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 錚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以來,三組數字見證了民政部全面從嚴治黨、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嶄新形象帶來的深刻變化。
一組令人警醒:嚴查福彩系統等腐敗問題,共立案審查調查22人,移送司法機關4人,紀律處分21人,誡勉11人,談話函詢70人……
一組令人欣慰:32個工作組深入基層一線,走訪調研全國304個縣(區、市)、374個鄉鎮(街道)、447個村(居)和929個民政服務機構,召開座談會587場,走訪民政服務對象1606戶……
一組令人振奮: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527.8萬人,同比減少783.5萬人;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分別惠及1000余萬名困難殘疾人和1100萬名重度殘疾人;全國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46.4萬人次,其中,未成年人6.8萬人次,幫助6600多名受助人員成功返家;全國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總量達81.6萬個;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注冊志愿者超過1.1億人,記錄志愿服務時間超過12億小時……
見證變化的不僅是數字,更是民政系統和民政事業在新時代的新氣象,是新時代民政人忠誠、干凈、擔當的精氣神。
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加強理論武裝提升政治素養
真學真懂真信才能真堅定
兩年多來,民政部黨組堅決把從嚴治黨的責任扛在肩上。“把政治領導放在首位,強化理論武裝,堅持從政治上把握民政工作,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到民政工作各個方面,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這是民政部機關從上到下對從嚴治黨最突出的體會。
牢牢把握第一要務,做堅定理想信念的表率。部機關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及時傳達貫徹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部長帶頭開講授課、領導帶頭撰寫體會,請進來、邀專家輔導,走出去、下基層宣講,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帶頭在全國民政系統興起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潮。部機關創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臺賬督辦制度,定期報告工作進展,加強督查狠抓落實,始終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與此同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于豐富多彩的組織活動中,網上學習補鈣充電、主題黨日生動實踐,機關舉辦升旗儀式、參觀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展覽……活動中突出黨性立場,旗幟鮮明講政治,知行合一驗初心。
組織作用擺在前頭,做嚴守紀律規矩的表率。在民政部,凡事黨字當先,組織在前:明確辦公廳是黨組的辦公廳,要牽頭抓好黨中央及部黨組有關決策部署的督促落實;部領導到地方調研、出席有關會議和活動時,首先亮明黨內職務;在召開有關會議時,先開黨組會,再開部長辦公會……看似細微的調整,實則反映出決策、用人、落實等各個環節的重大轉變,凸顯了黨組議大事、作決策的領導作用。與此同時,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別干部發揮“關鍵少數”作用,嚴守政治紀律,保持健康的黨內同志關系,帶頭貫徹民主集中制,杜絕把公共資源變成個人資源。“這里是黨的政治機關,我們是黨的干部,要為黨分憂、對黨負責。”這樣的政治意識已深入部機關人心。
理論武裝固本聚力,做實現學用一致的表率。政治上的堅定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真學真懂真信才能真堅定。部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視察河北省民政廳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全國民政系統樹立和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大力推動民政事業改革創新,著力加強基層和基礎工作,全面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編印《習近平關于民生民政工作重要論述摘編》,把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作為思想理論學習的重中之重,深學細悟、推深做實,在起草法規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推動工作落實等各個環節全面貫徹,確保民政工作正確站位與正確方向。通過理論武裝固本扶正、凝心聚魂,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樹牢,使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民政領域深深扎根,民政干部的自豪感、使命感、責任感不斷提升。
緊握黨組織力量之源
用制度和態度立規矩聚人心
勤思謀實干事創業成風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民政部著力提升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全面從嚴治黨的全過程,涵蓋了部黨組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實施意見、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清單等多個方面,做到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
