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濱州市探索兜底代養困境殘疾兒童助力貧困家庭脫貧
康復一個孩子 解困一個家庭

時間:2018-06-1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祝 闖  通訊員  李海濤  趙 倩

六一兒童節之際,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黃樹賢到山東省濱州市調研,專程看望孤殘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在深入了解了當地孤殘兒童養、治、教、康等情況后,黃樹賢對濱州市兒童福利院積極探索將低保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殘疾兒童免費納入服務范圍,康復一個孩子,解困一個家庭,惠及更多殘疾兒童,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作為脫貧攻堅中肩負兜底職責的民政部門,何以通過幫助貧困家庭的殘疾兒童康復助力其家庭擺脫貧困,這一舉措的初衷是什么,具體怎么操作,效果又如何呢?

如今,在濱州市兒童福利院康復的27名來自貧困家庭的殘疾兒童和他們已經實現再就業的家長給出了答案。

調研走訪,用大數據“揪出”致貧的成因

“一個殘疾兒童,拖垮一個家庭”

“識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準確識別貧困對象是首要工作,而后更為重要的是找出致貧的原因,因戶施策。民政部門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兜底角色,為了確保黨和政府的各項救助保護政策落到實處,能夠切實有效地幫助貧困家庭,濱州市民政局開展了相關走訪調研工作。核實掌握貧困對象一手情況,又通過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機制摸清了全市殘疾兒童問題的底數。在大數據分析的過程中,濱州市民政局“揪出”了一個致貧的成因,那就是家中因有殘疾兒童導致貧困。

“濱州全市持證殘疾兒童有3442人,其中0-6歲持證殘疾兒童745人。這些殘疾兒童分布呈現出農村多的特點,占比將近90%。其中,大多數農村家庭殘疾兒童因康復知識、費用等因素放棄治療。”

“濱州市困境兒童數量為1013人,其中貧困家庭兒童總數為496人。”

調研中工作人員發現,貧困家庭有殘疾兒童,往往會導致其家庭既無力為其看病,也無法外出工作掙錢,最終把整個家庭拖入困境,從而出現了“一個殘疾兒童,拖垮一個家庭”的貧困現象。

揪住這個致貧的成因,濱州市把保障困境殘疾兒童列為政府重要工作目標,確立了把關愛救助農村貧困家庭殘疾兒童作為兒童福利機構參與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路徑。在之前孤殘兒童保護救助經驗的基礎上,濱州市兒童福利院開始主動作為。

2015年8月,本著兒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濱州市兒童福利院開始嘗試在保障農村貧困家庭殘疾兒童享受親情的同時,發揮福利院養育、教育、康復、醫治為一體的孤殘兒童救助資源優勢,實施開展免費代養困難家庭殘疾兒童活動,并在兒童福利機制方面進行積極創新。

對癥下藥,主動代養貧困家庭的殘疾兒童

讓家長從照顧殘疾兒童中解脫出來

找到了貧困的病灶,下一步就是對癥下藥。對于家中有殘疾兒童的貧困家庭脫貧,首先,是為貧困家庭中的殘疾兒童開展免費康復治療,減輕家庭負擔。其次,通過機構撫育讓家長從照顧殘疾兒童中解脫出來,實現再就業。

為盡快讓更多的殘疾患兒得到康復治療,幫助其家庭走出貧困,濱州市兒童福利院將主動代養貧困家庭的殘疾兒童作為突破口。

濱州市兒童福利院克服業務經費不足、養育設施少、養護人員少、工作強度大等實際困難,2015年,按照當時設施和養育條件,代養活動確定了服務對象為全市戶籍常住人口中困境家庭的學齡前殘疾兒童。2016年結合脫貧攻堅,將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兒童納入保障范圍。2017年開展模式實現了“隨時申請,限時評估,及時入院”。今年,在全市孤棄兒童大排查基礎上,集中推進困境殘障兒童養育現狀的摸底評估,發揮兜底作用,將進一步緩解困境殘障兒童及其養育家庭的困境。

