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在西城養老,哪也比不了!”
——北京市西城區精心打造首都核心區特色養老服務體系

時間:2018-12-0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 婷

“現在的生活太知足、太幸福啦!沒事兒有人探訪,急事兒有人幫忙,閑著無聊還能來社區玩兒,在西城養老,哪兒也比不了!”84歲的郭連英獨自居住在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街道石頭社區,安享晚年的她幸福滿滿。

讓老年人晚年幸福,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也是首都功能核心區——北京市西城區黨委政府的莊重承諾。

11月8日,國務院副總理、全國老齡委主任孫春蘭出席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全體會議時強調,要努力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

對于西城區而言,這無異于一張事關全體老年人的“民生答卷”。

截至2017年底,西城區戶籍老年人口達到39.1萬人,占全區戶籍人口的27.1%,高齡化、空巢化、失能化疊加。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西城區做足功課,初步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服務為支撐、互聯網為平臺、政策為保障的核心區特色養老服務體系。

“在現有基礎上,我們著力向養老服務人群精準定位、服務需求及時發現、服務項目分類豐富、服務供給標準規范、服務隊伍品牌連鎖、服務資源多元多方、服務選擇方便快捷、服務應對積極前瞻,讓老年人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边@是西城區民政局局長張丁的“改革施工圖”。

2017年11月以來,西城區以創建民政部、財政部全國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為契機,問計于改革,問效于創新,精心做好為老服務頂層設計,加大首都功能核心區養老服務保障力度,積極回應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待。

醫:生命全周期服務

讓老人健康安心

“您能走嗎?大概能走多遠?這里疼不疼?”在北大人民醫院門診五樓的診室里,骨關節科主任林劍浩正在為前來問診的老人檢查腿部關節,對老人的疑問也是耐心回復。

“來我這里問診的95%以上都是老年人,年紀大了,關節都會有問題?!闭f起老年人關節病,林劍浩也很無奈,“醫療不能讓人長生不老,最終還是要回歸疾病預防的本質,作為一名醫生,這是我致力去做的?!?/span>

除了手術、問診的時間,林劍浩經常帶領團隊前往社區,為社區老年人科普骨關節病預防知識及康復護理知識,老年人對此拍手稱快。

今年,西城區充分利用區域內養老服務設施,與林劍浩團隊合作,在社區內廣泛開展老年人骨關節病防治服務?!罢峁﹫龅丶百Y金支持,我們提供技術,充分發揮醫療的預防作用,為社區老年人開展醫療科普、慢病管理以及康復理療服務,以后,這個項目還要擴展開來。”林劍浩對未來充滿期待。

近年來,西城區充分挖掘區域內可利用的醫療資源,秉持著“以健康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結合區域實際,提出了構建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基礎,以高效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為切入點,以有針對性的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為重點,以社區首診、分級診療為目標的緊密型醫聯體,在老年人疾病治療、康復護理、“智慧+遠程”醫療、老年人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了“精細化”的服務。

據西城區衛生計生委主任安學軍介紹,該區共建立264支居家醫生服務隊伍,以全科醫生、社區護士、防保人員為主體,為區域內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健康管理等服務,并與老年人特別是失能、獨居、高齡老年人簽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書”,截至目前,共簽訂協議書24.3萬份,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29.9萬份,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91.58%。

“家庭醫生隊伍可以為老年人提供預防及康復服務,而治療階段,西城區714家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提供了保障。”安學軍告訴記者,“區域內三級以上醫院都開設了老年科,開通了綠色通道,每個街道都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達到82個,為老年人尋醫問診提供了便利。”

生命全周期的醫療服務,臨終關懷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今年,西城區進一步推進安寧療護病房建設,并選取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臨終關懷服務直接納入社區衛生服務功能中,為老年患者提供入戶評估、姑息治療、舒適護理等服務,使臨終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生活質量得以提升,家屬心靈得到撫慰。

養:“三位一體”模式

精準覆蓋全體老年人

今年82歲的馬奶奶行動不便,走路只能依靠助行器,每天早上老伴都會送她到椿樹街道養老照料中心,晚上再接她回家。

“老伴工作忙,又不放心我,中心幫了我們大忙啦。”馬奶奶家離中心走路不過十分鐘,“我每天在這里吃飯,還有工作人員陪我鍛煉、做游戲,生活一點都不寂寞?!?/span>

中心由國安養老運營,目前共有44張床位,長期入住了38位失能失智老年人,還有6張床位,則為馬奶奶這類日間托管和短期托護的老年人專門預留。

“入住老年人在中心內可以享受妥善的照護、醫療、康復等服務,老人住得安心、舒心,這里就是老人的第二個家?!眹拆B老運營一部負責人沃雪原告訴記者,“中心以外的老人,則通過養老服務驛站和入戶的形式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養老服務機構除了提供基本服務外,服務運營商在實踐中也發揮了各自的特色。

在北科養老運營的南小街養老服務驛站,張阿姨正頗有興致地做“訓練板”游戲,在板上亮燈的區域按照順序、在規定時間內放置相應的圖形。

“看似簡單的游戲,卻能起到更深層次的作用?!北本┦锌茖W技術研究院智慧健康養老與服務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建兵解釋道,“老年人身體各項功能逐步衰退,通過身體功能性訓練、音樂輔療、認知能力訓練、園藝手工等活動模塊,不斷刺激老年人各項功能,最終達到活化身體機能的作用。”

“大多數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通過各類養老服務機構都能得到滿足,對于失能、失智、失獨、空巢、高齡等特殊老年人,西城區實現了分類保障、分層精準服務。”西城區民政局副局長王建告訴記者。

