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方
當前,河南省脫貧攻堅戰進入攻堅期,越到脫貧攻堅后期,越是難啃的“硬骨頭”,越需要發揮兜底保障作用,讓貧困老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貧困群體“一個不能少”。數據顯示,2017年,河南省農村低保、五保貧困戶占到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的63.6%。
作為 “五個一批”脫貧舉措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保障兜底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后手段和最后防線。河南全省各級民政部門把兜底保障脫貧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助力貧困群眾甩窮帽,集中力量攻克貧困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
織牢“一老一小”保障網
河南省各地統籌各類保障措施,讓貧困老人生活幸福,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目前,河南省共有敬老院1966家,床位12.4萬多張,集中供養近7萬名特困人員。去年以來,河南省通過實施安全、清潔、溫暖、文化娛樂、康復醫療“五大工程”推動敬老院轉型升級,從省級福彩公益金中撥付專項資金2.3億元,各地累計投入8.9億元,為農村特困老人打造溫馨樂園,提高了老人們的生活幸福指數。
為讓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在陽光下成長,河南各地創新工作方法,精準關愛、精準幫扶。商丘市創建了以縣兒童福利指導中心為主導、鄉鎮兒童福利督導站為支撐、村兒童之家為基礎的兒童福利三級服務體系,把400多所兒童之家建設成為備受兒童喜愛的“溫暖之家”“歡樂之家”。駐馬店市對低保家庭、貧困家庭中的留守兒童精準識別,將符合條件的306名留守兒童納入困境兒童范圍,將符合條件的2618名留守兒童家庭納入低保。
幫扶“一病一殘”摘窮帽
在全面脫貧的路上,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制約著脫貧的成效,是脫貧工作中難啃的“硬骨頭”。為破解困局,河南省不斷完善醫療救助制度,擴大醫療救助范圍,把醫療救助對象從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擴大至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確保困難群眾得到有溫度的救助。
河南省民政廳廳長鮑常勇介紹,省民政廳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資金,資助860多萬困難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每年省級以上財政下撥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和城鄉醫療救助資金超過100億元,每年醫療救助支出約10億元,讓困難群眾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救助。河南省還建立實施了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使169萬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能夠享受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生活補貼或護理補貼。
鼓勵社工助扶貧
2017年以來,河南省投入1190萬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選派社工到貧困地區提供專業服務,直接受益貧困群眾達2.3萬人次。
此外,河南省各地還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專業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助力脫貧攻堅。2017年以來,全省性社會組織累計投入價值42.9億元款物,實施了263個以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重點的公益慈善項目,直接受益群眾1000多萬人次。2016年以來,省慈善總會發揮慈善優勢、服務脫貧大局,籌集慈善款物價值28億元,救助幫扶困難群眾54.8萬人次。
“兜底保障對象是貧中之貧,也是脫貧攻堅的重點、難點。我們將強化使命擔當,加快健全綜合性兜底保障體系,確保貧困群眾脫貧一個都不掉隊。”鮑常勇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