養育硬件、養護軟件雙提升

確保代養的殘疾兒童“養得好”“教得好”

為確保代養的殘疾兒童“養得好”,讓家長放心,濱州市兒童福利院在養育設施、養護水平等軟硬件上加大投入、提升質量。一方面,實施硬件設施改造工程。先后投資近750萬元,升級了建筑內的無障礙設施,配備了模擬社區、多媒體教具,更新了室內裝飾。讓孩子們擁有了一個集跑道、球場、沙池、生肖廣場等設施在內的多功能室外活動場地,全院實現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

另一方面,實施養護提升工程。濱州市兒童探索推行“康教結合”特殊教育模式,對身心障礙兒童進行早期干預,使其最大限度接近正常兒童的生理或心理機能;與市心理咨詢師協會一起創新開展了“孤殘兒童心理關愛”項目,由資深心理咨詢師與孤殘兒童結對,進行“一對一”的心理疏導,被輔導兒童的心理負面情緒明顯減少。同時,實施“寓教于樂”教育方法,在“電子媒體多感官”功能室,課程中加入舞蹈、音樂、游戲等元素,提高兒童學習興趣。深化開展“一對一”個別化教育,彈性處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教學因素,更加有針對性地鍛煉潛能、發展個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濱州市兒童福利院,代養殘疾兒童與其他供養孤殘兒童是一個待遇,采取同樣的“特教+幼教”式教育、一對一心理疏導,視身體狀況組織參加各類社會和娛樂活動等方式,努力保障他們的身體康復和身心成長。

免費代養兼顧殘疾兒童的身體康復與親情鞏固

管理服務上突出“溫情”

免費代養殘疾兒童,并不意味著隔斷孩子與家長的聯系。為鞏固親情關系,代養期間實行“周接送”制度,家長可以在每周末將殘疾兒童接回家團聚,最長延至每月接送殘疾兒童一次,使殘疾兒童體驗社會大家庭溫暖的同時,增進與父母親人之間的親情交流。此外,濱州市兒童福利院還不定期組織人員對困難家庭進行回訪,聽取監護人的意見建議,并有針對性地擬定改進措施。

本著對殘疾兒童及其家庭負責的態度,濱州市兒童福利院也會按照兒童的病殘情況調整康養措施。工作人員在入戶評估的過程中,發現有42%的兒童因為沒有進行系統的檢查和規律的治療,伴有癲癇等并發癥,給代養工作帶來困難和風險。對此,濱州市兒童福利院及時作了調整,殘疾兒童在入院后,會請濱州市人民醫院進行專門住院診斷及養治方案調整。

4歲的陽陽(化名)是一個殘疾兒童,患有癲癇。因為在家時沒有正規規律服用抗癲癇藥物,每日癲癇發作頻繁,病情較重時伴有肢體活動的障礙。進入濱州市兒童福利院后,及時調整抗癲癇藥物。目前陽陽病情明顯好轉,癲癇情況得到控制,通過行為矯正和習慣培養,現在他喜歡和別人相處,知道了大小便要到衛生間、垃圾扔到垃圾桶,不隨便搶別人的東西。

三年間,免費代養困難家庭殘疾兒童活動的開展,向公眾展現了濱州市兒童福利院認真履行救助殘疾兒童社會責任的積極態度,充分發揮了兒童福利機構在兒童保護中的“兜底”作用和引領帶頭作用,這是對民政工作“為民愛民”工作理念的深刻踐行,更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新成果。

如今,免費代養使得更多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享有優質的康復養護。一方面,降低了濱州市困境殘兒成為社會棄兒的概率,棄嬰數量大幅度減少。另一方面,通過對兒童發展指標的定期評估,殘疾兒童較入院前評估指標已經出現明顯改善。正因如此,部分貧困家庭“因兒童殘疾致貧”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6.1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