西城區在全國首推失能老年人居家照護服務,為中、重度失能老人每月發放400元居家照護服務補貼,用于購買照護服務,激活區域內86家居家照護服務單位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指導等七大類、68小項服務項目;在北京市率先實施居家養老巡視服務,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精神狀態、居住環境等5個方面、25小項內容深入評估,形成相應解決方案,降低危險發生;在全市率先推行老年人綜合津貼制度,提升標準,優化程序,推動基本養老公共服務均衡化;聚焦居家安全,探索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智能化改造,安裝安全預警、報警系統,確保老年人居家安全。

“養老照料中心—養老服務驛站—入戶”的“三位一體”服務模式,充分體現了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格局。

近年來,西城區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增加迅速,全區共有養老服務設施98家,其中社區養老服務驛站54家,養老機構44家,養老床位共4118張,覆蓋了區域內所有老年人。

食:“天字號”工程

給力舌尖上的幸福

民以食為天?!白鲲堧y”“吃飯難”卻成為獨居、失能、高齡老人的普遍難題,西城區以助餐為突破口,把“幸?!倍松狭死夏耆说牟妥?。

來到華天飲食集團慶豐包子鋪二七劇場店,店內的老年餐桌區域吸引了記者的目光。統一的橙黃色格子桌布,便捷的呼叫按鈕,地板進行防滑處理……

前來就餐的韓大爺對華天的服務贊不絕口:“老年餐低糖、低油、低鹽,健康!坐在這里一按呼叫按鈕,就有服務員來點餐、送餐、添水、結賬,方便!我每天都來!”

“華天目前在西城區有50多個門店,都設置了老年餐桌,統一標識、統一設施、統一標準,保障老年人用餐安全的同時,為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就餐體驗?!北本┤A天飲食集團公司總經理賈飛躍告訴記者,“老年人可以刷老年卡進行消費,僅二七劇場路店,平均每天就可以接待老年人40余人次,不方便來店里的老年人,我們還可以提供送餐服務。”

早在1992年,華天集團就牽頭成立北京市西城區飲食行業協會。截至目前,協會會員餐飲企業達到318家,覆蓋全區15個街道、263個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優先、優質、優惠的“三優”服務。

“我們定期邀請營養專家、管理專家、星級廚師,對會員企業內管理人員、采購人員、廚師分別進行培訓,為老年人提供經得住檢驗、品質良心的餐飲服務?!睋f會副會長杜學洲介紹,協會在改善老年人餐飲習慣、餐飲觀念方面高度重視,“根據老年人易得的5種慢病,先后編寫了4套《社區老年人菜譜》,免費發放給社區老年人,不斷提升他們的健康飲食意識?!?/span>

近年來,西城區為充分發動區域內優質餐飲企業參與為老服務,給予養老助餐單位營業額6%的補貼,2017年度,共發放補貼36.1萬元,服務老年人252萬人次。

“餐飲企業的積極參與,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各街道也與餐飲企業密切配合,初步形成了區域養老助餐送餐的全覆蓋,保障了全區老年人群體的就餐需求。”西城區老齡辦主任趙文利告訴記者,西城區還在全國首創“老年餐營養研究院”,讓老年人吃得放心、營養和安全。

此外,試點階段,西城區將出臺《西城區養老助餐服務管理規定》,從專業資質、設施條件、衛生狀況、服務標準、送餐情況等方面進行標準化管理,同步編制《老年餐桌供餐企業營養菜譜》,進一步提升西城區養老餐質量。

樂:書寫健康進步快樂的人生華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積極看待老齡社會,積極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階段,是仍然可以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人生階段。

步入金融街街道老年人協會,京劇小組的一曲《沙家浜》將記者帶入到阿慶嫂智斗刁德一的精彩畫面。

協會的活動場地每天都是滿滿當當,書畫、合唱、京劇、舞蹈……豐富多彩的活動讓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寂寞。

“協會在政治上引導老年人,權益上維護老年人,生活上關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輿論上代表老年人,全心全意為老年人服務?!苯鹑诮掷夏耆藚f會副會長解威告訴記者,“協會下設19個社區老年協會,覆蓋老年人已經達到4000余人?!?/span>

金融街老協只是西城的一個縮影。目前,西城區15個街道全部成立了老年協會,為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提供了組織保障,區域內所有養老服務設施內都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休閑娛樂服務,不斷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石頭社區老人多,兒女忙工作,見不著面,心寂寞,助老隊員真不錯,看望老人問寒問暖,助老暖心窩……”大柵欄街道石頭社區的這支助老服務隊,隊員都是已經退休的老年人,提起他們,無論男女老少,都豎起了大拇指。

2010年,石頭社區助老服務隊成立,劉亞軍放棄了自己的公司,全心全意投入到社區志愿工作當中,走訪慰問、治安巡邏、環境整治,哪里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北京市五星級志愿者”“身邊雷鋒·最美北京人”“西城區孝星榜樣”是她最美的稱號。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誰都有需要幫助的那一天?!眲嗆娦χf,“社區里高齡、獨居、失能的102位老人,隊員分片認領,幾乎每天都要去老人家里看看,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span>

“引導社區內90%的健康、低齡老人為10%的高齡、失能老年人服務,不僅能夠豐富健康、低齡老年人的生活,還能夠實現高齡、失能老年人的低成本照料。”據趙文利介紹,試點階段,西城區將對接轄區資源,推廣老年志愿者服務積累及兌換機制,采用“時間銀行”模式,吸引老年人參與為老服務,發揮低齡健康老年人優勢,構建良性發展機制,形成志愿服務閉環。

從西城養老,到西城享老,在貫徹執行黨的十九大報告擘畫的“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世紀藍圖中,西城區不忘初心、先聲奪人,為實現全區老年人的“中國夢”再續輝煌!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2.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