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貴州“三區”計劃在貧困縣社會養老中彰顯社工力量

時間:2018-11-2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吳 蔚

位于貴州北部的習水縣,地處川黔渝三地交界,是當年紅軍四渡赤水“第一渡”的地方,既是革命老區,也屬邊遠的山區縣,曾是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2015年7月,貴州省民政廳正式啟動實施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三區”計劃),為這些地區提供社工人才服務,幫助群眾解決各種困難,助力脫貧攻堅,習水成為了首批受援縣。隨后,習水縣民政局創新思路,把“學院派”社工機構遵義師范學院所創辦的遵義市希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引入了“三區”計劃。通過三年多的努力,社工們和習水縣各級民政部門一起,打造了讓人耳目一新的“家庭-學校”社會養老服務模式,為敬老院管理注入新鮮血液,讓革命老區的敬老院煥發更大的活力。

給老人一個“家”

“你們這些孩子就是來玩一兩天,什么事也做不了,就不要浪費我們的時間了。”剛到習水縣土城敬老院開展工作時,一位老人不屑地對社工們說。這句話一直深深地烙在遵義師范學院社工專業教師、遵義市希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督導王亞奇的心里。

問老人們什么都說好,問到需要什么都說不需要,其實就是在排斥和逃避,不愿與社工正面接觸交談。作為一個擁有社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從業人員,王亞奇敏銳地看到了問題所在。“老人們如此冷漠和不信任,根源是親情的缺失。”

隨后,這個由高校社工專業師生組成的、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項目組對習水縣紅衛村、長壩村、天星橋村、紅花村、黔沿村等分散養老的五保老人進行了走訪,并建立了服務對象檔案表。調研的結果引出了一個字——“家”。

與此同時,習水縣民政局也在思考著如何讓“三區”計劃的年輕社工們沉下心來做工作,他們想到的也是“家”字。

對于省廳撥付的專項經費,習水縣民政局專款專用、專戶管理,全額劃撥給了社工團隊。同時,從緊張的辦公經費中擠出專門費用,在辦公場所、社工食宿、活動經費、社工人才培養和宣傳推廣方面給予全面的保障。

基于調研結果和理論研究,習水縣各個敬老院的老年課堂和“家”文化活動陸續開展起來。

結合“學校式”的生活理念,老年課堂以興趣班的形式、團體活動的方法,開展了17種課堂。社工們為老人制定了課程表,掛在敬老院的墻上。

“有次頭天晚上我睡得有點晚,早上想多睡會,一個老人跑來敲門,‘到時間了,該起來跳舞了。’我當時就笑得不行,他們還當起了監工。”桃林鎮敬老院的社工代順艷說,一開始,都是社工們到點提醒,到后來,老人們比社工還積極。

形成“我院是我家”的氛圍

“在敬老院的工作中,提出‘家’的概念并不新鮮,關鍵在于把‘家’文化活動做出老人喜歡的‘味道’。”王亞奇說,秉持“互助”“創新”“堅持”“自我”的理念,習水縣敬老院的“家”文化涵蓋了家的味道、家的回憶、家庭會議、家庭旅行、家讀詩書、家庭勞動、家庭影院、家的故事、家的規則、家的訴說、溫馨的家、我的家人等12種活動。

這些活動看似簡單,其實每一項都在努力發掘“家”文化的特征,培養老人積極參與活動的意識,從而增強其對敬老院的歸屬感,形成一種“我院是我家”的氛圍,讓老人主動參與“家”的管理和建設。

桃林鎮敬老院占地12畝,可以容納98位老人,最多的時候住了97位。可是管理服務人員只有5人——1個院長、1個社工、1個清潔工和2個食堂工人。這樣的人員配備比例看起來不可思議,其實都是因為“家”的力量。

“要讓老人們有家的感覺,就要讓他們參與其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才是真正的老有所樂、老有所養。”項目組在敬老院內實施了有效的管理措施,讓老人們自主參與日常管理。打掃衛生、種菜、養雞等,除了管理人員,身體狀況允許的老人全程參與其中。這幾年,白菜、蘿卜、豇豆等,食堂都不用在外采買,今年中秋節時老人們還吃上了自己養的雞。

“三區”計劃種子已發芽

經過努力,貴州省民政廳“三區”計劃習水縣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的服務目標基本達成,敬老院直接受益服務對象470余人,間接受益920多人,共計開展老年課堂17個825次,“家”文化活動12個550次,招募志愿者5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6次,培養社工人才3名。

項目結束后,項目組撤走了,卻撒下了種子。

代順艷就是其中的一顆。

作為第一批加入“三區”計劃的社工,項目結束后,代順艷決定留在桃林鎮敬老院。

剛參與項目時,老人們的愛答不理曾讓她無助,面對挑戰,這個1993年出生的年輕人全情投入。

付出總有回報。繪畫課上,一位老人指著自己畫里的一個小女孩對她說:“這個是你。”她笑了。聽說項目組要撤走,一位老人從層層疊疊的衣服里掏出一張帶著體溫的100元硬塞給她,她流淚了……這些瞬間讓代順艷決定留下來。

代順艷的男友已經考上了社工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對未來,她滿懷期待:“等他畢業回來,共同創業,在習水建立一個以社工為主體的社會組織。”

在“三區”計劃的影響下,習水縣的志愿服務活動逐漸開展起來,社會服務工作隊在習水發展壯大。敬老院里經常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能力有大小,我們想為老人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名志愿者說。

2018年9月,習水縣正式退出了國家貧困縣。習水縣民政局局長倪軍華說,“三區”計劃為當地脫貧攻堅中的社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的專項評估檢查中,我們的社會養老是零問題,這不得不感謝給我們提供服務的‘三區’計劃項目組。”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1.20)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