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盧 芳
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貴州成為了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作為承擔兜底脫貧重擔的職能部門,貴州民政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從實施精準救助、關愛“一老一小”、完善社會治理等方面著力,全力打響貴州民政系統的脫貧攻堅戰,為實現幸福多彩貴州新未來主動作為和擔當。
通過精準救助
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以保證
5年以來,貴州城鄉低保平均標準逐年提升。2018年貴州全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較2013年分別增長69.9%、112.3%;特困供養基本生活標準翻了4番。低保標準區域不平衡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城鄉低保標準差距逐步縮小。
2018年,貴州用于社會救助的省級預算較2013年增長45%。為了確保資金用到實處、實現精準救助,貴州全面建立了救助對象認定機制和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2018年全省保障城鄉低保對象達259.8萬人。
隨著補差發放低保金、增發特殊困難補助金、發放救助糧三道防線的構建,分類施保機制得到了有效落實。2018年,貴州實施分類施保占比達56.5%,低保對象中的老年人、在校學生、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群體的補助金得到增發。
為了進一步激發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貴州有效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通過設立“善行貴州·救急難”專項救助基金,連接“慈善貴州”綜合信息平臺,有效回應了困難民眾生活、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救助需求。
共同開展入戶核查、共同開展民主評議和張榜公示、共同開展鄉鎮審核,民政積極對接扶貧部門,通過“三共同”銜接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扶盡扶、應退則退。
在貴州社會救助已真正成為社會保障的最后一道防護線和安全網。
通過關愛保護
讓“一老一小”幸福感滿滿
近年來,貴州民政堅持把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作為“拔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決戰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細、抓實。從2015年至今,貴州全省留守兒童數量從109.6萬名減少至52.4萬名。
依托信息系統,貴州完成了102.2萬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基礎信息采集,適時更新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還建立了發現報告制度、評估認定制度、救助幫扶制度、監護干預制度、應急處置制度以及督導問責制度。一套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同、覆蓋城鄉、上下聯動的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體系成功建立。
“十三五”以來,貴州新建11所兒童福利院、4個未保中心和省級孤殘兒童康復中心,4421個村級兒童之家、親情聊天室、心理輔導室等基層相關服務設施。全省932個易地扶貧搬遷點全部規劃建設了標準化的兒童關愛服務設施。
讓老年人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戰場上,養老服務供給也是貴州民政的緊迫任務。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貴州全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為573.5萬人,占總人口的16%,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有105萬人,占老年人總數的18.3%。
2018年,省民政廳以推進民生實事為抓手,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了200個城鎮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300個農村互助幸福院。新建和改擴建農村敬老院683所,實現了農村敬老院服務功能鄉鎮全覆蓋。
貴州養老床位已從“十二五”初期的2.5萬張增至19萬張。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49.6%的城市社區;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覆蓋全省19%的農村社區。農村互助幸福院覆蓋所有鄉鎮。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由6.6%大幅提高到41%。
隨著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深化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等一系列省級文件出臺及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在貴州,政府兜底保障養老、居家社區養老、社會化中高端養老服務將得到協調發展。老年人幸福感和獲得感將進一步增強。
通過社會治理
讓“小康”建設邁上新高度
在對貧困發起總攻的關鍵時刻,貴州把“小康”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開展同步小康創建活動時,將城鄉社區基層民主自治建設完善率達標示范評估納入其中。
“十二五”以來,貴州省財政每年投入3000萬元用于社區建設,其中省民政廳共投入省級福彩公益金3700萬元支持各地建設社區基礎設施。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設城鄉社區服務站17327個,其中,農村社區服務站13312個,覆蓋99.8%的農村社區;城市社區服務站4015個,覆蓋98.9%的城市社區。每百戶居民擁有社區服務設施面積達40平方米以上,形成了以社區服務中心(站)為主體、各類專項設施為配套、服務網點為補充、室內外設施相結合的服務網絡。
通過出臺實施加強城鄉社區治理、協商試點、鄉鎮服務能力建設、農村社區建設等一系列文件措施,實施社區建設規劃。
目前,貴州街道(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社區服務站覆蓋99.8%的農村社區和97.6%的城市社區,服務大廳實現了政務服務、便民服務、志愿服務一站辦理。
通過具體實踐,貴州打造了一批村規民約示范村和示范社區。各地根據自身情況探索出了一批可復制能推廣的經驗做法,比如,“五聯五化三下沉”的黔南模式、“三下沉、五示范”的甕安模式、推行村民組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威寧模式等得到民政部的肯定后,在全省范圍內得以推廣。
2019年是脫貧攻堅決戰之年,貴州民政將圍繞堅決打好“兩不愁”關鍵戰役,充分發揮民政兜底脫貧作用。圍繞堅決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關鍵戰役,有力助推貧困移民搬得出、穩得住。圍繞堅決打好“三保障”關鍵戰役,充分發揮社會救助的重要補充作用。圍繞發揮社會力量在脫貧攻堅中的助推作用,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圍繞扎實推進扶貧領域“五個專項治理”,持續深入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圍繞貴州最后18個申請退出貧困縣順利實現減貧摘帽,全面做好擬退出貧困縣民政兜底脫貧迎檢工作。圍繞黨建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統籌推進同步小康駐村幫扶和極貧鄉鎮定點包干脫貧攻堅工作。切實發揮好民政工作的兜底脫貧、治理扶貧、社會扶貧的作用,努力確保脫貧攻堅的戰役中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