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用責任擔當,構筑避風港

時間:2018-06-1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廖朝暉

近年來,湖南省長沙市救助管理站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延伸救助服務,打造親情服務,幫助數以萬計的迷途者找到了回家的路。始終堅持用真情、愛心、責任為流浪乞討人員打造溫暖驛站。

用真情尋親,鋪就回家路

在長沙市救助管理站,救助對象中智障人員、精神障礙患者、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走失老人等占比呈逐年增長的態勢。據統計,最高點達到全年救助人數的60%以上,他們基本無法提供有效家庭信息。

為了幫助這些特殊救助對象回歸家庭,長沙市救助管理站積極創新尋親服務方式,完善工作機制,大力開展 “讓愛回家,黨員先行”等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領導和戰斗堡壘作用,著力解決特殊受助對象“尋親難”問題。

創建“互聯網+”尋親。在原始的登報尋親基礎上,與今日頭條、寶貝回家等社會公益平臺合作開展尋親。通過對救助對象口音、隨身物品、穿著干凈程度等信息分析判斷疑似家庭地址,利用新媒體平臺實行精準推送。創建微信和QQ群開展異地交流協查,擴大尋親范圍。近3年來,長沙市救助管理站在全國救助尋親網推送587人,今日頭條推送119人,互聯網成功尋親68人。

建立“大數據+”尋親。長沙市救助管理站主動協調公安部門,免費采集救助對象DNA血樣,進入走失人口和打拐人口庫比對。并拍攝專業照片,利用人臉進行綜合研判,在人口大數據庫中全國比對。截至目前,DNA血樣采集616人,人像比對603人,已成功尋親80人。此舉提高了尋親概率,幫更多長期滯留的救助對象找到了回家的路。

開辟“實地+”尋親。由于一些救助對象外出多年,已無戶籍信息,本人又不能提供齊全的家庭信息。為解決此問題,長沙市救助管理站參與建立起以上海為中心的跨區域聯動甄別機制。對信息模糊的對象,安排工作人員陪同對象前往所在地,所在地救助管理站協同甄別,進一步提高尋親準確率。今年66日,河南商丘籍男子在該站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回疑似地址尋親,在當地民政部門、鎮政府及派出所的支持下,成功尋到家人。從2017年建立實地聯動甄別機制尋親以來,長沙市救助管理站共開展實地尋親10例,成功找到家人9例。

用愛心服務,營造溫馨家

根據民政服務職能和救助管理工作實際,長沙市救助管理站提出了“以人為本、為民解困,保障人權、生命至上”的服務宗旨,樹立了“善心、愛心、熱心、耐心、盡心”“五心”服務理念,并在全站干部職工中開展大討論、大學習活動,深入舉辦班組“五心服務”競賽。

同時,開展“送一聲溫情問候,端一杯熱茶水,理一個干凈頭發,洗一個熱水澡,換一身干凈衣服,吃一碗熱飯菜”為主要內容的“六個一”服務活動。以滿足受助人員合理要求為前提,在飲食上提供民族餐和未成年人營養餐,炎熱天氣提供愛心涼茶。實現了管理增效、服務提標。

在提升軟件服務的同時,長沙市救助管理站還不斷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優化了救助人員活動室、閱覽室、休息室等基礎設施。設立法律服務室,邀請站法律顧問及駐站民警,定期向在站受助未成年人講授法律知識,為遇到法律問題的救助對象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并開設心理咨詢輔導室,聘請專業心理輔導老師,并適當吸納專業社工,為可能存在心理障礙的救助對象實施心理疏導,改善其心理狀態,對遇到重大變故、經歷重大事件的救助對象,及時采取心理干預,安撫情緒、提供支持,從心理源頭上化解可能引發的問題。

此外,著力打造“類學校”,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流浪未成年人編制教案,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通過制訂專項技能培訓計劃,開辟培訓基地,打造職業培訓平臺。并突出抓好道德法制教育,開設思想道德法制教育課程,從思想意識層面預防、減少流浪未成年人犯罪。

用責任擔當,構筑避風港

打造流浪乞討人員的溫暖驛站,制度保障尤為重要。近年來,長沙市救助管理站先后制定了《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規范》《救助業務工作流程》《救助人員檔案管理制度》《受助人員須知》等規章制度,使救助管理站各項服務管理規范化、細化、深化、具體化,為依規救助、按制度辦事提供了依據。同時,還制定了《窗口接待規程》《文明用語規范》《安全檢查工作要求》《物品發放登記規范》等一系列工作標準,將服務標準細化到每個動作和每句話,保證服務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形成了結構完備、內容翔實、標準具體的制度匯編手冊。

與此同時,長沙市救助管理站實行站領導及中層干部、窗口值班員、管教員、護理員四級值班制度,三天以上節假日增加特護期值班員。為加大安檢力度,重點崗位都配備了錄音電話、執法記錄儀等專業設備,工作過程中,使用相關設備,留存工作信息。

面對日益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除定期召開安全工作專題會議和安全形勢分析會議,完善出臺了各類應急預案和管理制度,每月定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還注重與公安部門的協調和合作。警務室由公安部門統一設置標識,統一配置辦公用品,統一配備辦公設備和警務設備。將安全生產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除此之外,為了加強醫療保障,長沙市救助管理站確定了7個市本級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布點合理,輻射全市;醫院等級齊全,病種全覆蓋,轉診渠道暢通;流浪乞討救助人員醫療救治保障范圍參照全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范圍、醫療服務設施標準執行。并在站內設立醫務室,定點醫院派醫務人員駐站,對每一位入站求助對象進行健康檢視,發現(疑似)患病的對象,立即送往定點醫院救治;對滯站住宿的受助對象實行巡診,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次,并做好檢查記錄。醫療救治實現全覆蓋,無縫對接,有效地保障了受助人員的健康權。

(作者系長沙市救助管理站站長)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6.1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