來是火化機油路管線堵塞,導致了油槍堵塞。魏中山拆除了油槍、疏通了堵塞的油路、排出了管道內的空氣,不到20分鐘,機器重新啟動。

  這樣的事情,在魏中山25年工作當中不勝枚舉。

  正是這種高度的責任心,主動加班加點維修成為他的家常便飯,從而保障了火化設備在每年火化8000多具遺體的情況下,沒有發(fā)生過一起安全生產(chǎn)事故。

  想干好,就要用能力說話

  在許多人印象中,火化師的工作只是站在火化機前按下電鈕。可大家不知道,為了按下這個電鈕后火化機不出現(xiàn)問題,魏中山要不斷地自我學習。他說:“既然選擇了火化機械維修這一行,就要干好,就要用能力說話。”

  為了熟練掌握新的維修技術,只有初中文化的魏中山再次撿起書本。在他的值班室里,《三菱FX系列》《西門子S7-200系列》等PLC可編程控制器培訓及視頻精講叢書,堆積在辦公桌上,翻開書本,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各樣的公式和程序代碼。他還買來電腦自動化、單片機原理等方面的專業(yè)書籍,利用工作間隙和點點滴滴的業(yè)余時間,刻苦鉆研工作原理、程序編譯、能耗控制、機電維修等專業(yè)知識,枯燥的學習對他而言卻是樂在其中。自學搞不懂的地方,魏中山就自費在機電學校進行研修,經(jīng)常請教老師和同學,遇到有新的想法立即動手試驗,并對試驗結果進行系統(tǒng)總結。經(jīng)過幾年的刻苦鉆研,他完全掌握了揀灰爐工作原理,克服了維修技術的瓶頸和難點。“鉆勁”十足的魏中山,通過不斷摸索,對揀灰爐設備進行了重新編程,對實踐操作中的每一個數(shù)據(jù)進行詳細分析,計算合理的火化時間,調整入口進氧量,改造油槍角度,充分利用熱風管的循環(huán)二次供熱原理,有效提高爐膛溫度,遺體單具耗油量由原來的30公升降至現(xiàn)在8至15公升。僅此一項,每年為單位節(jié)約用油成本幾十萬元。

  2015年,通過層層選拔,魏中山第一次站在由民政部主辦的“全國首屆遺體火化師職業(yè)技能競賽”決賽現(xiàn)場。在通過“火化準備、遺體入爐、遺體火化、骨灰處理、火化設備保養(yǎng)與維護、培訓指導和業(yè)務管理”等多個方面的技能考試后,魏中山從來自全國2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的54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了第三名的優(yōu)異成績,獲得了“特等獎”及“全國技術能手”光榮稱號。2017年,魏中山再次憑借精湛的遺體火化(特種儀器維修)技術,榮膺南昌市首屆“洪城工匠”。

  從一名只有初中學歷的維修工,到自學成才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從七尺爐前的一線火化工,到省市勞動模范、江西省技術能手、江西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殯葬工作先進個人……多年來,作為生命最后的“擺渡人”,魏中山獲得了諸多榮譽,但他始終扎根在殯葬管理處火化師這個特殊的工作崗位上。

  要奮斗,奮斗本身就是幸福

  魏中山常說:“我是農村娃,沒有優(yōu)越條件,所以我更要努力奮斗,我希望自己生活幸福,但幸福只有靠自己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出來。”幸福生活靠奮斗,奮斗本身就是幸福。簡單的話語,折射出一個勞動者最質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為了方便群眾,殯儀館全年無休假,24小時對外服務。盛夏時節(jié)室外氣溫有時達到38℃,火化車間更是高達50℃以上。整個火化車間熱浪滾滾,氣味刺鼻,魏中山從不叫苦叫累,“環(huán)境越差,火化機越容易出問題”,這樣的想法每天都縈繞在他的腦海中,一日一檢查,三日一檢修,一周一大修,主動加班加點維修保養(yǎng)火化設備,已成他的家常便飯。

  工作的艱巨和辛勞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面對家人的“抱怨”和社會的不理解,給他的心理帶來不小的壓力。

  在基層殯葬部門工作,除夕夜值班是家常便飯。魏中山年年都放棄與家人吃年夜飯的機會,主動申請值夜班。有一年除夕夜,魏中山值班時電話鈴突然響起,一名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在醫(yī)院去世。按照相關要求,遺體需要立即火化。魏中山二話沒說,換上工作服,安排登記、接收遺體、開爐門、傳送遺體、關爐門、點火、揀骨灰……事畢,已是午夜。新的一年就要來臨,望著天空中五彩繽紛的煙火,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兒和老家的母親……

  魏中山的熱情和精力傾注在殯葬事業(yè)上,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假期,在家人身上欠了很多“賬”。妻子常“抱怨”,這么多年來,很少有時間陪孩子,也從來沒有帶家人出去旅游過。不過,這么多年過來,看到單位對丈夫的信賴,同事們對他的認可,妻子也漸漸理解了:“他的工作特殊,單位離不開他,家里的事我就多做一點嘛。”魏中山開心地說:“有家人這份理解和支持,再苦再累自己都會無怨無悔地走下去。”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世俗偏見,從事殯葬行業(yè)的人似乎“低人一等”。魏中山也不例外。出于避諱,除了家人及最要好的朋友,其他人都不知道他的工作。有一次同學聚會,魏中山?jīng)]有接到通知,他知道人家忌諱。一些親朋好友知道他從事殯葬工作之后,也逐漸與他疏遠了。魏中山說,他理解社會對火化師工作的偏見,除了微微一笑,他一般不主動跟人打招呼、握手。春節(jié)期間,除父母、岳父母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不外出拜年。回家后,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不去其他人家串門,而是盡量好好照顧家人。

  難道他不孤獨嗎?孤獨,悲涼。不過,魏中山平靜地說,生離死別的場景見得多了,漸漸地心態(tài)就平和了許多。

  最讓魏中山放心不下的,是正在上高中的兒子。為保護孩子在校不受歧視和排斥,魏中山刻意隱瞞了自己的職業(yè),在家長職業(yè)調查時只填寫“民政局”。讓魏中山特別高興的是,學校老師在家訪時得知他在南昌市殯葬管理處工作,不僅沒有偏見,反而在班會上告訴學生們:“他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從事的行業(yè)是一個偉大的行業(yè)。”

  是啊,全社會都應該對這個“偉大行業(yè)”的工作者,高看一眼,厚愛一分!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4.1)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