瞄準薄弱環節,夯實基層力量。“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兩年多來,民政部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抓在手里,以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圍繞解決基層黨建薄弱環節、提高基層黨組織工作規范化水平,開展對直屬機關全覆蓋的黨建工作督查。對部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進行“一對一”督導,如期實現165個部管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全覆蓋”。落實“好干部”標準,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讓敢擔當有作為的干部有干勁、有奔頭,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得到明顯提振。
逐級抓緊壓實,突出整改實效。部黨組成員率先垂范,嚴格落實“一崗雙責”,逐級壓實黨組、機關黨委、各基層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對中央巡視反饋的問題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逐條逐項持續抓整改。繼續做好查處福彩領域系統性腐敗的“后半篇文章”,重建人民群眾對福利彩票的信心。高度重視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發現的問題,堅決突出整改工作實效,健全脫貧攻堅工作長效機制。
筑牢防腐堤壩,堵住盲區漏洞。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抓早抓小,使紅臉出汗成為常態。深入開展警示教育,公開曝光鮑學全、王云戈、王素英、馮立志等人嚴重違紀行為,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警醒黨員干部。及時通報各地發生的違紀違法行為,督促指導各地深刻吸取廣東練溪事件和近年來民政系統發生的腐敗案件的教訓,舉一反三查找資金管理、服務機構監管、工作對象服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盲區和漏洞,加強排查整改,健全制度機制,通過標本兼治,筑牢反腐倡廉防線。
強調典型引路,弘揚榜樣帶動。近年來,民政系統特別注重優良傳統和榜樣模范的熏陶感染作用,深入開展“民政為民、民政愛民”主題實踐月活動;宣傳許帥、劉德芬、費英英等一批民政先進模范人物,舉辦38場“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先進事跡宣講報告會,評選表彰“孺子牛獎”30人,激勵廣大民政干部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在部機關和民政系統興起了學習宣傳先進模范人物熱潮。
以成績檢驗黨建成效
把任務落實當試金石磨刀石
靠真實成績兌現莊嚴承諾
從嚴治黨抓得緊不緊,落得實不實,既看工作作風,更驗工作成績,兩者互為表里,相互見證。
——看作風。部機關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向下看、接地氣。認真落實黨組織聯系基層、黨員聯系群眾“雙聯系”制度,近兩年每年組織32個工作組共157次深入基層一線,以“下基層、作調研、抓落實”為主題,以“剖析村、蹲點鄉、抓住縣、帶動市、聯系省”為主要方式,深入民政力量薄弱、問題困難多、矛盾突出的基層開展為期1個月左右的蹲點調研,了解基層實情,發現瓶頸問題,宣傳政策創新成果,推進基層民政工作,在提升機關干部綜合能力的同時,督導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實。通過教育管理和培養鍛煉,機關干部的工作作風明顯改進,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接觸基層不帶傲氣、工作生活不擺闊氣、人際關系彰顯正氣、政策創制多接地氣,調查研究效率高了效果實了,會議活動管理、領導干部新聞宣傳更規范了、公文和信息簡報更精簡了、出差(出國)和公務接待等更規矩了,厲行勤儉節約、嚴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已成常態化、長效化。
——驗成績。兩年多來,民政部黨組把樹牢“四個意識”和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充分體現到確定民政工作的思路、目標、任務上,體現到工作部署和制定政策上,體現到積極爭取和動員各方面力量推動民政工作上。扎實做好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大力推動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決策部署在民政領域落地落實。說一千道一萬,從嚴治黨抓得實不實、效果好不好,要靠服務對象來評判,要靠為民成績來檢驗。兩年多來,對于這些,脫貧攻堅中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數千萬民政服務對象最有發言權:民政部牽頭扶貧的羅霄山片區23個縣已有7個縣脫貧摘帽,還有12個縣已經提交脫貧摘帽的申請;截至2018年底,共有181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農村低保或特困救助供養,其中已脫貧1224萬人,占總數67.5%;全國平均城市低保標準為每人每月580元,月人均補助402元,分別較上年增長7.2%、10.3%;平均農村低保標準為每人每年4833元,月人均補助227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2.4%、14.3%;全國共實施臨時救助1074.7萬人次,平均救助水平為每人次1131元;共有32.2萬孤兒納入國家孤兒保障范圍,集中供養孤兒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344元,社會散居孤兒標準達到每人每月924元;農村留守兒童共697萬人,與2016年的902萬相比已降低22.7%;享受高齡津貼、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的老年人分別達到2680萬人、354萬人和61萬人;累計發布尋親公告86861條,尋親成功23873人次……這些數字背后,是民政服務對象日益提升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奮斗在工作第一線的無數基層民政人的汗水和辛勞,是民政人對黨和祖國的忠誠和擔當。
“真正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里、落在實處。”這是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黃樹賢在2017年全國兩會時的莊嚴表態和承諾。我們相信,民政部和民政系統將繼續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全體民政人必將繼續以民政惠民、民政利民的實際行動,兌現“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莊嚴承諾!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